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大清幕僚故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

大清幕僚故事/历史人物传奇系列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ISBN:    978752051969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ISBN:  978752051969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31.17 6.0折

定价 ¥52.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8-2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091934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姜正成(笔名:姜若木),江苏省沭阳县人,1978年7月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现为印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北京出版发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刊发行协会理事、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 著有长篇探案小说《红颜》《红眉》《红乳》。作者于2004年编著的《狼道》一书至今仍为全国畅销书之一,2011年由他编著的“一目了然速读史”系列图书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由他主编的“感恩”系列《感谢失败》《感谢仇人》《感谢贫穷》以及《读唐诗学写作》被多个国家购买版权,2015年7月被中华靠前诗词协会授予“当代中华很好诗人”称号。

      目录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读书勤奋,少时聪颖
        为政务实,兴利除弊
        长期担任幕僚,为改革献策
        经历鸦片战争,深为国运担忧
        《圣武记》与《海国图志》
      一生怀抱几曾开——郭嵩焘
        协助曾国藩办湘军
        与僧格林沁不合
        反腐失败,黯然返乡
        出使外国,被骂汉奸
      霄汉常悬捧日心——薛福成
        出身官宦,遭遇乱世
        入曾国藩幕,献计献策
        应诏陈言,惊动中枢
        大清幕僚故事
        中法战起,浙东筹防
        出使欧洲,大开眼界
        议设领事,保护侨民
      世变关心意不平——沈葆桢
        深受林则徐赏识的青年
        进士及第,踌躇满志
        九江知府,参与戡乱
        出任道台,声名远播
        仕途顺畅,执掌江西
        经办外交,有理有节
        重视海防,巩固闽台
      曾公帐下一卧龙——刘蓉
        生性自负不随俗
        被曾挟持再出山
        非同寻常情义深
        军中机宜亲指画
        优于谋略,短于专将
      探索富国强兵路——冯桂芬
        出身名门望族,家学渊源
        入李鸿章幕,襄办军务
        著书立说,修成《校邠庐抗议》
      聪明才子蹩脚官——李元度
        罗江布衣
        患难真情
        书生用兵
        赦免回籍
        钟情著述
      何人赤手掣蛟虬——丁日昌
        入曾国藩幕
        主政江苏
        关心海防
        中国第一条电报专线
        经营台湾
        操劳过度
      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
        漂洋过海,发奋苦读
        入曾国藩幕府,兴办洋务
        幼童留美,无奈保守派作梗
        制度腐败,让他屡屡受挫
        变法无门,走上反清道路
      近代杰出外交家——伍廷芳
        精通洋务,入李鸿章幕
        与日交涉,捍卫民族利益
        出任公使,维护华人尊严
        清廷衰朽,改良愿望破灭
        代表革命党人,主持南北议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出任司法总长
        “头可断,法不可违”
        伍廷芳逸事
      书生襟抱本无垠——杨度
        湘绮门下悟帝道
        倡言宪政第一人
        在皇族内阁做局长
        复辟失败遭通缉
        人生又开新境界


      内容摘要
      幕府是人才成长的渊薮,很多杰出政治家、著名学者都是从幕府走出来的。本书集纳了清代启蒙思想家、主张睁眼看世界的魏源;曾国藩的好友、中国首位驻外大使郭嵩焘;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后成为杰出外交家的薛福成;洋务运动的骨干人物、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等。旨在让读者了解知识分子在近代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了解近代中国的苦难和求索之路。

