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千正旗舰版一正版促销
  • 正版现货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7辑编者:曹顺庆|责编:宋颖9787569036848新华仓库多仓直发
图文详情

正版现货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7辑编者:曹顺庆|责编:宋颖9787569036848新华仓库多仓直发

举报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R

  • 作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6903684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6903684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73.69 4.7折

定价 ¥1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3-21

    数量
    库存4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9.7% (4811笔)
    好评率
    99.72%
    发货时间
    16.27小时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11071157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曹顺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

      目录
       序言
        纪念杨明照先生110周年诞辰访谈录
      海外知音
        纪念杨明照先生
        The Making of a Chinese Critical System:Liu Xie’s Wen Xin Diao Long
        In the Memory of Yang Mingzhao
        宇宙规律与文学样式——试论刘勰的《文心雕龙》
        Appreciating Yang Mingzhao
        Intricacies:What Liu Xie Taught Me About Writing
      杨明照先生学术研究
        杨明照先生与川大学派
        师者遗珍:杨明照先生未刊讲义初探
        杨明照先生《文心雕龙》研究始末考——基于新发现手稿的分析
        一生心力在“子书”——略论杨明照先生的“子书”研究
        杨明照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龙学新论
        世纪“龙学”的四大名著及理论范式
        《文心雕龙》的性质及其结构体系
        刘勰著述思想理论研究汇评
        原道论与神谕说:汉藏不同的文学起源发生论
        《文心雕龙》中的主体意识批评
        刘勰“数”论
        《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成熟期文学人生话语的建构
        构建“隐秀一张力”论的诗歌本体观
        《序志》篇及《文心雕龙》对“文学自觉”的理论自觉
        经学的象征还是文学的隐喻?——刘勰之“兴”新论
        由《文心雕龙》谈中国士大夫的不朽观
        刘勰的文章美学本质论
      国际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英译六十年:生成、传播与经典化
        近代日本中国文学史著中的《文心雕龙》
        德语世界的《文心雕龙》研究
        《舞论》与《文心雕龙》比较研究
        当代中国学界对美国“龙学”研究的接受
        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利用朝鲜半岛古代汉籍校释《文心雕龙》三则
      经典与变异
        文学交流的变异与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
        经典的变异——以英文版《中国文学史》中《诗经》为例
        原生语境下古代文论的体与用——以目录学为中心的考察
        朝鲜朝著名作家朴趾源文学思想的本土化价值
        《喧哗与骚动》在中国批评趋势的变异
        一个反形而上学家的“自我批判”——从《悲剧的诞生》看尼采前后期思想变异
        直面异质性:从文学论争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全球泼展与变异
        比较文学变异学:开辟海明威研究的新领域
        当代化审视下关于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特性认知——以藏族口传文化为例
        比较文学变异学与中国哲学“格物致知”的变异思想
        超越文化研究:我国学界与国外学界斯图亚特·霍尔研究的对比与思考


      内容摘要
      宇宙规律与文学样式——试论刘勰的《文心雕龙》0 P松山(Karl—Heinz Pohl)-摘要:本文通过对《原道》《神思》《体性》《风骨》《变通》《定势》《养X》等篇目的综合论述,探讨刘勰对“文…‘风…-骨,,-“彩…变…‘通…‘X”等中国文论术语的阐释,及其对文学创作活动的独到认识和观察。《文心雕龙》一题旨在探讨文学本质及其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质文并举、情理统一的文论思想使得《文心雕龙》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这亦彰显出刘勰的古典主义精神。刘勰的文论思想亦体现出其对“通变”这一宇宙规律价值的重视。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通变”刘勰《文心雕龙》的成书年代与钟嵘的《诗品》相近(公元500年前后),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部涵盖所有文学领域的论著。0它不仅包括了当时所有流行的文学形式和类型,还涉及文学的本质以及文艺创作的各种观点,并且它也和陆机的《文赋》一样,以韵文形式写成,即大部分为对仗工整的“四六文”0,具有构思极其精巧的章节划分以及(几乎)对称的结构。全书共五十篇,分成上下两编,每一篇都以两个(有时是对照的)概念即两个字为题,并以具有总结性质的八句诗(四字一句)结束。0这里,一个在陆机的作品中就已初现端倪的情况再一次显示出来,那就是陆机和刘勰的文章均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的理论著作,因为它们都有着高度浓缩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使对作品的直觉把握成为可能,也促进了读者这种直观感受的形成。尽管如此,两部作品的主题依然是一种“散文性,,的对文学的描述及分类,其目的还在于对文学的认知性理解。这种韵文与散文性表达方式的交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古汉语哲学著作的典型形式(例如《道德经》)。在中国古代,有关哲学(或与之相关)主题的讨论很少像古希腊学者那样进行严密论证,更多时候是模糊的,或者更恰当地说,具有诗的气质。这种特点一方面是古汉语相对开放的句法结构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来自许多含义模糊的概念以及比喻性、启示性的表达方式。因此,理解这些作品需要理性与直觉、美学途径的结合,而这种方法在现代西方很大程度上已经为人所熟悉。中国古代文献的这一特点并没有使作品变得了无趣味,结果正好相反,这些文本虽然损失了明确性,却更富张力。这里凸显出来的依然是一个期待视野的问题,对当时的中围人来说,这种高度形式化的文体形式,是最适合用来表述各派别基本情况的表达方式,尽管它们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矫揉造作。对于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刘勰我们所知甚少(和钟嵘一样),他的生卒年代没有可靠的记载,一般认为其大约生于公元465年或466年,而对其死亡时间的推测更是从公元522年至539年不一。他应该是在南齐(约501 s02)时期写成《文心雕龙》一书,并一直活到梁朝。出于对佛教的强烈偏好,他最终遁人空门,在南京定林寺}}}家为僧。当时的粱武帝是坚定的佛教支持者,他曾专门派刘勰到寺庙整理出版佛家经藏。但刘勰对佛学的兴趣并没有明确……


      精彩内容
           本书为文学文化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收录论文40篇,从“杨明照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大会”上提交的论文中精选而出,以杨明照先生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为核心,涉及对杨明照先生学术研究生涯的梳理,对新发现的杨明照先生手稿的研究,对《文心雕龙》文本的细读和理论架构、文化结构的分析、《文心雕龙》在中华文化圈乃至英语、德语世界等的国际传播,以及更广视域内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现象研究。所收论文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发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有积极意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