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淘书宝店
  • 资本论导读(典藏版)(精)

资本论导读(典藏版)(精)

举报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作者: 
  • 出版社:    新世界
  • ISBN:    978751047036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新世界
  • ISBN:  9787510470363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4.77 6.0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3-08-2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30943177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篇?商品?货币?资本

      第一章?商?品3
      第一节?商品生产的性质3
      第二节?价?值15
      第三节?交换价值27
      第四节?商品的交换34
      第二章?货?币39
      第一节?价?格39
      第二节?买?卖45
      第三节?货币的流动49
      第四节?铸货?纸币52
      第五节?货币的其他机能54
      第三章?货币的资本化60
      第一节?资本是什么东西?60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源泉65
      第三节?成为商品的劳动力69

      第二篇?剩余价值

      第四章?生产行程77
      第五章?在价值生产上的资本作用87
      第六章?劳动力的榨取率93
      第七章?剩余价值与利润100
      第八章?劳动时间121
      第九章?几尔德组合员的剩余价值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137
      第十章?相对的剩余价值142
      第十一章?协?业148
      第十二章?分类与工场手工业157
      第十三章?机械组织与大工业167

      第三篇?工银及资本所得

      第十四章?工?银215
      第一节?劳动力价格与剩余价值的分量变化215
      第二节?劳动力价格之工银化221
      第三节?时间工银224
      第四节?个数工银229
      第五节?工银之国民的差异233
      第十五章?资本所得236
      第十六章?单纯再生产240
      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46
      第一节?剩余价值如何始成为资本246
      第二节?资本家的节制250
      第三节?劳动者之节制及其影响于蓄积范围之其他事情253
      第十八章?过剩人口257
      第一节?“工银的铁则”257
      第二节?产业上的预备军262
      第十九章?资本制生产方法的曙光275
      第二十章?资本制生产方法之终结284

