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谢昭新 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4-12 / 平装
售价 ¥ 5.00 2.5折
定价 ¥20.00
品相 九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4-1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理念、创作与批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
《理念、创作与批评: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收入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论老舍散文艺术风格、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论沈从文的文学理论批评、论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个性等内容。这套书原拟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为丛书名,但几年前我社已出过这样一套丛书,由严家炎、严云绶两位教授主编的。后改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书”,稍感老化,故改为“百年文学论丛”。运用百年文学的整体视野去研究这段文学,是这套书作者的共同追求,即便在研究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或某个文学现象时也是如此。
谢昭新,男,1949年生于淮南。197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2002年度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韩国《中国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百余万字。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多部。
鲁迅研究篇一、论《补天》隐性心理描写的审美价值二、乌鸦枣树黑色人——鲁迅作品中的色彩象征三、论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老舍研究篇一、老舍的文化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二、论老舍散文艺术风格三、论老舍与康拉德四、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五、论吴梅村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六、从《四世同堂》到《茶馆》——试论老舍小说与戏剧的沟通七、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八、论老舍对小说本体艺术理论的积极探索文学思潮与理论批评篇一、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二、论中国作家的“自我批判”意识三、论“五四”初期文化批评派四、论前期创造社文学批评观五、论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小说理论及创作六、论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七、论沈从文的文学理论批评八、论林徽因小说“现代性”审美特征九、许地山、艾芜的域外题材小说比较谈片十、新时期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历史审视皖籍现代作家研究篇一、皖籍作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二、论苏雪林散文的艺术风格三、论蒋光慈小说的艺术个性四、论阿英历史剧的艺术风格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