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崔之清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06 / 平装
售价 ¥ 50.00 3.9折
定价 ¥128.00
品相 八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4-08-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全3册)》以纵向的时序分期为骨架,横向的结构形态为肌体,考察了国民党(1905~1949)的历史。研究重心在国民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结构,兼及政治理念、权力斗争、派系冲突与整合、党务活动、党务经费等相关领域。尤其重视结构分析和数量分析,探究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演变的特征与规律,求证国民党结构形态变化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以及对国民党政权造成的复杂影响,分析导致其结构变动的多元因素,从深隐层次探讨和揭示国民党及其政权结构性腐败的根源,从而对国民党革命和执政的兴衰历程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解释。
崔之清,1941年生,安徽宣城市人。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硕士。主要学术领域:晚清史、太平天国史、国民党史、当代台湾史。著有《太平天国通史》(三卷)、《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四卷)、《海峡两岸关系曰志(1949一1998)》、《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与现实之实录》、《洪秀全评传》、《太平天国兴亡历史实录》、《中国古代典籍精华——学林新篇》(二卷)等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第四届、第八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第三届优秀教材一等奖、1998年度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等奖励。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等。
导言上编1905~1927第一章中国同盟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一同盟会的创立及其政治理念二革命时代同盟会上层的政治与权势冲突三中国同盟会的组织演变与社会构成四后期同盟会的政治运作与组织发展第二章国民党·中华革命党的结构嬗变一民初国民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二中华革命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第三章三民主义:从创新到混乱一三民主义的推陈出新二三民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三国民党政治理念的混乱第四章权力结构与组织流变:从整合到分裂(上)一孙中山整合国民党二国民党“一大”时期的政治结构分析三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上层权力结构的动荡第五章权力结构与组织流变:从整合到分裂(下)一国民党的公开分裂二蒋介石图谋专制与党内反蒋运动的兴起三从同盟会成立到国民党改组后的政治学检讨第六章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规模与党务经费考察一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规模考察二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务经费考察中编1927~1937第七章政治理念之退化一三民主义的变质二“以党治国”理念的成型三愚民教化之一:力行哲学四愚民教化之二:新生活运动五法西斯主义声浪的高涨第八章训政体制的出台(1927~1931)一“训政”名义下的“以党治国”二五院制的建立及运行三训政架构下的党政关系四派系冲突与武力统一第九章“九·一八”事变后的体制变异一蒋汪合作与共治二权力结构的调整三纷争与整合之分析四走向独裁体制五特务组织的泛滥六重拾保甲制第十章党务工作的整顿与重建一“清党”与整理党务二党员总登记(1928~1930)三党务工作的系统化与制度化四地方党务的不平衡发展五党务经费之分析(1927~1937)第十一章组织结构之定型一中央权力结构:决策系统二中央权力结构:执行系统三地方权力结构:垂直形态四地方权力结构:平行形态五中央与地方:整合与反整合第十二章社会结构的分化一上中层群体:革命精英官僚化二党员群体: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三官僚化与大众化的悖论下编1937~1949第十三章战时政治理念调整一适应战时体制二固化政治合法性三强化“党国”原则四“以军治党”的意义五适度的政治开放第十四章战时组织结构变化一党团并举的矛盾二党务系统的运作模式三派系的整合与分化四党政军一体化五体制腐败的端倪第十五章战时群体结构嬗变一精英党?大众党?二群体素养的升降三经费与待遇的考察四离合的双向效应第十六章战后政治理念蜕变一“六大”决议的实质二民主还是集权三“革新运动”兴衰四“以军治党”再强化第十七章战后组织结构病变一党团合并的无奈二系统精简与功能退化三组织痼疾公开化第十八章战后群体结构恶变一群体离心与组织溃疡二精英阶层的背离三政治合法性丧失结语:关于国民党结构史的若干思考参考文献一中文、日文著作二民国报刊三英文资料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