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需配书院(南京书店)
  • 同感、他人与道德
  • 同感、他人与道德
  • 同感、他人与道德
  • 同感、他人与道德

同感、他人与道德

举报

正版新华书店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108077318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售价 58.30 6.6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3-05

    数量
    库存1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货号:
      31948672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浩军,1980年10月生,甘肃武威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08),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院(2011—2012)、德国科隆大学胡塞尔档案馆(2014—2015)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兼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东亚哲学杂志》(EastAsianJournalofPhilosophy)主编(之一)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德国哲学、现象学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胡塞尔逻辑学思想研究》,译作有《论移情问题》《胡塞尔的逻辑学》《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现象学导论》等,主编教材《西方文明通论》,在HusserlStudies、《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序  张志伟 1
      前?言   1
      第一章?Einfühlung 与 Sympathie   15
      第二章?理解 Einfühlung 的四条进路  64
      第三章?精神分析语境中的移情   92
      第四章?施泰因论同感的本质   127
      第五章?舍勒论同情的本质与形式  151
      第六章?舒茨论同感、他人与主体间性   196
      第七章?列维纳斯论他人与伦理   284
      第八章?同感与道德   328
      余?论?同情的边界  355
      参考文献   367
      人名索引  386
      主题索引   391

      内容摘要
      中文术语“移情”或“同感”(übertragung/Einfühlung),是精神分析学、移情美学、移情心理学、移情伦理学和移情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但这五种理论中的“移情”或“同感”其实是一个“同名异义词”,至少包含五种含义,这些含义相互交织在一起,在中文书写和学术讨论中,往往被不加区分地混用,给我们的思想造成了诸多混乱和误解。有鉴于此,本书试图“正本清源”,通过系统考察和辨析“移情”或“同感”概念在上述领域中的不同用法,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区别,揭示并祛除种种混淆和误解。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对“移情”或“同感”概念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述的专著,涉及休谟、斯密、狄尔泰、利普斯、弗洛伊德、荣格、拉康、胡塞尔、海德格尔、施泰因、舍勒、舒茨、萨特、梅洛-庞蒂、勒维纳斯、霍夫曼、斯洛特等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对哲学史上有关移情或同感的思想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呈现。在“移情或同感-他人-道德”这个统一的问题框架下,作者对自我与他人、审美与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等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编推荐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对“移情”或“同感”概念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述的专著
      本书试图“正本清源”,揭示并祛除对“移情”或“同感”的种种混淆和误解
      论及休谟、斯密、狄尔泰、利普斯、弗洛伊德、荣格、拉康、胡塞尔、海德格尔、施泰因、舍勒、舒茨、萨特、梅洛-庞蒂、勒维纳斯等重要思想家、哲学家

