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白湘云书社
  • 西夏瓷器 9787501029778 杭天 文物

西夏瓷器 9787501029778 杭天 文物

举报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 作者: 
  • 出版社:    文物
  • ISBN:    978750102977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文物
  • ISBN:  978750102977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274.70 7.6折

定价 ¥36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5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1798971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杭天,艺术家,独立学者,涉猎领域颇广,近年致力丁中国古代陶瓷的研究,对宋、辽、夏、金时期瓷器,特别是磁州窑类型瓷器和西夏瓷器着力尤多,多次实地考察河南、河北、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古窑址和古遗址,并亲赴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机构研究调查。作者于2007年1月动笔写作《西夏瓷器》,几易其稿,最终于2010年5月完成本书。

      目录
      提要与说明/1
      Forward/4
      要点说明/8
      序言/13
          附:宁夏灵武磁窑堡瓷窑址调查发掘漫记/14
      Preface/19
      序言/22
      目录/25
      Contents/28
      目次/30
      正文
      壹  党项族与西夏国的历史/35
        一  唐代和唐以前的党项族/35
        二  西夏立国前与北宋的角力/37
        三  西夏国的建立、发展和灭亡/38
      贰  西夏瓷器的创烧/44
        一  考古发掘揭示的西夏瓷的主要烧造时间/44
        二  西夏瓷的工艺特征、工艺渊源及所反映的创烧时间/45
        三  西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瓷器烧造的推动/51
        四  西夏窑工的组成和来源/52
        五  西夏社会文化在瓷器上的反映/54
          (一)汉式文化的影响/54
          (二)游牧传统的体现/55
          (三)民族特点的彰显/55
          (四)佛教的影响/56
      叁  西夏瓷器的出土与西夏瓷窑/62
        一  古遗址出土西夏瓷器情况/62
          (一)内蒙古黑水城(黑城、黑城子)遗址/62
          (二)宁夏省嵬城遗址/63
          (三)宁夏银川西郊西夏陵区遗址/63
          (四)贺兰山拜寺沟方塔、拜寺口双塔及附近西夏遗址/64
        二  窖藏及墓葬出土西夏瓷器情况/65
          (一)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窖藏(1956年)/65
          (二)宁夏灵武崇兴乡窖藏(1975年)/65
          (三)甘肃武威青嘴(晴嘴)窖藏(1978年)/66
          (四)内蒙古准格尔旗窖藏(1982年)/66
          (五)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窖藏(1985年、1986年)/66
          (六)青海海东地区窖藏/67
          (七)其他窖藏和墓葬/67
        三  西夏瓷窑遗址/68
          (一)宁夏灵武市磁窑堡窑址/68
          (二)宁夏灵武市回民巷窑址/69
          (三)甘肃武威塔儿湾窑址/70
          (四)贺兰山插旗沟窑址/71
          (五)其他西夏窑址/71
      肆  西夏瓷器的工艺/76
        一  窑炉与装烧方法/76
          (一)顶碗覆烧法/77
          (二)支圈正烧法/77
          (三)窑具支撑垛烧法/77
          (四)垫条对烧法/77
          (五)芒口对烧法/77
          (六)器物搭烧法/77
          (七)垫托扣烧法/78
          (八)泥饼插烧法/78
          (九)瓷钩粘烧法/78
          (一○)多支点垫烧法/78
        二  西夏瓷器的胎和釉/78
          (一)胎/78
          (二)釉/80
        三  品种/83
          (一)扁壶/84
          (二)梅瓶/84
          (三)罐/85
          (四)瓮和缸/85
          (五)执壶/86
          (六)玉壶春瓶/87
          (七)小口瓶和小口双系瓶/87
          (八)花口瓶和喇叭口长颈鼓腹瓶/88
          (九)钵和釜/88
          (一○)碗和碟/89
          (一一)炉、高足杯和盏/90
          (一二)小型人物和动物雕塑/91
          (一三)生产、社会生活和军事用具/92
          (一四)文房用具和娱乐用具/92
          (一五)宗教用具/93
          (一六)建筑材料/94
        四  装饰手法/94
          (一)划釉/94
          (二)剔划釉/95
          (三)划化妆土/95
          (四)剔划化妆土/95
          (五)刮、划釉/95
          (六)模印花/96
          (七)旋制凸弦纹和贴塑/96
          (八)点彩/96
          (九)白底黑(褐)彩绘/96
          (一○)素胎绘褐彩和浅青釉绘褐彩/96
          (一一)划胎/97
          (一二)划胎填彩(镶嵌或刻填)/97
          (一三)镂空(透雕)/97
          (一四)透雕加层/97
        五  常用纹饰/98
          (一)花卉/98
          (二)交叉叶纹、钱纹和交叉线纹等几何纹/101
          (三)人物和社会生活纹/101
          (四)婴戏纹/102
          (五)鹿衔花(鹿吐莲花)纹、游鱼纹和其他动物纹/102
          (六)忍冬纹、卷云纹、波浪纹和其他边饰/103
          (七)绞线纹、螺旋线纹和弦纹/104
          (八)梅花点纹/104
          (九)文字、符号/105
      伍  分期/115
        一  不同时期的工艺特征与演变/115
          (一)胎质和胎骨的变化/115
          (二)釉的变化/1]6
          (三)纹饰的变化/116
          (四)造型的变化/116
          (五)修足工艺的变化/118
        二  社会的巨变对西夏瓷器分期的影响/121
      陆  辨识/125
        一  西夏瓷器与宋、辽、金瓷窑某些产品的分辨/125
        二  其他朝代瓷器与西夏瓷被混淆的实例/128
          (一)白底黑彩绘猴鹿纹梅瓶与白底褐彩诗文梅瓶/128
          (二)黑釉剔划卷叶纹双系瓶与黑釉划鸟纹双系瓶/129
          (三)黑釉剔划花四系大罐/130
          (四)黑釉剔划花玉壶春瓶和黑釉、褐釉划水波纹双系罐/131
          (五)《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第十六卷所载部分瓷器/133
          (六)《尘封的文明——西夏瓷器》一书中所载部分瓷器/135
          (七)褐釉划牡丹纹梅瓶/136
          (八)黑釉剔划串枝牡丹纹罐/137
      柒  散论/141
        一  西夏炭窑烽澄泥砚考/141
        二  浅论西夏官府瓷器的烧造/142
          (一)“东平王衙下”瓷片及铭文考/143
          (二)“三司”瓷片及铭文考/144
          (三)其他西夏瓷标本所具有的贡瓷特征/144
          (四)贡瓷,还是官窑?/145
        三  西夏瓷塑人像所反映的西夏国髡发样式/146
          (一)西夏瓷塑人像及残首出土概况/147
          (二)西夏瓷塑人像及残首所反映的西夏国各种髡发样式/147
        四  当下对西夏瓷器的常见误解/155
          (一)对质量的误解/155
          (二)对装饰风格的误解/157
          (三)对器物造型的误解/157
          (四)对纹饰的误解/158
          (五)对窑口的误解/158
          (六)对器物种类的误解/159
        五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关于莲花纹的敕禁条文浅析/161
        六  西夏剔划花瓷器的存世数量/163
      附录
        一  西夏国及灵武窑烧造时段在中国历史所处位置示意图/173
        二  西夏拓跋氏世系表/174
        三  西夏瓷工艺渊源示意图/175
        四  西夏与北宋、辽年号对照表/176
        五  西夏与金、南宋年号对照表/177
        六  各地出土西夏瓷器表/178
        七  参考书目/183
      图版
        壹  博物馆藏品/191
        贰  民间藏品/239
        叁  海外藏品/311
        肆  瓷片与窑具/323
      后记/369


