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书香书城
  •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 (繁体中文) 平装 吴调侯 吴楚材 中华书局
  •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 (繁体中文) 平装 吴调侯 吴楚材 中华书局
  •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 (繁体中文) 平装 吴调侯 吴楚材 中华书局
  •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 (繁体中文) 平装 吴调侯 吴楚材 中华书局

【正版现货闪电发货】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 (繁体中文) 平装 吴调侯 吴楚材 中华书局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本社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作者: 
  • 出版社:  本社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售价 38.3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年老店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90.25% (703笔)
    好评率
    99.76%
    发货时间
    22.17小时
    店主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657821112313
      商品描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第1版 (1959年9月1日)
        平装: 579页 语种: 繁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1041415 条形码: 978710104141501, 9787101041415 商品尺寸: 20.5 x 14 x 2.6 cm 商品重量: 540 g   《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而译注者的论述分析精辟中肯,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是《古文观止》的上佳读本。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古文观止(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册)》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古文观止》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作者:(清代)吴楚材 (清代)吴调侯  吴楚材(1655~?),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清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 族伯吴兴祚时任福建巡抚,楚材24岁时投奔门下,受到器重,除公案书记之外,为其子伴读。兴祚谓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后兴祚为两广总督,随之同往广州。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繁简适中,体例周密,选材得当,每篇末加简要评注,为旧时文学启蒙读本,流传甚广。除《古文观止》外,楚材又编成《纲鉴易知录》一书,为旧时初级历史课本,与《古文观止》同样广泛流行。  吴调侯,为清朝康熙年间人,籍贯属绍兴府山阴县。与其叔吴楚材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卷之一  郑伯件克段子  周郑交质  石厝  谏宠州吁  藏僖伯谏观鱼  郑壮公戒*守臣  藏哀谏纳郜鼎  季梁谏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烛之武退秦师  骞叔哭师  卷之二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莹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政宽猛  吴许越  卷之三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固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申胥谏许越成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吴子使札来聘巳上公羊传  郑伯克段于鄢  虞师晋师溅夏阳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会子易簧  有子之书似夫子  公子重耳对秦客  杜簧扬觯  晋献文子成室  ……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版权页:  《左传》成书子战国初年,原名《左氏春秋》,到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为的是强调它是解释《春秋》的著作,至于《左传》是否真为“解经之作”,从古至今论争纷纭,现代学者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史书。  《左传》用编年体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史事,是一部围绕“争霸”这一春秋时期的中心事件,记述以争霸强国为主,以与这些强国发生各种关系的诸侯国为辅的“世界史”;是全面反映当时并存的各种文化及其交流融合,展现中华民族的主体形成时期面貌的“文化史”。  《左传》具有明显的重德崇礼的儒家思想特征,但它的“崇霸”思想却与儒家的“尊王”大相径庭,所以被论定为“儒家别派”。其批判性以及它的民本思想,在“君权神授”的思想背景下尤为难得。  《左传》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突破了言事相分的古史记录方式,做到了言事相融而均衡,使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创作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左传》才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大源头。  李密(224—287),字令伯,—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任蜀国尚书郎。晋灭蜀后,晋武帝召他任职,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推辞,直到祖母去世后,才出任尚书郎、汉中太守等职。后被谗罢官,死于家中。题解:这篇文章是李密写给晋武帝推辞官职的奏章。由陈述孤苦的身世入手,描述自己在奉亲和应诏之间的尴尬处境,从而申明无法应诏的原因。全文骈散相间,感情浓郁深厚,文笔简洁流畅。被赞为“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