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德]里格斯麦尔、徐政 著;于芳 译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9-07 / 平装
售价 ¥ 3.95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2-0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软件的质量:软件的分析、测试与验证
《软件的质量:软件的分析、测试与验证》详细地叙述了当前软件质量保证的技术、方法、原理和构成方面的最新知识,每一章的开始足本章的简介,使读者了解本章要讲述的内容;每一章的结束部分都有评价,对从业人员来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软件的质量:软件的分析、测试与验证》在写作上注重了将理论和实践、软件和硬件、经验知识和教学知汉领域的牢固结合,使读者更贴近软件开发这个重要的领域。
《软件的质量:软件的分析、测试与验证》适合作为高等教育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用作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德国)Peter Liggesmeyer 译者:徐政
出版说明翮吾第1章引言1.1动机1.2数据和概念的定义1.3技术水平1.3.1质量管理1.3.2软件质量保证1.3.3硬件质量安全1.3.4软件密集型系统的质量保障1.4测试技术的分组与归类1.4.1动态测试1.4.2静态分析1.4.3形式技术:符号测试和形式证明流程1.5组织结构第2章面向功能型测试2.1面向功能型测试的属性和目标2.2功能性等价类划分2.2.l功能性等价类划分的属性和目标2.2.2描述功能性等价类划分2.2.3评价功能性等价类划分2.3以状态为基础的测试2.3.1以状态为基础的测试的属性和目标2.3.2描述以状态为基础的测试2.3.3评价以状态为基础的测试2.4原因一效果一分析2.5其他面向功能型测试技术2.5.1句法测试2.5.2以事务流为基础的测试2.5.3以判定表格为基础或者以判定树为基础进行测试2.6评价面向功能型测试第3章面向控制流程的、面向结构的测试3.l面向控制流程的测试属性和目标3.2指令覆盖测试3.2.1指令覆盖测试的属性和目标3.2.2描述指令覆盖测试3.2.3评价指令覆盖测试3.3了项覆盖测试3.31子项覆盖测试的属性和目标3.3.2描述子项覆盖测试3.33子项覆盖测试的问题3.3.4评价子项覆盖测试3.4条件覆盖测试3.4.1条件覆盖测试的属性和目标3.4.2简单的条件覆盖测试3.4.3条件/判定覆盖测试3.4.4最小多重条件覆盖测试3.4.5修正条件/判定覆盖测试3.4.6多重条件覆盖测试3.4.7问题3.4.8评估条件覆盖测试3.5测试循环的技术3.5.1属性和目标3.5.2结构化路径测试和边界一内部路径测试3.5.3LCSAJ测试3.6路径覆盖测试3.6.1路径覆盖测试的属性和目标3.6.2评价路径覆盖测试3.7评价面向流程控制的测试第4章数据流型、面向结构型测试4.1数据流型测试的属性和目标4.2定义/用途测试4.3必需的k元组测试4.4数据上下文覆盖4.5评价而向数据流的测试第5章特殊的动态测试技术5.1多样化测试5.1.1多样化测试的属性和目标5.1.2背靠背测试5.1.3变异测试5.1.4回归钡5试5.l.5评价多样化测试5.2定义域测试(DomainTesting)5.2.1定义域测试的属性和目标5.2.2路径域测试5.2.3测试发现错误的子域5.2.4分析分析5.25评价定义域测试5.3随机测试5.4错误猜测5.5使用判断5.6评价第6章软件测量6.1软件度量的属性和目标6.2度量和规格6.3度量类型6.4对度量的要求6.5度量标准6.5.l基础6.5.2标准讨论6.6为度量系统记录数据6.7有目标的定义度量6.8分析度量6.8.1表述度量值6.8.2评价经验中获得的知识6.8.3用统计技术分析6.9软件的重要度量6.9.1跳字的复杂性6.9.2Halstead度量6.9.3度量活变量6.9.4度量“变量取值范围”6.9.5平均故障问隔时间6.10软件度量的个案研究6.11评价软件度量第7章利用工具进行静态代码分析7.1利用工具进行静态代码分析的属性和目标7.2形态分析7.2.1形态分析的属性和日标7.2.2测试是否遵循编程惯例7.2.