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需配书院(南京书店)
  •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举报

正版新华书店直发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10303073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38.80 6.9折

定价 ¥56.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1

    数量
    库存24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1201484473
      商品描述:
      目录
      聊以为序
      修订版前言
      上编 上古音乐(先秦时期)
      1 中国音乐文明的曙光——贾湖骨笛地下沉睡九千年复苏
      2 “野蛮人”与原始乐舞
      3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古文献中的原始乐舞
      4 撅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我国出土的原始社会的乐器
      5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我国最早的音乐家夔
      6 音乐文化的阶级烙印——夏代音乐文化面貌的探索
      7 甲骨文中的“ ”字——商朝的乐舞
      8 以钜为美,以众为观——商朝的乐器
      9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商代的“巫乐”和“淫乐”
      10 喤喤厥声,肃雍和鸣——登峰造极的西周雅乐
      11 失而复得的晋侯苏钟——西周钟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一瞥
      12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周朝的乐官制度
      13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周代的乐器分类法
      14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西游的历史传说
      15 王子朝奔楚——“礼崩乐坏”之一
      16 八佾舞于庭——“礼崩乐坏”之二
      17 声淫及商,何也?——“礼崩乐坏”之三
      18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礼崩乐坏”之四
      19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孔子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贡献及其局限
      20 诗言志,歌咏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1 宫、商、角、徵、羽的由来——五声阶名的“天官说”
      22 音乐与数学的结晶——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
      23 春秋时期的宫廷音乐家
      24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战国时期音乐的繁荣景象
      25 震惊世界的地下音乐宝库——宫廷音乐一瞥
      26 邻有丧,舂不相——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27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民间音乐巡礼
      28 洋洋乎,盈耳哉——古代歌曲的高潮处理
      29 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家
      30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围绕音乐问题的一场辩论
      31 乐者,天地之和也——儒家的音乐美学论著《乐记》
      中编 中古音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32“秦声”与“楚歌”——秦汉音乐漫议
      33 先秦钟磬文化的“断层”与“转型”——济南洛庄汉墓出土编钟的启示
      34 一条横贯亚洲的“音乐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
      35 采歌谣,被声乐——汉代的乐府
      36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协律都尉李延年
      37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歌曲一览
      38 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琴曲《广陵散》
      39 感伤乱离,追怀悲愤——琴歌《胡笳十八拍》
      40 魏晋时期的文人音乐家
      41 论乐者七十八家——从京房六十律到何承天新律
      42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曲谱——《碣石调·幽兰》与文字谱43 风靡南北的西域音乐
      44 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音乐家
      45 千变万化,旷古莫俦——汉唐时期的“百戏”、“散乐”
      46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汉唐时期的歌舞优戏
      47 一均之中,问有七声——“五旦七声”与“八十四调”
      48 是时竞为异议,各立朋党——隋初的“开皇乐议”
      49 乐籍制度下的悲苦人生——隋代的“识音人”万宝常
      50 其声音节奏及舞,悉宜依旧——隋代的“七部乐”和“九部乐”
      51 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唐代的“九部乐”和“十部乐”
      52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唐代的“立部伎”和“坐部伎”
      53 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唐代的大曲和法曲
      54 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唐代的音乐机构
      55 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音乐家皇帝唐玄宗
      56 断肠声里唱“阳关”——《阳关三叠》的由来
      5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诗歌中的“中唐音乐”
      58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琴曲《梅花三弄》和《离骚》
      59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唐代的说唱音乐“变文”
      60 乐工不识长安道,尽是书中寄曲来——唐代的减字谱与燕乐半字谱
      61 唐代的“音声人”
      62 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唐代歌伎、乐工的悲惨命运
      63 幸存于世的唐代音乐专著
      64 从浊至清,迭更其声——唐燕乐二十八调
      65 传统音乐中的唐宋遗音——《舞春风》、《菩萨蛮》等乐曲的“曲调考证”
      6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隋唐时期中国和曰本、高丽音乐文化的交流
      67 一千多年前的“宫廷歌舞”——五代王建墓歌舞伎乐石刻
      下编 近古音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
      68 万家竞奏新声——宋代“曲子”的崛起
      69 自作新词韵最娇——姜夔的自度曲
      70 此歌出自我宋建炎年间——民歌《月子弯弯照几州》
      71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宋代的“瓦舍”与“勾栏”
      72 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宋代的“杂剧”和“南戏”
      73 满村听说“蔡中郎”——宋代的说唱音乐
      74 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琴曲《潇湘水云》
      75 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我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的问世
      76 两种不同体系的调名解释——“之调”和“为调”
      77 超然远览,奋其独见——蔡元定和他的十八律
      78 上自唐虞,下迄皇宋——宋代的音乐论著
      79 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宋代的宫廷雅乐
      80 其习日以异,其俗日不同——西夏、辽、金的音乐
      81 养人才,编传奇,一时气候云集——高度繁荣的元代杂剧
      82 歌者自歌,白者自白——元杂剧的表演形式
      83 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元代南戏的发展
      84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元代的散曲
      85 一代天骄的赞歌——元代蒙古族的音乐
      86 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元代琵琶曲《海青拿天鹅》
      87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我国最早的声乐论著《唱论》
      88 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明、清民歌和小曲的盛行
      89 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兄弟民族的歌舞音乐
      90 一韵纡萦良久——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
      91 清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明、清戏曲的“四大声腔”
      92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色——昆曲的著名作品
      93 愈趋愈卑,新奇叠出——“乱弹”诸腔的兴起
      94 变则新,不变则腐——明、清时期的戏曲论著
      95 曲曲新声总断肠——明、清的器乐独奏艺术
      96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明、清的器乐合奏艺术
      97 道家唱情,僧家唱性——明、清的宗教音乐
      98 东方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十二平均律创始人朱载堉
      99 歌剧《图兰多特》中的“茉莉花”——明、清时期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
      100 庶为知音者察焉——明、清时期的重要曲谱
      参考文献
      本书引用当代中国音乐学家文献人名索引
      图片索引
      后记
      修订版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数十年来,进展都较迟缓,但是近十几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惜的是,这些成果分散发表在各种不同的音乐刊物上,倘非专门收集的人士,实在不易窥其全豹,沧海遗珠,那就更在所难免了。
      刘再生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则由于前面所说的物色,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使读者在获得通常所说的古代音乐史常识之外,同时接触到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各咱不同的见解。这里,随举些例子:对于我国间律形成的时期,过去只凭文献资料加以推断,其实是并不清楚的。十多年前,根据对于出土的音乐文物的调查和考证,先后出现了两种新的见解,即吕骥同志所认为的“我国五声音阶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已经形成”的观点;黄翔鹏同志所认为的“完整的七声音阶至迟在晚商期间已经形成”,从而推断“我国音乐中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有一个长期并存的传统”的观点。这些,都能从书中找到清楚的叙述。不久前,李纯一同志发表了不同意将地隔三百公里之遥,年代和文化遗存是否相同尚末搞清的两个埙合并研究,因而做出不同推断的观点,同样为本书怕收纳。这些观点不一的研究成果,虽然一时难定是非,但是对于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显然都是有益的。因此,本书的这一特色就是不可磨灭的。

      主编推荐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工作,数十年来,进展都较迟缓,但是近十几年,却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广度和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刘再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分上中下三篇,内容包括上古音乐(先秦时期)、中古音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近古音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