      内容摘要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来西夏瓷器研究的成果,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占有国内外已知的西夏瓷器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处西夏瓷窑,西夏瓷器的胎釉、器类、装饰手法和装烧工艺,缕析了西夏瓷器与唐宋(金)时期中原地区瓷器及辽代陶瓷的渊源关系,由此推断了西夏瓷器的创烧年代。
      本书认为,在当时北方地区的主要瓷器类型中,西夏瓷器是质量仅逊于定窑系和耀州窑系瓷器的高质量产品,其剔划花产品则是兼具独创性和高度艺术性的古陶瓷经典作品。
      本书公布的资料,绝大多数系首次发表,某些曾被公布过的各地文博部门的藏晶,也是首次以清晰的彩色图片面世。除此而外,本书中还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以两北地区窑口纪年器及其他标准器为依据,对一些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的某些“西夏瓷”藏品进行详细的考辨,将名不符实的各种金、元、明、清瓷器产晶剔除出去,进一步明确了西夏瓷器的概念;第一次根据西夏瓷标本尤其是具铭文标本,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西夏“贡瓷”的问题;第一次创造性地利用西夏瓷窑所产的瓷塑人像,绘制、还原了多种西夏髡发样式。
      本书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创新性与可读性,是目前关于西夏瓷器研究的内容最全面、图片最丰富、考述最详实、论证最深入的专著。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