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北京听诗斋古籍书店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图文详情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民国写本:【溥惜华、溥芸子致枝香老伯挽联】1通1页全,傅惜华(1907—1970),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品相如图。尺寸:26.2x10.9cm。

举报
  • 作者: 
  • 年代:    民国 (1912-1948)
  • 页数:    1页
  • 作者: 
  • 年代:  民国 (1912-1948)
  • 页数:  1页

售价 1000.00

品相 七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3-20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8.21% (56笔)
    好评率
    99.97%
    发货时间
    7.49小时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名人墨迹 > 手稿
      货号:
      11126-1(J)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傅惜华(1907年6月15日—1970年12月23日),又名佩涵。别号碧蕖馆主。笔名仲涵、涵庐、寒山、曲盦、浮槎、蒲泉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原名傅宝泉。傅惜华1924年毕业于蒙藏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专业。由于成绩平平,毕业后即失业在家,靠做零工减轻家庭负担。这期间他先后做过语文教员、杂志编辑和家庭教师。由于其兄傅芸子的影响,他走上了文学的研治道路,且专注于俗文学。这也许与当时特别彰显小说、戏曲的社会功用有关。1926年所作的《跳加官考》和《戏曲汇考》,成为了他从事俗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傅惜华在俗文学上,其最大的贡献当然是首推其收藏保存了大量的俗文学文献。其家本不富裕,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却视收藏珍贵俗文学文献为己任。如其所说:“我收藏图书是一种责任,不使珍籍流出国门,可为后来者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并且强调收藏不能“趁人之危,夺人所爱,奇货可居”。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加上夫人的理解和精打细算的资金支持,收藏了大量稀见秘籍,令其碧蕖馆藏书声名大著。

      2、傅芸子(1902-1948),满族,北京人,原名宝坤,字韫之,别号餐英、竹醉生,戏曲理论家傅惜华之兄。主编《北京画报》《国剧画报》等。自幼酷爱国学,博识旧京名物掌故,早年在“燕京华文学校”图书馆任职,又为《京报》记者,曾主编《北京画报》和《国剧画报》并与梅兰芳、余叔岩、齐如山等发起成立“北平国剧学会”,作品散见于天津《国闻周报》《益世报》和在北京出版的日文汉学杂志《文字同盟》等。

      【本店购前须知】
      1、本店商品描述力求真实客观,拍品均实物拍摄,请购买前仔细看清图文描述。受平台图片压缩和数量限制,如需高清大图及更多拍品图片详情请私信联系小店客服(微信电话同号:15705928126)。
      2、本店不包邮,只发顺丰快递,顺丰标快请选18元(北京市区13元、北京郊区15元),顺丰特快请选23元,多订单合并付款即可自动合并运费,如需到付者,请告知客服修改运费。付款后约48小时内发货,如发货后5日内未收到货,请及时联系客服查询。
      3、本店可开具正规图书发票(纸质发票或电子发票均可),开票需另加成交价5%税点,纸质发票邮费到付,敬请理解。
      4、本店长期收购、代售:古籍善本、名人墨迹、佛经道经、书画碑帖、稿钞写本、民国文献、版画印谱、公文纸杂类藏品。量大者可上门洽谈。
      5、其他未尽事宜,请拍前及时联系小店客服咨询。本店唯一客服电话及微信:15705928126。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