      精彩内容
      余论同情的边界(本章曾以《同情的边界》为题发表于《书城》2023年第1期,有删改。)德国学人汉宁·里德(HenningRitter)在2004年发表了畅销一时的哲学随笔集——《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其中文译者周雨霏这样概括原作者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起点:“同情和共感,原本是人们对身边的、近旁的同胞所抱有的情感。当全球化使世界变得看似越来越小,当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当世界各地发生的不幸都能够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人们是否会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呢?而这种看似普世的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不指向任何具体的道德行为,最终会不会让人们在伦理方面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虽然里德的这本书出版已经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但他提出的问题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加真实。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广西空难、韩国踩踏事件……这些正在进行或刚刚发生的不幸,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或怯懦、不安。
      对于同情和共感,在我看来,至少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道德现实主义,一种是道德普遍(理想)主义。
      在道德现实主义者看来,同情和共感具有时空性、亲熟性等特征。越是在时空上和亲熟程度上离我们更近的人,我们对他们的同情和共感程度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亲眼看见一场车祸和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一场车祸的消息,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是不一样的。看到至亲的人遭遇不幸和看到一个陌生人遭遇不幸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人产生同等程度的同情和共感。
      道德普遍主义者却不同。在他们看来,即便灾难的发生在时空上离自己无限遥远,受难者与我们非亲非故,我们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亲朋故交那样对待他们。无论何时何地,对待何人,我们的同情和共感程度应该是完全一样的。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能厚此薄彼。
      里德认为,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和D.狄德罗(D.Diderot,1713—1784)恰恰代表了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前者可看作道德现实主义的,后者可看作道德普遍主义的。狄德罗正是发现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会使一切直觉和一切形式的良知变得迟钝,传统的道德无法应对活动空间的拓展所带来的挑战,所以他要寻找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在里德看来,《百科全书》对“人性”或“人道主义”(humanité)这个词条的定义就明显地代表了狄德罗的普遍道德观念。
      《百科全书》说,人道主义是“一种对一切人的仁慈的情感,……由于为别人的痛苦而担忧并急于去解救他们,才会引起这种崇高的热情”。里德认为,狄德罗所谓的人性或人道主义是一种狂热的情感,一种超人类的激情,它随时会被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不幸所激活,但却绝不会直接促发任何实质上的援助行为。与狄德罗一样,霍尔巴赫男爵(Barond’Holbach,1723—1789)把人性看作一条纽带,它可以将分处世界两极的人连接起来。阿诺德·盖伦(ArnoldGehlen,1904—1976)将百科全书派的这种人性观看作是“家庭道德的扩展版”,因为他们把个人对邻人的道德观套用在个人对整个人类的关系上,而且他们相信人性的情感只有通过延展至整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坚固、更有力。当等级制度和狭隘的道德观念被克服之后,整个世界将笼罩在和睦温暖的邻人之爱中。他认为,对于霍尔巴赫及其同道者来说,人性不会被任何情感递减法则所击败。
      卢梭不同意狄德罗及其学派的观点。他说:“人类的感情在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中将日趋淡化。我们对鞑靼海峡或日本遭受的灾害的感受,就不像我们对一个欧洲国家的人民遭受的灾害的感受那么深。”在卢梭看来,对象的延伸必然导致情感的递减,我们并不能对陌生人的不幸感同身受。百科全书派哲学家认为,只要不断扩展博爱与人性,就可以促成道德的进步,最终实现覆盖全人类的普世之爱。但卢梭认为,无限扩展道德的对象既不现实,亦无必要,一种覆盖整个人类的普世同情过于模糊,无法诉诸表达。因此,我们“必须用某种方法使人们的爱心和怜悯心局限于一定的范围,才能使之活跃起来”。那么,这个“一定的范围”是什么呢?他说,就是那些能够从我们的同情和怜悯中获益的人,也即那些每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为此,卢梭说道:“由于我们的这种倾向只对我们必须与之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有用,因此,我们应当在同胞之间努力培养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使它通过同胞们的朝夕相处和经常往来以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利益而更加发扬。”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对身边的人好”,而只有我们对身边的人好,他们才会对他们身边的人好,如此,同情和怜悯才能得到传递和扩展。
      里德指出,卢梭在早期也是一个博爱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但后来告别了这种思想立场,因为他意识到,那些孕育了世界主义精神的社会反而是最不尊重人的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爱的教育,只有恨的教育。他说:“不要相信那些世界主义者了,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探求他们不屑在周围履行的义务。这样的哲学家之所以爱鞑靼人,为的是免得去爱他们的邻居。”在卢梭看来,人性之爱或同情只有在小社会,在私密、封闭的小圈子中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对于超出这个圈子之外的人的痛苦,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只有想象。在《爱弥儿》中,卢梭指出,我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程度,不取决于痛苦的数量,而取决于我们为那个遭受痛苦的人所设想的感觉。换言之,我们对陌生人的同情往往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我们想象他有多痛苦,我们对他就有多同情。想象的程度与同情的程度成正比。
      …………休谟在《人性论》中就曾这样来刻画人类理性的逻辑:“宁愿毁了全世界,也不想让我的手指受伤,这对理性来说并不矛盾”。因此,斯密像卢梭一样告诫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人性。同情是有限度的,在爱自己与爱他人之间保持“中道”最为合宜。换言之,当别人的幸福和不幸与我们毫不相关时,我们没必要抑制对自己事务的挂虑,也没必要抑制对他人的冷漠,因为“最普通的教育教导我们,在所有重大的场合要按照介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某种公正的原则行事”。
