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白湘云书社
  •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9787513040044 程美东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9787513040044 程美东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举报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1304004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41.10 7.1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0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政治
      货号:
      120124464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导,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 ,出版著作多部,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篇  战略理论与战略实践
        从政治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程美东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的战略构想及现实启示张冠军
        总书记统战思想浅探曾祥明
        谨防误读中国梦――传播话语策略研究吴琼
        坚定理想信念同圆中国梦童晋
        “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唐丽华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逻辑关系之宏观审视刘锋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传统文化观研究周东娜裴植
      第二篇  核心价值观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吴宝晶陈郅荣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和中国特性李效东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袁本文周梦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研究李红梅
        关于高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舍娜莉
        从《道德经》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宏霞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认识与实践分析张明霞
        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思潮引领――以新浪微博为例杨早苗张晓群
      第三篇  社会治理与政治发展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参政党监督建设张宏伟
        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战略地位陈洪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若干问题吴学凡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的功能性关系陈顺伟
        我国为什么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郭红梅
      第四篇  理论教学
        概论课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肖贵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思考陈树文侯菲菲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陈东琼
        “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路径探索张震环

      内容摘要
      程美东主编的《中国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梦与当代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理论与实践、社会治理与政治发展、理论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梦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本书对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编推荐
      对和中国梦相关的问题分篇研究,比较详细周全,对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2015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十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也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协调推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三大建设”,即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学院建设。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教材建设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学内容做到了与时俱进;国家和学校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培训任课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重大变化;教学理念在发展中获得转变,教学方法在改革中不断创新;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总体教学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有的教师跟不上教材修订的进程;有的教师的教学中科研含量明显不足;有的高校的教学管理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当前,就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来说,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坚决落实《建设标准》,实现教学状况的全面改善。教育部在2011年1月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几年来,经过自查、省(市区)督察、教育部督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至今还有一些院校没有落实,或者没有完全落实。前不久,教育部又发布了正式的《建设标准》,必须高度重视。既然叫“标准”,起码也应该达标,而那些已经达标的高校也有一个提高质量的建设任务。二是高度重视教材修订,继续探索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修订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任课教师应该熟悉新教材、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对教学的新要求。就《概论》课2015年修订版来讲,特别要充分体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三进”的工作。要精心为学生设计并开设高水平的专题讲座,既不离开教材,又不照搬教材,进一步增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继续改进教学方法,着力转变那些过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贵在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增强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以科学研究支撑、以管理改革为先行的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着各校各班次的具体实际,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伴随着“05方案”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建设成绩也很突出:经过2006年最初布局、2010年增设和2013年批准几个建设单位,逐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学科点布局;在一批研究生导师的艰辛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本学科的硕士和博士人才;广大教师提高了科研意识,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也存在某些不足:一些学科点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科研成果数量不少但影响不够大;导师队伍规模不算小但科研影响力不够强;支撑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够明显。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加强:一是讲究规范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规矩起来。教育部2012年6月颁发的17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3年9月公布的由学科评议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学位基本要求》应该得到落实。二是要积极开展学科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交流活跃起来。尤其是作为这个学科的主体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教学好,而且首先要科研好,应该很好地承担起学科建设的任务,争取多出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当前要特别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的研究。三是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更明显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走出以教育教学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的良性互动的路子。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管理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北京大学在1992年成立了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后来一些重点大学也陆续成立,如今大约有230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它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管部门,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托管单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说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那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则处在这个前沿阵地的最前沿。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四大平台”之一,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关系到国家和学校发展的大局。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状况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相关学校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的重点二级机构加以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刚刚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工作章法;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思路不集中,教师队伍的科研方向不明确;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硬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应该着力加强这样几点:一是认真落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形成全校上下共建的一种态势。二是在抓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自身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三是要自觉承担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任务,认真搞好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主动开展社会服务,努力扩大社会影响。

      如果说,以往我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学院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分别强调的时期,那么,在“05方案”实施1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需要把这“三大建设”有机联系起来,统一筹划、协调推进。从“三大建设”之间的关系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无疑是我们日常的中心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基础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组织保障。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直接原因,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日常的位工作;而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它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管理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组织部门,是高校中承担着特殊教学和科研的二级管理单位。协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学院建设,三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共同完成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开展党的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任务。

      以上是我对当前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建设”的一点思考,是我在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2015年暑期研讨会上开设讲座的一个提纲。我很高兴地看到研究会在程美东会长和几位副会长的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年两期研讨会人气很旺,教学比赛影响很大,科学研究成果很多。这个研究会是北京高校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广大教师的共同精神家园、交流平台,值得大家参与,需要大家贡献。作为一种传统项目,研究会今年年初又开展了学术征文活动,得到各高校很多同行的响应,前不久又从提交的征文中评选出25篇优秀论文编辑成书。算下来,这是研究会成立以来编辑出版的第6本书了。我从以往这几本书中切实感觉到我们的老师,特别是中青年老师科研意识在不断增强,科研能力在不提高,这种进步是值得赞扬的。我真诚祝愿研究会越办越好,老师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陈晓燕教授为本书的编辑出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陈占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