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北京的墓葬和文化遗址 北京文物古迹旅游丛书
举报
-
作者:
朱耀廷等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ISBN:
9787801458124
-
出版时间:
2004-09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1页
-
字数:
150.000千字
-
作者:
朱耀廷等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ISBN:
9787801458124
-
出版时间:
2004-09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1页
-
字数:
150.000千字
售价
¥
18.00
定价
¥18.00
品相
九五品
上书时间2015-11-15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的墓葬和文化遗址 北京文物古迹旅游丛书
原价:18元
作者:朱耀廷等
出版社:光明日报
出版日期:09/01/2004
ISBN:9787801458124
字数:150000
页码:22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京城演进的轨迹》是本丛书的册,它主要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得天独厚、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太平御览》在分析我国古代定都的原则时说:“王者受命创制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以制万国者也。”①纵观历朝历代,其都城的选择基本上遵循了三条原则:其一是经济上的富饶之地,以保证物资供应;其二是军事上占据有利地形,力图做到易守难攻;其三是地理位置居中,或便于与各地联系及商贸聚散之地。从军事上看,北京占据有利地形,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但从经济上看,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先是在黄河流域,后来是长江流域,北京并非经济富饶之区;从地理位置看,北京并不位于中原王朝的中心,即使在辽、金时代也是居其南部,明、清时代则是在其北部,唯有疆域辽阔的元朝可以大体上说是天下之中。那么北京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呢?它与北京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密切关系。
目录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代序)上编 沧桑篇 一、北京城原始城址的确立 (一)“北京湾”及其周围的地理形势 (二)营建都邑——封建王朝立国的大计 (三)北京城原始城址的确立 二、北京城历史演进的轨迹 (一)“北京人”——北京远古的居民 (二)蓟——北京建城之始 (三)幽州——北方的军事重镇 (四)南京——辽代的陪都 (五)金中都——迈向全国都城的序幕 (六)元大都——世界历史名都 (七)明北京——中国封建帝都之最 (八)清京师——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 (九)北平——民国时期的特别市 (十)北京——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 附表:北京城历史沿革简表 三、北京文物的分布概况下编 游赏篇 一、嵯峨壮美的“项练”——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一)中国城墙的文化渊源 (二)城廓的形状和它的演变 (三)北京的城墙及其变迁 金中都城墙 元大都城墙 明北京城墙 (四)明北京城廓的规制和特色 (五)城墙存废问题的争议和拆除 附录一 金中都遗址保护碑记 附录二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碑记 附录三 明北京城城墙遗迹 二、叹为观止的“画图”——北京城的平面格局 (一)“井田制”与《周礼·考工记》 (二)明北京城建设的基础 (三)创造性的继承和改造 (四)北京城的平面格局……
作者介绍
序言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