      内容摘要
      该书为解释马克思《资本论》的通俗读本,目的是使劳动阶级,以及使没有闲暇时间、没有其他机会研究《资本论》的人,了解马克思的学说,知道《资本论》所含思想的理路。该作品在日本首次出版时,曾被认为这是当世解说马克思《资本论》众多著作中最为完善的书。该书在现代仍然具有学术研究上的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第一章商?品
      第一节?商品生产的性质(一)《资本论》的目的马克斯在他所著的《资本论》里,所要研究的事情,是生产方法中今天最占优势的“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不是横在生产进程根底上面的种种自然法。这种自然法,是属于物理学化学的问题,不是经济学所应该处理的问题。
      马克斯也没有想去专门研究一切民族通有的生产方法。因为这种研究法的结果,不过只能够发现多数的人,为生产事,需要劳动器具,土地,生活品,那样当然明白的事情。马克斯所研究的,却是一个特定的时代(就是最近数世纪)和特定的国民(就是欧洲及欧系诸国,最近如像日本、印度)特有的“社会的生产”之发达方法。这种生产的特质,后头再来详细地叙述。概括地说,今天这样最通行的生产方法就是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比之其他生产方法,例如中世纪欧洲诸国所采用的生产方法,或是一切民族发达初期有过的“原始共产的生产方法”,趣向完全不同的。
      (二)生产品与商品
      我们观察今天的社会,便可以晓得其财富的大部分,是由商品构成的。商品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不问是直接生产者或是他的关系者,凡不以自己使用为目的,专为用来和其他生产品交换而产出的产品,都是商品。所以使产品成为商品的,不是自然的性质,是社会的性质。
      比方说原始的农家之一少女,为自己使用纺成麻线,在这一场合,麻线就是使用物不是商品。
      和上面所说相反的,比方有一个纺织家,拿和邻家的小麦交换为目的去纺成麻线,或者有一个制造主,以贩卖为目的,每天纺了若干斤的麻,在这个时候的麻线,就是商品。不用说,这时候的麻线,和前面所讲的麻线,都一样是使用的东西,但是他却带有一种特殊之社会的任务,就是他是可以“交换”的用品。
      (三)商品研究的必要
      可是在资本家的社会里,生产物多具备商品的形体。固然,就是在今天,也不能说一切的生产物,都是商品,但这只不过是资本家制度以前的生产方法残留的结果。除开这些残留的部分——极少数的——以外,可以说是一切生产物,都具备商品的形体。
      我们若不把商品的性质弄明白,万万不能够理解今天的生产方法的。所以我们的研究,便非从研究商品着手不可。
      但是要促进研究商品的理解,依我们所见,第一要把商品生产的特质,和其他生产对照说明。我们从这个说明,便很容易理解马克斯在商品研究上的立场。
      (四)生产关系与社会我们在人类的历史上,尽力地追溯往古,可以发现一桩事实来,就是人类从无论大小的社会里面,获得他的生活品。换一句话说,就是生产常带着一定社会的性质。马克斯曾经在1849年新莱因新闻上登载一篇《赁银劳动与资本》[ 《赁银劳动与资本》这一本书,已经用独立小册子发行。
      ]的论文,阐明这个事实。他说:“人在生产上有关系的,不单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形式,彼此协力,互相交换他的活动而做成生产。人为生产物事,互相结一种关系,并且只是在这个社会的关系里面,人对自然关系的生产,方才能够做成。
      “生产者相互间的社会关系,随生产机关的性质而变异。就是生产者互相交换他的活动及参与生产的共同行为的条件,随生产机关的性质而变异。比如近代枪炮那样的新武器发明之后,军队内部的组织,必然全变,一个一个的人组成军队,以军队而为活动,及各军队相互的关系,也是一定变异的。
      “如此,在生产上各个人相互间社会关系,即社会的生产关系,这个东西一定随着生产机关的变化,即生产力的变化发达,一同变异。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便构成大家所叫作社会的关系,就是社会,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是站在进化的一种特定历史的阶级上的社会,就是指带有能够和其他分别的特殊性质的社会。”以下试举一两个实例来说明他,现在先就经营低级生产,以狩猎为主要生活如亚美利加印度人那样的原始民族来说,独次地氏所著《现今在极西的印度人》书里面所述他们的狩猎法。
