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临摹大图范本 一 五代·荆浩《匡庐图》( 国画初学者临摹练习必选)临摹 收藏 绘画 装裱 江西美术
举报
上书时间2016-01-19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历代名画高清大图,观赏临摹,原作品质,细节更多,居室悬挂。
本系列图书以名家为核心,画派为脉络,精选历代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同时每幅作品都使用大尺寸高清图,是几近原作的权威学习范本。独特的装帧形式即保存了原图风貌,避免了常见局部裁切图导致的临摹不便与结构缺失,亦可进行装裱悬挂供爱好者欣赏、装饰
作品原图
作者简介
作品赏析
相关册页
《匡庐图》,绢本,水墨立轴,纵185.8 厘米,横106.8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作是荆浩以全景立轴的形式来表现庐山之景。现从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山体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
江水绕着山体缓缓而下,山势雄伟挺拔,树木矮小。云霞围绕着山体,给人以浮动之感,而上山的路被吞没在缭绕
的云山雾海之中。
这幅画的意义在于它使得中国水墨山水画由此有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皴法。在此之前的山水画所用的笔法
皆是以勾勒填色为主,荆浩在对前代绘画风格进行总结分析后,清楚地认识到了唐代绘画的局限性。故他有“吴道
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取二者之长,成一家之体。”的言论,而成一家之体的方法就是创造了有笔有墨
的皴法。至此,水墨山水画在技法上实现了突破,从唐人的勾勒填色的技法中走出,皴法被认为是既可以描绘对象、
又可以抒发画家心性的载体。若将《匡庐图》与之前的唐代金碧山水进行对比便可以明确地看到两种表现之间的明
确差异。荆浩不仅在技法上实现了突破,还通过《笔法记》六要中的“笔、墨”这对核心范畴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