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南风书店的书摊
  • 《管锥编》与杜甫新解
图文详情

《管锥编》与杜甫新解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    9787543430914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1998-01
  • 印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印刷时间:  1998-01
  • 印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15.8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8-05-1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一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100% (4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38.65小时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商品描述: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1月1日)
      丛书名: 钱钟书研究丛书
      平装: 315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43430914
      条形码: 9787543430914
      商品尺寸: 19.6 x 13.4 x 1.8 cm
      商品重量: 322 g

      莫芝宜佳 (Monika Motsch) (作者), 马树德 (译者):《管锥编》与杜甫新解
      《管锥编》与杜甫新解,第一部分论述的是《管维编》,这一部分起的是定向作用:除了介绍钱钟书的生平与著作,还将综述《管维编》的“中西法”、“文体”、“母题”以及“宇宙观”三章将由近而远地铺出三条能使我们较易进入这片“丛林”的“通道”。本书第二部分论述的是唐代诗人杜。在这里作者告别了钱钟书的《管维编》,为的是把第一部分中形成的理念验证于实践。在中国,杜甫被尊崇为最伟大的诗人,但在西方却很少有人研究,且没有给予他应有的评价。作者选择了25首杜诗并加以诠释,为的是探求中西方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试图对杜甫作一新解。
      钱锺书研究已成为当代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钱学”方兴未艾。为全面系统地展现近年来钱学研究的成果,亦为今后的钱学研究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决定编辑出版《钱锺书研究丛书》。《钱锺书研究丛书》是一个开放的天地,它以容百家之言、促学术交流为已任,以反映钱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总体面貌、推动钱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目的。它是所有钱学研究者的园地。

      作者简介
      作者:莫宜佳 原名为莫妮克·毛奇(Monika Motsch),“莫芝宜佳”或者说“莫宜佳”这一中文名字还是钱老给起的呢。她最初学古希腊语文,后来专攻英美文学,如钱锺书所说,“写了一本博雅的《埃兹拉·庞德和中国》,收入文学理论大师加达莫、英美文学研究的卓著权威苏纳尔等人主编的丛书里。”几乎在三十多年前,她就把《围城》翻译成德文出版,且一版再版。她的翻译不是一般的翻译,而是体察考证式的翻译。她是“钱迷”,然而并不迷信,她当面向钱先生“精细地指出了谁都没有发现的一些印刷错误”,“以及我糊涂失察的一个故事破绽”,钱先生在前言中曾这样写道。钱先生甚至视莫芝宜佳为诤友:莫芝宜佳也许是“西方第一个‘发现’《管锥编》而写出一系列研究文章的人。”

      目录
      前言 
      上篇《管锥编》 
      绪论中国的比较文学 
      一清代的开创性研究:林纾和严复 
      二悲剧讨论:王国维及其追随者 
      三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八十年代的开放 
      第一章题材范围与方法 
      一钱锺书 
      二《管锥编》的一般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三逐点接触法 
      四《管锥编》是一部比较文学著作吗? 
      第二章文体 
      一中国“含蓄”的文体典范 
      二《管锥编》的文体 
      三通感:中国式“联觉” 
      (一)西方的通感研究 
      (二)《管锥编》中的通感 
      四“夸饰在用” 
      第三章母题 
      一中西母题比较中的问题 
      二镜子母题 
      (一)西方的镜子母题 
      (二)汉学界的镜子研究 
      三《管锥编》中的镜子 
      四中西母题研究法 
      第四章宇宙观 
      一天人合一 
      二《管锥编》中的宇宙观 
      (一)处在宇宙中心的人 
      (二)冷漠的宇宙 
      (三)诗可以怨 
      三天人对立 
      下篇·杜甫 
      引言中国的和西方的杜甫研究 
      第一章对仗 
      一杜甫——文体风格的样板 
      二诗——第一首至第五首 
      三战斗的龙:杜甫风格 
      (一)与《管锥编》的文体比较 
      (二)与西方“蒙太奇技巧”的接触 
      第二章自我表现 
      一中国的和西方的杜甫形象 
      二遁世者:“坦腹江亭暖” 
      三官吏:“一去紫台连朔漠” 
      四疾病:“天地一沙鸥” 
      五自我发现 
      第三章召遣鬼神 
      一杜甫诗中的神 
      二诗——第二十至二十四首 
      三秋兴八首 
      四水与光的映像 
      馀论在《管锥编》启示下的杜甫新解

      文摘:
      此诗常被后人模仿。白居易曾仿照杜甫想用一件长长的大衣将整个的洛阳城覆盖起来(“安得布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王安石及其他诗人的诗中也有类似的变体。传统的评论家们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看到了儒家人道主义的反映;其他人将狂风卷走屋顶解释为对安禄山造反的寓意式批评。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胡适出于反孔的需要,认为这只是一种自我嘲弄(“诙谐的趣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人们从这首诗中看到了杜甫的人民性。这就从另一方面成了他(杜甫)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攻击的一个缘由。按照郭沫若的说法,三重茅草的屋顶表明杜甫过的是地主生活;南村群童——仇兆鳌斥之为“恶少”——成了“贫苦人家的孩子”,结果被富有的杜甫骂为“盗贼”,至于豪华的、需要许多劳动力才能建起的大厦,那是为杜甫那个读书人阶层考虑的,若大厦建好,诗人也会偷偷搬进去的…… 
      世界观式的评论对这首诗来说是不公正的。实际上,似不应用儒家学说或其它一种学说来解释这种从个人绝望向拥抱“天下寒士”的突然过渡。人们可以把高挂在树上的和低飘进池塘里的屋顶茅草作为这首诗的高度与深度的先导。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