土评价形态分析7.3图形和表格7.3.1使用图形、表格的属性和目标7.3.2图形7.3.3表格7.3.4评价图形和表格的使用7.4限幅7.4.l限幅的属性和目标7.4.2静态限幅7.4.3动态限幅7.4.4评价限幅7.5数据流异常分析7.5.1数据流异常分析的属性和目标7.5.2执行数据流异常分析7.5.3数据流异常分析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7.5.4评价数据流异常分析7.6评价有工具支持的静态代码分析第8章软件验证和复审8.1软件验证和复审的属性及目标8.2形式验证技术8.2.1形式验证技术的属性和目标8.2.2描述形式验证技术8.2.3评价形式验证技术8.3会议技术中的传统复审:结构化普查8.4评论技术中的复审8.5评价软件验证和复审第9章形式技术:符号测试和形式正确性证明9.1形式技术的属性和目标9.2符号测试9.2.1符号测试的属性和目标9.2.2描述符号测试9.2.3评价符号测试9.3形式正确性证明9.3.1形式正确性证明的属性和目标9.3.2判断方法9.3.3代数技术9.3.4以自动机为基础的技术9.3.5评价形式正确性证明9.4评价形式技术第10章过程和测试策略10.1属性和目标10.2软件开发过程10.3开发10.3.1分析10.3.2设计10.3.3实施10.4测试10.4.1模块测试10.4.2集成和集成测试10.4.3系统测试10.5组织方面10.6文件和评价测试10.7标准10.7.1标准的含义10.7.2面向过程型标准10.7.3独立于应用领域的标准:标准IEC6150810.7.4各领域的技术标准10.8评价第1l章工具11.l使用工具的属性和目标11.2工具类型11.2.1动态测试工具11.2.2静态分析工具11.2.3形式验证工具11.2.4模块化和分析型工具1l.3工具的可用性11.3.1技术拥有的工具数量11.3.2编程语言拥有的工具11.3.3开发平台形式和目标平台形式的工具使用情况11.4关于工具的信息来源11.5评价工具的利用情况第12章测试面向对象型软件12.1测试面向对象型软件的属性和目标12.2关于面向对象型开发的说明12.3面向对象型模块测试12.3.l类测试作为面向对象型模块测试12.3.2测试类的一种方法12.3.3面向功能型测试12.3.4面向结构型测试12.3.5形式规约用于支持面向对象型测试12.3.6测试参数化类12.3.7测试子类和回归测试12.4面向对象型集成测试12.4.1基础类的集成测试12.4.2集成测试和继承12.5而向对象型系统测试12.6评价面向对象型软件测试第13章测试嵌入软件13.1测试嵌人软什的属性和目标13.2嵌入软件的重要属性13.2.1安全级别13.2.2可靠度和可用性13.2.3实时能力13.3安全级别高的软件进行动态测试13.4安伞模块化和可靠度模块化13.4.1安全模块化和可靠度模块化的属性和目标13.4.2软件FMECA13.4.3错误树分析13.4.4马尔可夫模块化l3.4.5评价安全模块化和可靠度模块化13.5随机软件可靠度分析13.5.1随机软什可靠度分析的属性和目标l3.5.2随机可靠度分析的基础13.5.3比较硬件可靠度分析和软件可靠度分析13.5.4软件可靠度模型13.5.5模型的示例:Musa的基础执行时间模型13.5.6评价随机软件可靠度分析13.6评价嵌人软件的测试第14章实践指南14.1组织上的提示14.2技术提示14.2.l适合实践的简单测试策略14.2.2满足特殊的要求14.3总结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