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白湘云书社
  •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精)/王向远文学史书系 9787522501628 王向远 九州出版社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精)/王向远文学史书系 9787522501628 王向远 九州出版社

举报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250162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7.70 2.8折

定价 ¥99.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8

    数量
    库存15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11264768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论文260余篇,著书20余种计600万字;译作20册计360万字。著作结集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2007年),论文结集有《王向远教授学术论文选集》全10卷(繁体字版,2017年)等。

      目录
      前言
       章头二十年(1898—1919)世界视野的形成与比较文学的发生
       节世界视野与文学比较
       第二节王国维、鲁迅在观念与方法上的早熟
       第二章三十年(1920—1949)比较文学的发展
       节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观念的强化
       第二节中印文学关系研究:传播与影响研究的发轫
       第三节中西文学:传统文学的平行研究与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跨学科研究的尝试
       第五节翻译文学的理论探索
       第三章三十年(1950—1979)比较文学的沉寂
       节沉寂期的形成及其原因
       第二节沉潜期的主要收获
       第三节翻译文学研究的相对活跃
       第四节台湾、香港地区比较文学的率先兴起
       第四章20世纪最后二十年比较文学的繁荣
       节繁荣的起点:钱钟书的《管锥编》
       第二节繁荣的保障:学科建设
       第三节繁荣的表征之一:理论问题的探讨与争鸣
       第四节繁荣的表征之二:教材建设与学科理论的建构整合
       第五章最后二十年的东方比较文学
       节中印比较文学
       第二节中日比较文学
       第三节中朝·中韩比较文学
       第四节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学关系的研究
       第六章最后二十年中国与欧洲各国文学关系的研究
       节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第二节中英文学关系研究
       第三节中法文学关系研究
       第四节中国与德国等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关系研究
       第七章中国与美国、拉美、澳洲文学关系的研究
       节中国与美国文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中国与拉美、澳洲文学关系的研究
       第八章最后二十年中外文学关系史的总体研究
       节中外文学思潮史研究
       第二节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
       第三节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研究
       第九章中外各体文学比较研究
       节比较神话学、比较故事学及儿童文学比较研究
       第二节中外诗歌比较研究
       第三节中外小说比较研究
       第四节中外戏剧比较研究
       第十章后二十年的翻译文学研究
       节对中国译学理论和翻译文学史的研究
       第二节对中国翻译文学史的研究
       第十一章比较诗学与比较文论的繁荣
       节从概略比较到范畴的比较
       第二节比较诗学的深化和系统化
       第三节西方文论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影响研究
       第十二章跨学科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节“跨学科研究”的理解、界定及研究
       第二节外来文化思潮与中国文学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

      内容摘要
               第一章头二十年(1898-1919)世界         视野的形成与比较文学的发生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是中国比较文学萌生的温床。20世纪头二十年以林纾为代表的一大批翻译家的翻译文学,特别是翻译小说,为读者展现了西洋与东洋(日本)崭新的文学世界,对国人的传统文学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世界视野与世界眼光逐渐得以形成,人们在看待中国文学时获得了一种外部参照,在评论中国文学时比之以外国文学,或在评论外国文学时比之以中国文学,除了王国维与鲁迅在有关文章中显示了比较文学观念与方法的早熟之外,大多数的比较多着眼于好坏、优劣、高低的价值判断,比较的方式也多是片断的、不系统的“文学比较”。也就是在中外文学的相互比照、比附、比较中,中国比较文学开始萌生。        第一节世界视野与文学比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在“以夷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开始引进西学。引进西学的主要途径是翻译,这导致了近代翻译事业的繁荣。起初的翻译集中在自然科学著作。1895年,本来处于军事优势的北洋海军却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这使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仅仅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输入新的政治思想观念,以求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更新。于是,大力译介西学的翻译运动勃然兴起。不久,翻译家们开始认识到了文学和文学翻译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学翻译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翻译之后,成为最繁荣的翻译部门。1897年,严复与夏曾佑在天津《国闻报》上登出一篇《本馆附印说部缘起》长文,闸述了小说及小说翻译对于政治的重要性;次年,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1册,1898年)中明确提出“特采外国名儒撰述,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最早被译介过来的是政治小说。接着,侦探小说、科学(科幻)小说、社会小说、理想小说、教育小说、法律小说等,都有译介。林纾、周桂笙、包天笑、陈蝶仙、周瘦鹃等翻译家的译作广受欢迎。特别是林纾,与人合作翻译并出版外国小说单行本130多种,其中不乏文学史上的名著,如莎士比亚、笛福、菲尔丁、斯威夫特、查理·兰姆、史蒂文生、狄更斯、司各特、华盛顿·欧文、斯陀夫人、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小仲马、易卜生、伊索、托尔斯泰、德富芦花等人的作品。“林译小说”数量之多、读者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文学史及翻译文学史上的奇迹。关于清末民初四十多年间文学翻译的繁荣,文学史家阿英在《晚清小说史》(1935年)的第十四章《翻译小说》中,开宗明义地说:“如果有人问,晚清的小说,究竟是创作占多数,还是翻译占多数,大概只要约略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总会回答:‘翻译多于创作。’就各方面统计,翻译书的数量,总有全数量的三分之二,虽然其间真优秀的并不多。而中国的创作,也就在这汹涌的输入情形之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晚清翻译文学的突飞猛进,不仅为此后翻译文学的更大规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对中国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照,而且为读者展现出世界文学的大视野,为中外文学的比照、对比、比较,提供了可能,成为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形成的契机。

      精彩内容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是一部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学术通史著作,是在作者的《中国比较文学二十年(1980—2000)》(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史丛书·比较文学研究》(与乐黛云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的基础上扩写而成。全书将史学、文献学方法与学术批评结合起来,评述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生发展与学术研究的百年历史,对学术目前的重要人物及代表性成果做了分析评论,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学术特点做了评述,从一个侧面揭示了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世界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基本特征,展现了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现代化、世界化的历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