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1628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ISBN:  97873011628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40.89 8.5折

定价 ¥4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8-27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30201390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荷马史诗:跨越时空的经典 
      第二章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永远的神话 
      第三章 但丁的《神曲》:“喜剧”的浮沉 
      第四章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闪耀着理想光芒的疯癫骑士 
      第五章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诠释和想象的空间 
      第六章 弥尔顿的《失乐园》:经典的确立与阐释的歧义 
      第七章 卢梭的《忏悔录》: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第八章 歌德的《浮士德》:德意志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试金石 
      第九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灵视与悲曲 
      第十章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一个时代的梦想与遗憾 
      第十一章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对艺术的艰辛追求 
      第十二章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螺旋式的猜谜与破解 
      第十三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批评的复调 
      第十四章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精神世界的艺术探索 
      第十五章 艾略特的《荒原》:“雷声究竟说明了什么” 
      第十六章 卡夫卡的《审判》:存在与现实 
      第十七章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从天书难解到批评界巨子 
      第十八章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对秩序和意义的希冀 
      第十九章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文本与阐释的多重空间 
      第二十章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美洲的魔幻与真实 
      附录 关键词

      内容摘要
      本教材由国内资深学者编写20部外国文学名著的批评史(学术史)。力求改变\"通史\"式叙述方式的通病,突破对文学史的封闭的线性描述,从作家作品出发,以研究综述(或曰学术史)的形式编纂一部\"立体评析\"式的欧美文学史,尽量全方位地展示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展示各种方法和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使之兼具\"客观化教材\"、\"开放性索引\"和\"研究性资料\"的性质。使读者在多维视野中立体地领略外国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审美鉴别力和判断力,并为延伸研究提供可能。
      适用范围:既可用作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和文学批评方法课程的案例教学,同时亦可作为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案头常备的工具书。

      精彩内容
      历史经常是不明晰的。英国诗人兼文论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0old)曾用不多的词汇概括过荷马的诗风,其中之一便是“简约”(simplicity)。然而,这位文风庄重、快捷和直朴的希腊史诗诗人却有着不明朗的身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团。首先是他的名字,Homeros不是个普通的希腊人名。至少在希腊化时期以前,史料中没有出现过第二个以此为名的人物。Homeros被认为是homera(中性复数形式)的同根词,可作“人质”(亦即“抵押”)解。然而,以诗唱换取客地居民招待以解决生计,是古代游吟诗人的常规做法,并非荷马一人为之,荷马显然不是古希腊最早的唱诗者。既如此,何故由他一人独得此名?此外,即使有人愿意用“诨名”相称,荷马也不会乐意接受,日后会予以改变。Homeios亦可拆解作home(h)oron,意为“看不见(事物)的人”,亦即“盲人”,这一解析同样显得牵强,许是根据《奥德赛》里的盲诗人德摩道科斯所作的反推,把荷马想当然地同比为古代唱诗者中不乏其人的瞽者。细读史诗,我们会发现荷马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对色彩和光亮的分辨尤为细腻。荷马的名字还被解作短诗的合成者。有学者试图从Hom-eridai(荷马的儿子们,荷马的弟子们)倒推homeros的成因,所作的努力值得嘉许。然而,此类研究也可能走得过远。比如,历史上曾有某位英国学者,此君突发奇想,竟将Homeros倒读为Soremo,而后者是Soiomon(所罗门)的另一种叫法,由此将荷马史诗归属到了一位希伯来国王的名下。应该指出的是,从字面推导含义是西方学者惯用的符合语文学(philology)旨趣的常规做法,即便尝试倒读人名,也算不得十分荒唐,只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与事实不符乃至南辕北辙,这是我们应该予以注意的。
      荷马若隐若现,他的生活年代充满变数,让人难以准确定位。学者们所能做的,只是依据民间传说,提供并满足于自以为能够自圆其说的设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评估。从特洛伊战争时期(约公元前13-前11世纪)到战争结束以后不久,从伊奥尼亚人的大迁徙到公元前9世纪中叶或特洛伊战争之后五百年,都被古人设想为荷马生活和从艺的年代。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认为,荷马的在世时间“距今不超过四百年”(《历史》2.53,比较2.142),换言之,大约在公元前850年左右,而他的同行修昔底德(Thucydides)则倾向于前推荷马的创作时间,将其定位于特洛伊战争之后,“其间不会有太远的年隙”(《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3)。荷马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人氏?我们所能找到的“外部”文献资料似乎不能确切回答这个问题。另一个办法是从荷马史诗,亦即从“内部”寻找问题的答案。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