      精彩内容
       读书勤奋,少时聪颖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1794年出生
      于湖南邵阳金潭乡(今属隆回县)一个士绅家庭。祖父魏志顺“隐居不仕”。1803年邵阳大水,官吏不顾人民生
      死,催赋甚急,“合县惊骚,几致变”。魏志顺“慨然赴县,毁产代输,邑众以安,家道中落”。父亲魏邦鲁,历任江苏嘉定、吴江等地巡检,宝山水利主簿等职。
      魏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
      、风景秀丽。那里有龙山、
      狮山、白马山和望云山等。
      龙山秀峰林立,狮山和象山横贯金潭乡,把魏家塅分成为上下两个村落,北日上魏家塅,南日下魏家圾。魏源的家就在上魏家塅金水河的沙洲上。龙山顶上有一个龙池,从池中不断冒出清澈的泉水。泉水流下山来后汇成两条河:涟水和邵水。邵水和另一条小河资水则在邵阳县北汇合。就在这两水汇合处,有一双清亭,魏源小时候常到那里游玩。他在46岁
      曾重游此地,并写了引《旧至资江重游双清亭》诗二首,一句“屿扼双流合,江涵一敦烟”,把邵阳的秀丽景色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村中还有许多古迹名胜,诸如文昌阁、荷叶塘等。
      魏源就是在这种秀丽的环境中长大的,美丽的大自然,使他自幼养成了宁静深邃的性格。
      魏源的先祖魏万一和其弟魏万二两人原本是江西太和县人。为躲避元末的兵乱,迁居到湖南善代,明朝永乐年间又迁至邵阳金潭村,并定居于此,从魏万一到魏源的曾祖父魏大公就是十二世了。
      魏大公字席儒,家中富有,以孝顺母亲和好周济贫困著称。有一年,邵阳闹灾歉收,他于是慷慨解囊,为本乡农民交纳了全部钱粮,县令为此给他赠了一块“邵邑醇良”的匾。魏源的祖父魏志顺继承了其父亲的遗风。他有十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叫魏邦鲁,就是魏源的父亲。由于魏家人口众多,支出渐大,从魏邦鲁这一代起,魏家的家境开始衰落。魏邦鲁为生活所迫,到江苏嘉定、吴江等地做官。这时他的收入虽不多,但仍然好周济困难的人,深受人民的爱戴。
      魏邦鲁官俸微薄,不能经常回家,家中只有其妻陈氏独立支撑。她不但要维持
      家庭生计,还要服侍老母,教育孩子。家中生活虽苦,但仍过得恬静和谐,常常是母织子读,欣然忘忿。魏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了勤奋读书、自强不息的精神。
      魏邦鲁工作不忘读书,而且喜好游览,并好结交豪杰贤士。他在任期间,政绩显著,后来海州闹灾时,曾开办粥厂救济贫民,并和饥民共同生活了几个月之久。
      这以后,他便到苏州钱局任管事。这本是个肥缺,但他在任期间毫无所染,因此连任五年,因工作出色而被升迁。
      魏邦鲁还擅长医术,他除了办案,还“审理”病情,所到之处都为上司所赏识。
      道光十一年(1831年)他客死在外,但因家贫而不能归葬湖南。后来当地人民因敬其业绩,自愿捐出大贤山的一块土地为他做墓地。后来他的事迹被载入《荆溪县志》。
      魏源族中的兄弟很多,是一“众多才俊,居家旧典型”的家族。他们从小都在魏氏族塾中读书,成绩都很优秀。
      魏源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庭困难及父母的殷切希望,很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求
      得一官半职,使生活好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个人有着
      报效国家、兼济天下的愿望。他从小就有“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的抱负。他在自己书斋门旁写道:“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而且从他留下来的对联中也
      可以看出,他从小刻苦读书,有志于做一番有益国民事业的理想。“学以救国”“谋救时方”的经世致用思想,在这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魏氏家族的孩子有很好的学习条件,魏源的二伯父魏辅邦管理着族塾。他自己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深受院长罗典的器重。他聘请了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为侄子们授课,培养出了许多优秀
      子弟,魏源就是其中之一。
      魏源喜欢读书,且比一
      般弟子刻苦。他不仅白天读,晚上还常读到深夜。后来母亲劝他不要这样苦干。为了不惊动母亲,他就把油灯藏在被子中看,直到母亲哭着劝阻,他才暂时早睡,但不久又开始熬夜。由于没有钟表,有时他能一直读到第二天黎明。到老年时他曾写道:“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代,为了读书,常彻夜不眠;到老年则又早睡早起。
      早年,他在族塾中读书时,在八位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四书五经”。他的作文赋诗都得到了老师的褒奖。
      他的老师欧阳炯明、刘之钢、刘若二等人都是些熟读经书、博闻强记、名望颇高的饱学之士。在他们的指导下,魏源的学识大有长进,真
      可谓名师出高徒。
      P2-4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