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绪年制款山水纹葫芦赏器. 山水亭台古楼阁,松石牧童晚归牛,书法诗文加印章,诗情画意处处有。一幅精致美丽的山水画卷.独特罕见的精品. 其雕刻刚健婀娜,秀中见巧,出奇造意,于古朴中富灵秀之气,可能是光绪著名画家篆刻陈师曾的杰作。葫芦底上刻的是“光绪年制”印章型官款。 本器属高级博物馆首选藏品
举报
-
制作者:
古人
-
年代:
清代 (1645-1911)
-
制作者:
古人
-
年代:
清代 (1645-1911)
售价
¥
300000.0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上书时间2014-12-1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清代光绪年制款山水纹葫芦赏器.山水亭台古楼阁,松石牧童晚归牛。书法诗文加印章,诗情画意处处有。一幅精致美丽的山水画卷.珍稀。这种诗书画浮雕葫芦,在古董里是极少见的,现流传于世的,基本都是清代用模壳套在成长的小葫芦上,让它长成浮雕的模样。还有一种就是在葫芦上烫烙书画等,这种烫烙书画的葫芦现在到处都有,优其是在旅游景点。
这件精雕山水画卷葫芦,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在古玩城或博物馆里,都很难见到它的靓影,这是因为它自古到今都很稀少。这种诗书画浮雕葫芦的雕工要求很高,而且有诗文,有书法,有印章,更有山水亭台楼阁,松石人物与晚归之牛等,诗情画意洋溢其中。精细到牛身上的毛,城楼上的斜纹石基,木窗上的交叉纹框格,河边由近至远的一块块礁石等,皆清晰可见,历历在目,真乃不易啊。不是雕刻大家,谁能为之。
葫芦上方有一小印,刻的是一“陈”字。就如此精美画面而言,有人认为可能是光绪著名画家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所治。陈的主要成就是绘画、篆刻艺术。清末民初年时,金石文字学盛兴,篆刻也随之发展。篆刻家多是文学书画等多方面修养并蓄的文艺家。陈师曾的篆刻早期受蒋仁、黄易等浙派影响,后得益于赵之谦等近代篆刻名家,又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等古文字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篆刻刚健婀娜,拙中见巧,出奇造意,于古朴中富灵秀之气。
图10是光绪著名画家篆刻家陈师曾像。
图11是他的山水画。只有具备画出此画水平的人,才有可能雕出此葫芦的山水画面。此画与此葫芦画风,还确有点像。
葫芦底上刻的是“光绪年制”印章型官款。
图12为清代宫廷葫芦器,它就是用模壳套在成长的小葫芦上,让它长成浮雕的模样,其艺术性与雕刻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图13为2002年上海敬华拍卖的竹根雕葫芦形器 。
另谈几句闲话:真正的收藏应该收藏此类历史文化蕴涵深厚,艺术品味高的古代美术品。再过数年,成功人士聚首时,赛的不再是“名车豪宅,声色犬马,如果还是这样,那就太土了。”(马未都语),而是凝固的历史与文化--古董。这些古艺术品的存世量只会越来越少,越珍贵,这是历史的必然。古艺术品的增值趋势,在发达国家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有远见的人,应趁早入手收藏,将来的增值是可预见的。北京著名的收藏大家马未都,王世襄,香港的张宗宪,美国的安思远等等,只所以成为身价不菲的收藏家,他们的成功,有一半原因是比别人早走了一步。
本器属高级博物馆首选藏品(暂定价40万元)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