      (五)亚美利加印度人的狩猎法“年年到了秋天,他们举行一种大狩猎的计划。这个时候,真是成了狩猎队的支配世界。(狩猎队是种族内最优势的团体,组织成一种组合,支配着种族全体)他的命令差不多以绝对的权力,厉行在种族里面。
      “到了种种都准备齐全,队里的选手,天还没亮就出发。倘若发现了许多的野牛群,就选择袭击的时候在最少胁迫他群的位置上的一群。这个时候,队里的男子组骑在马上,合成一团,隐藏在距敌群最近而又离开敌群视线的山谷中间。等到算计着牛群所在,已经是狩猎最好位置的时候,指挥者便把他的部下,分成几组,一一付托于临时队长,配置在预定的地点。各组都各自到了适当的场所,一切用意都齐备了,指挥者便命令一队的马队,包围敌群拦截他逃走的路,再举号突进。于是全队一齐拼命呐喊,一气追击敌群。
      “在专用弓箭的时代,因为各人都认识自己的箭,所以哪一条兽是谁射杀的,很容易分辨出来。自己射杀的,都算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当中也有为养活族中的寡妇和没有扶养战士的家族,征出几分税来的习惯,倘若一匹野牛,中了几支箭,便分别命中的位置定所有权。又如几支箭都中在要害,便把胜利品拿来平分,或是拿来送给同种族内的寡妇。
      “这一切问题,都是由队中的指挥者决定。倘若有不服指挥者决定,也可以诉诸全队的公决。可是到了枪炮普及后,那一头牛是谁射杀的,完全没有了分别,于是印度人方才生出共产的思想[ 严密地说,这个地方,应该要说是“重新具有共产的思想”。因为亚美利加印度人的生活法,本来就是共产的,所以狩猎所获的分配法最初也就全是共产的。
      ],照他们所发明的比较分配法,分配全部的胜利品。”(六)不由交换的分配总之,亚美利加的印度人,是社会的生产。就是几种劳动协力起来,去获得一个共同的结果。
      分业及协业[ “在同一个生产进程里面,或是在虽然不同却也互相联络的生产进程里面,互相合同协力做工的‘多数者的劳动,叫作协业’。”(《资本论》三二三页)在后十页的注上马克斯又说:“兰格所著《民法论》上说狩猎是最初的协业,应该不是失当的话。”]——组织的共同劳动——的萌芽,已经从这里体现出来了。狩猎者准据他的技能做种种的劳动,但是种种的劳动无论哪一样都是顺着共同的意旨去实行。各种劳动的协力,就是马克斯所著《赁银劳动与资本》上面所谓“种种的活动之交换”,在这个意思上面的狩猎所获,不须交换便能够分配了。
      还有一层,就是生产机关的变化(以枪炮代弓箭的事情),怎样促起分配方法变化的那个关系,要请大家注意的。
      (七)印度村落的共产制现在再举一个例,比前节所讲更高等的社会的生产方法,如像以农业为基础的印度村落共产社会。古时印度所行的原始共产制,现在不过仅仅留了一点影子。但是照斯脱拉薄说,(他所著《地理书》第十五卷第一篇第六十六章)历山大帝的提督阿尔许之报告,曾说是当时的印度,还有“共耕而食”的地方。就是以土地为共同的财产,行共同耕作,把收获来的东西,分配给村落团体中的人。
      据耶尔芬斯顿说,这种共产制度,在十九世纪的初期,印度还有一两个地方实行的。爪哇现还有这种村落共产制的存在。他们分出时期来,对于村落的团体员,行耕地的新规分配。受分配的人,对于耕地,不过是在一定的期间里面,有用益权,决不是能够私有的。再有一层,就是前印度地方的耕地,大概都化成私有了。可是森林、牧场、未耕地之类,尚常常有共有的财产。村落的团体成员,对于这共有的财产有用益权。
      (八)村落共产社会的分业这一种村落共产团体,还没有服从英国支配,尤其没有受英国所传来之征税组织的破坏影响。我们觉得他最有趣的,就是他们那社会里面所实行的分业性质。我们已经说过亚美利加印度人中间的一种分业,但是在印度的村落共产社会当中所发现的分业,是更比亚美利加印度人还要高等。
      这种共产社会的首长,有一人的,有数人的(多数是五个人)。一个人的场合叫作“巴特卢”,数人的场合叫作“般提”。般提、巴特卢之外,还有许多官吏,财政的主任叫作“迦卢南”,或是叫作“麻屠阿”,指挥监督全团体与团体成员间,或自团体与他共产团体间,或自团体与国家间的财政关系。又有叫作“塔利卢”的,担任犯罪及侵害的调查,保护旅客,并且负担亲切介绍旅客到邻近共产团体里去的义务。还有“托提”,职掌保护田野,测量土地,注意临近团体越境侵田(尤其以稻作的场合,常有这样的事)的事实。此外有司灌溉的,防水流的停滞,使其开闭适度,放水给他们的水田(稻作的时候尤其重要)。又有司礼拜的婆罗门僧。有教儿童读书的学校教习。关于播种、收获、打稻,以及种种的重要劳动,有占星家替他们卜日子的吉凶。有木匠,有铁匠,有车工、陶工、洗衣人、牧人、医生、舞女,有时并且有歌人。
      这种种的人,都不能不为自己的全团体劳动,但是劳动之后,都得照田地及收获物进行分配,我们在这种很发达的分业上,也能够见着和前所讲一样各种劳动的协力和生产物的分配。
