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拾遗书斋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朦胧诗代表人物-诗人~食指~签名首日封(郭路生)

举报
  • 作者: 
  • 年代:    90年代 (1990-1999)
  • 页数:    1页
  • 年代:  90年代 (1990-1999)
  • 页数:  1页

售价 600.0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7-07-04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名人墨迹 > 签名本
      商品描述: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
      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
      1964年,初中升高中失利未被录取。
      1965年,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时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写出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
      1971年,在济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写出《新兵》《架设兵之歌》《澜沧江,湄公河》等反映部队生活的诗歌。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创作著名诗歌《疯狗》。
      1979年,写出《相信未来》姊妹篇《热爱生命》。早期作品在刊物发表。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
      2002年,54岁的郭路生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回家了。[1-2] 

      作品:
      1965年至1968年《海洋三部曲》
      1967年《鱼儿三部曲》
      《愤怒》
      《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
      《给朋友》
      《命运》
      1968年《相信未来》
      《灵魂》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烟》
      《酒》
      1969年《寒风》
      1976年《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
      1978年《疯狗》
      1979年《热爱生命》《相信未来》姊妹篇
      1982年《我的心》
      1983年《愿望》
      1985年到1986年《落叶》
      1986年《诗人桂冠》
      1987年《受伤的心灵》
      1989年《向青春告别》
      《人生舞台》
      1991年《你》
      《归宿》
      《在精神病院》
      1993年《我不知道》
      《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9年《食指近作十二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惟一最高奖
      《暴风雪》《人民文学》发表
      《食指的诗》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
      2000年《青春逝去不复返》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以上内容来自:[3] 

      1998年,获文友文学奖。
      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最高奖。
      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
      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
      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4] 
      人物评价编辑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2] 

      历史是无情的,多少曾经是显赫一时的人物随着时间的逝水而被人淡忘。历史又是公正的,多少湮没无闻的才俊之士最终被重新发现,在史家的记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食指便是属于这后一种人。作为一个诗人,他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背景下开始诗歌创作,并在知识青年中造成重大影响。比起后来的朦胧诗人和新生代诗人,食指走得并不算远,但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人,在没有诗的时代,在诗被逼进了一条绝路的时候,他使诗开始了回归,他摒弃了把诗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做法,把以阶级的共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以诗人个性为主体的诗歌,在诗中出现了个体生命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呼唤。诗是食指终生的追求,凝聚着他全部的痛苦与欢乐,是诗使他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在高雅文学受到商业大潮的冲击,诗人文人纷纷下海的时候,食指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准则,他的生命已和诗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位开一代诗风的先驱,当年的知青战友不会忘记他,读者不会忘记他,历史也不会忘记他。(吴思敬)
      如果要追寻当代诗歌先锋写作的谱系和最近距离的一个“小传统”,他是最无可置疑的源头性人物,一位真正的举火者和先驱,那一代人的精神肖像。他的开创于1960年代历史黑夜并光大延续于80、90年代的独具性灵的个人化抒情写作,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披荆斩棘、筚路褴褛的引领意义。同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人格实践见证了写作的诗人,一个作品与生命互证的诗人,一个具有精神现象学与文化标本意义的诗人,一个属于雅斯贝斯所说的“一次性写作”的诗人,因而也是一个使人感动的诗人。他的诗歌也许与智性和复杂的思想无缘,但它属于生命和情感,属于知行合一人文互现的生命实践。他还成功地延续了当代诗歌的“歌性”传统与形式感,使“陈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活力。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写作穿越了时代的剧变,并且因此成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张清华)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