      既然有中道,那就有极端。斯密批评了两类哲学家的道德教诲:“一类哲学家试图增强我们对别人利益的感受,另一类哲学家试图减少我们对自己利益的感受。前者使我们如同天生同情自己的利益一样同情别人的利益,后者使我们如同天生同情别人的利益一样同情自己的利益。或许,两者都使自己的教义远远超过了自然和合宜的正确标准。”斯密说,前者是那些啜啜泣泣和意气消沉的道德学家,他们无休止地指责我们说,无视同胞甚至人类的苦难,在愉快地生活的同时还对自己的幸运满怀喜悦之情,是可耻和邪恶的。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不幸的人,“他们无时不在各种灾难之中挣扎,无时不在贫困之中煎熬,无时不在受疾病的折磨,无时不在担心死亡的到来,无时不在遭受敌人的欺侮和压迫”。在这些道德学家看来,即使我们与那些不幸的人素昧平生,远隔万里,我们仍应该对他们时刻保持怜悯,抑制自己的快乐,保持一种惯常的忧郁沮丧之情。
      针对这类道德学家的观点,斯密进行了严厉的批驳。他说,首先,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人的不幸表示过分的同情,似乎完全是荒唐和不合常理的。其次,这种装腔作势的怜悯不仅是荒唐的,而且似乎也是全然做不到的。那些矫揉造作、故作多情的悲痛,非但不能感动人心,反而会招来别人的反感和厌恶。最后,这种心愿虽然可以实现,但却完全无用,而且只能使具有这种心愿的人感到痛苦。我们对那些与自己毫无干系的陌生人的命运无论怎样关心,都只能给自己带来沉重的道德负担,而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 里德认同斯密的反驳。他认为斯密这样说是想给我们的道德松绑,从而维持和加强人的行动能力。同时,他也认为,对遥远处的不幸所产生的怜悯,实际上来自于一种“道德洁癖”。对于超出自己影响能力范围之外的不幸,不必过于在意,相反,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的得失和身边人的命运,这种关心越是真诚和强烈,我们就越是能够在心中培育出人性的热情,因为人们只有通过对某个具体对象产生同情,并通过实际行动去“安放”这种同情,我们“才能够以这种完全自然的方式、毫不夹杂道德上的娴熟油滑,来达到自我控制的最高境界”。里德的这个观点实际来自斯密,在后者看来,“对别人的高兴和悲痛最为同情的人,是最宜于获得对自己的高兴和悲痛的非常充分的控制力的人。具有最强烈人性的人,自然是最有可能获得最高度的自我控制力的人”。就此而言,同情泛滥而没有节制,悲天悯人而毫无作为,也是缺乏自我控制力的一种表现。
      与这类过度强调对他人施以同情心的道德学家相比,另一类道德哲学家则极力奉劝我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利益毫不挂虑甚至保持冷漠。古代的斯多亚学派便是这类道德哲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们持一种世界主义的观念,认为“人不应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人,而应该把自己看作世界中的一个公民,看作自然界巨大的国民总体的一个成员。他应当时刻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而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他应该做到为同自己有关的事情所动的程度,不超过为同这个巨大体系的其他任何同等重要部分有关的事情所动的程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5—约135)曾说:“当我们的邻人失去了他的妻子或儿子时,没有人不认为这是一种人世间的灾难,没有人不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按照事物的日常进程发生的自然事件;但是,当同一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就会恸哭出声,似乎遭到最可怕的不幸。然而,我们应当记住,如果这个偶然事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他人之情况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情况应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斯密指出,个人有两种不幸,我们对其所具有的感受力很容易超过合宜的范围。一种是首先直接影响我们的双亲、孩子、兄弟姐妹或最亲密的朋友,然后才间接影响我们的不幸;另一种是直接影响我们的肉体、命运或名誉的不幸,例如疼痛、疾病、死亡、贫穷、耻辱等。依照斯多亚学派的观点,不论何人遭受不幸,我们都应该表示同样的冷漠,但在斯密看来,如果“一个对自己的父亲或儿子的死亡或痛苦竟然同对别人的父亲或儿子的死亡或痛苦一样不表示同情的人,显然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个好父亲。这样一种违反人性的冷漠之情,绝不会引起我们的赞许,只会招致我们极为强烈的不满”,因为“合宜的感情绝不要求我们全然消除自己对最亲近的人的不幸必然怀有的那种异乎寻常的感情,那种感情不足总是比那种情感过分更加令人不快”。由此看来,我们对他人的同情须得分个远近亲疏、浓淡多寡,才合乎自然和人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固然是一种美德,但不能因此而弭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斯密所批评的两类道德观念都犯了“平等主义”的错误:前一类想要追求的是一种普遍的、均质的道德和博爱精神,后一类想要追求的则是一种普遍的、均质的非道德或道德冷漠。在斯密看来,这两种态度都不足取,我们更应该像亚里士多德一样,在过与不及之间选择适宜与中道: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应该保持必要而适度的关爱和同情。
      里德指出,玛莎·纳斯鲍姆批评斯密在“富有人性的伦敦人”这一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姿态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限制人们的同情心是矛盾的。不过,在里德看来,纳斯鲍姆的批评并不成立,因为在伦敦人的故事中,令人不安的并不是斯密主张的同情心有界限的观点,而是他认为扩展同情心会误导人们放弃行为的逻辑,而去遵循情感的逻辑,从而产生各种可怕的后果。斯密笔下“富有人性的伦敦人”从同情到冷酷的转变就证明了这一点:上一刻还在为了远处的不幸而感慨万千、黯然神伤,下一刻就会由于自己要遭遇的不幸而手足无措、慌乱不堪,甚至毫不犹豫地去牺牲他人,保全自己。为此,里德认为,“富有人性的伦敦人”这个故事向我们暗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同情或共感的源泉之一是自爱与自怜。事实上,斯密并不认为真正的美德建立在对邻人、对人类的同情之爱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更高级的爱的基础上,这种爱是“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
      针对卢梭的观点,里德也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洞见。他认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道德都有一个不可消除的缺陷:“道德所赋予身边的人之裨益,取自普遍一般的人类;道德试图给予普遍人类的裨益,是从那些对自己有最高道德要求的人们身上克扣而来的。”在他看来,卢梭认为的人性或同情只能出现在那些单纯的小社会,在其中,人性之情转变成了爱国主义这一政治美德,其结果是,“凡是爱国者对外国人都是冷酷的——在他们心目中,外国人只是同他们毫不相干的路人而已”。斯密虽然主张由一个“中立的旁观者”监督和裁判我们的道德情感,但从他对同情的限制来看,同样会导向与卢梭一样的结论和现实后果。如果同情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只能限定在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小社会中,那么这样的社会不免会陷入保守、封闭和排外。
      因此,我们在警惕道德普遍主义者倡导的道德普遍化、道德全球化的同时,也应该警惕道德现实主义者主张的道德地方化和道德狭隘化。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