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白湘云书社
  • 中国小说100强:太阳底下 9787559671004 罗伟章|责编:王巍 北京联合

中国小说100强:太阳底下 9787559671004 罗伟章|责编:王巍 北京联合

举报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ISBN:    978755967100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ISBN:  978755967100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售价 35.90 5.3折

定价 ¥6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1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31842503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伟章,四川宣汉人,现居成都。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不必惊讶》《磨尖掐尖》《大河之舞》《太阳底下》《世事如常》,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中短篇小说集《白云青草间的痛》,散文随笔集《把时光揭开》等。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序篇  一口神秘的箱子
      第一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二章  黄晓洋日记(17日)
      第三章  黄晓洋日记(18日)
      第四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五章  父亲的来信
      第六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七章  黄晓洋日记(22日)
      第八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九章  致父亲的信
      第十章  黄晓洋笔记
      第十一章  黄晓洋日记(7日)
      第十二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十三章  明月河
      第十四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十五章  黄晓洋日记(14日)
      第十六章  父亲的来信
      第十七章  黄晓洋日记(27日)
      第十八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十九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二十章  黄晓洋笔记
      第二十一章  黄晓洋日记(11日)
      第二十二章  意外之一
      第二十三章  李小楠的眼睛
      第二十四章  黄晓洋日记(31日)
      第二十五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二十六章  黄晓洋日记(8日)
      第二十七章  黄晓洋日记(15日)
      第二十八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二十九章  致父亲的信
      第三十章  黄晓洋笔记
      第三十一章  黄晓洋日记(3日)
      第三十二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三十三章  黄晓洋日记(23日)
      第三十四章  黄晓洋日记(12日)
      第三十五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三十六章  黄晓洋日记(18日)
      第三十七章  黄晓洋笔记
      第三十八章  父亲的来信
      第三十九章  意外之二
      第四十章  黄晓洋日记(5日)
      第四十一章  杜芸秋访谈录
      第四十二章  朋友的证词
      尾篇  太阳底下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介绍了二战史专家黄晓洋对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研究以及他与杜芸秋的爱情故事。
      黄晓洋寻找关于曾祖母被日军枪杀的细节,但在重庆得知了李教授的第三任夫人安志薇与他的家族有过非凡的交往。黄晓洋与杜芸秋之间有了情感纠葛,并调到渝州文理大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他认为真正的历史是开放的,与现在和未来有联系。
      然而,所有重庆大轰炸的亲历者都保持沉默。后来,安志薇透露了一些关于重庆大轰炸的信息。黄晓洋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时陷入了精神困境,最终导致自杀。在他死后,安志薇的遗书和李教授的著作揭示了一些关于安志薇身份和战争留下的秘密。
      整个故事揭示了战争刻写在人们心灵上的秘密。


      精彩内容
       第一章杜芸秋访谈录是的,晓洋是那年秋天到的重庆。当时他研究生毕业两年,在南京某高校历史系做讲师。那半年没给他安排课,他就到重庆来了。
      你别以为他到重庆是考察大轰炸的,他那时候的主攻方向还放在沿海战场,像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特别是南京大屠杀。他生在南京,长在南京,能在那块地面上,闻到时间深处的气息。他写过一本书,叫《南京第十三》,听上去像篇散文的名字,其实是部历史著作,也是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把论文写成一本20多万字的书,并不多见,他不仅写了,还出版了,且很快被译成英、德、韩文,受到学界的赞誉。但他自己对这部书的评价很低,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他这人,表面豁达,骨子里面其实是相当极端的。
      极端而且固执。
      事情明摆着,如果他按照《南京第十三》的路数往
      下走,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可他偏偏不那样走。
      我曾经问过他原因。
      他的回答是:“看上去我在揭示,事实上我在遮蔽。
      ”他这话我能够理解。跟
      他恋爱不久,我就读过那本书。不是他推荐给我的,他自己连样书也没留,我也根本不知道有那本书的存在,隔行如隔山嘛。还是父亲告诉我的。我父亲当时在渝州文理学院生物系当主任。渝州文理学院开始叫渝州文理专科学校,1980年代初升为本科,叫渝州文理学院,十多年后又叫成了渝州文理大学。有天,历史系一位老
      师对我父亲说:“你女儿有眼光呢,找了个才子!”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