      (九)家长支配的农民家族现在我再举一个人人都晓得的例子,就是受家长支配的农民家族,行自足经济。这就是由上节所讲印度农业共产社会所行的那样生产方法发达来的。我们今天更可明白知道的文明种族,在发达初期,都行同一样的生产方法。
      那样的农民家族里面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一样作“社会的协业”。随年龄、男女、季节的差异,协力做各种不同的劳动,耕耘、收获、牧畜、榨乳、采伐、纺织、裁缝、编物、雕刻、修造等各种劳动,都互相协力,互相联络。也和上面所举的例一样,他的生产物,不是由一个一个的劳动者去交换,是应他们的境遇来分配的。
      (十)商品发现的经过假定说,这种农业的共产团体,因为生产机关发达的缘故,进到可以用较从前仅少的劳力经营农业的地步[ 这里所说的,决不单是想象。商品生产初期的发达,大概总是由这样经过而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用说,实际的情况,一定比上面所讲的还要复杂。但是我们所说明的,并不是在考察商品生产的历史。我们的目的,只是在研究商品生产的特征。这商品生产的特征,由与旁的生产方法比较对照,更容易认议。
      ],他的结果,便生出“劳动力的游离”来。这游离的劳动力,(倘若技术上的要件,已经发达到了那个地步)总是用在发掘团体内所有的燧石层,或者用在以掘出的燧石制造武器和劳动器具。但是因为劳动的生产力大的结果,总是会制造出比自己团体里所用还要更多的“武器”和“劳动器具”来。
      又假如说,有一个旁的游牧种族,逐水草而来,和这个共产团体接触。在这个游牧种族,他们的劳动生产力,也是已经增进,他们所有的家畜比自己团体需要还多。这个时候,一方有多余的武器和劳动器具,一方有多余的家畜。自然这两个种族,就会交换他们各自多余的生产物。由这个交换,然后双方多余的家畜及劳动器具武器,方才变成商品。
      (十一)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究竟商品交换这件事,不外是生产力发达,超过原始团体那样狭小的需要以上的一个自然结果。因为劳动技术发达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原始共产制,倒成了他前进的障碍。于是生产方法,虽然要求扩张社会的劳动,因为各个共产团体彼此孤立隔绝的缘故,社会的劳动扩张,到底不能够照着共产的秩序之劳动扩张法来行。只不过由各共产团体彼此交换他们的剩余劳动来行。
      但是商品生产,怎样反映于共产团体内的生产呢?再有,他的反映的结果,怎样成为彼此独立的个人劳动者的生产,这些劳动者,又怎样能够私有生产机关及由自己劳动的生产物呢?我们现在不必研究这些,我现在只想说一句话,就是——商品生产,也是一种社会的生产。除开了社会的联络,想不出商品生产的存在。商品生产,简直是社会的生产扩张到从来所有共产的生产(在氏族、村落的共产体,及家长制的家族)圈外的结果。不过是他那社会的性质,没有公然体现到表面上来罢了。
      (十二)共产的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差异
      现在假如说有一个农夫、一个陶工,他们两个人都曾经是共产团体成员,后来各自都成了商品生产者。
      他们两人在共同团体里面,曾经是同样为团体做工。一个为团体供给农产品,一个供给水瓶,一方面甲受水瓶的分配,另一方面乙受农产品的分配。
      但是在商品生产的下面,双方都好像是完全独立,各人为各人做私的劳动。其实他们也恐怕是和在共产时代一样,不仅是为自己做工,也为他人做工。他们彼此交换生产物,陶工和农夫,恐怕都和从前一样受同分量的农作物或水瓶的分配。在这一点,本质上好像和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根底实在是两样。
      什么人都觉得,在共产制的下面,使各种劳动互相关联,使各个的生产者互相为他人做工,又使他们直接受他人生产物分配的,这就是社会。但是在商品生产的下面,各生产者,一看好像专是为自己做工的样子。他们怎样能够参与他人的生产物,看起来好像不是由他们劳动的社会的性质而定,纯是由生产物本身的特质而定的。陶工和农夫,看起来好像不是为彼此同志而劳动,制造陶器的工作和耕田的工作,也似乎不是社会有必要的样子。只觉得水瓶和农产物的内部,好像是藏有什么神秘的性质,使这两者能够用一定的成分来交换。于是应该由劳动之社会的性质来决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商品生产的下面,现出物件相互关系就是生产物相互关系的形象。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