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段志光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5-09 / 平装
售价 ¥ 43.87 5.6折
定价 ¥78.00
品相 全新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10-0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将1901~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7位获得者的成功之路作为一个系统,基于553位中外一流科学家的数千万条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探讨,提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两院院士和杰青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中外三个层次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科学论文和发明授权专利进行了研究,既反映了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当今的现实,又提出了我国不断产出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战略思考。
全书共分10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视角独特,系统深入,数据翔实,方法科学,理实结合,中外比较,理论与可读性兼备。可作为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材,可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家长的参考用书。
段志光,男,1963年出生,医学学士,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山西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兼任山西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鉴定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及医学社会与人文教育学组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SCI、SSCl、CSSCI收录期刊等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著作10部。
第一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其价值第一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由来一、诺贝尔其人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设立第二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与奖励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励第三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教育价值一、正确的科学理念二、活跃的创新思维三、深厚的实践底蕴四、崇高的理想境界五、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六、获奖者能产生乐观感受的生动经历第四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价值一、关系到国家科学能力提高的战略决策二、关系到民族自信心增强的心理依据三、关系到我国生物医学科技水平能否及何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四、有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五、有助于科学反映世界重大科学成果,科学介绍国际重要科学领域和科学家,科学进行科学史的交叉学科研究第二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源头——生物医学发现与发明第一节 生物医学的思维方式一、思维与生物医学思维二、生物医学发现与发明的思维特点第二节 逻辑与经验一、生物医学问题二、猜测、反驳与假说三、推理、分析与综合四、直觉与灵感第三节 机遇一、机遇认识二、机遇作用三、机遇把握第四节 创新一、创造与创新二、生物医学创新性思维的特征与过程三、生物医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运用第三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第一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一般情况一、获得者科学产出基本结果二、获得者科学产出评价步骤三、获得者科学产出评价结果及排序四、获得者科学产出高峰年龄分析五、获得者获奖年龄重心第二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数量与质量一般情况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的评价方法比较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分布特征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质量(部分)的计量分析第四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合作第一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分析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网络第二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间的科学合作——以DNA结构发现为例一、DNA结构发现前后二、成功原因辨析三、成功的平台——科研团队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间科学合作的思考第五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与获得者社会影响第一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与获得者社会影响评价要素一、关于获奖成果评价要素二、关于获得者社会影响评价要素第二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与获得者社会影响评价步骤第三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与获得者社会影响评价结果第四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产出与社会影响评价分析第六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因第一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一般成因一、获得者时空特征二、获得者年龄特征三、获奖人数年度特征四、获奖成果与获奖人数学科特征第二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内在成因一、获得者教育基础二、获得者创新原动力三、获得者科学素质四、获得者人文底蕴第三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外在成因一、获得者学术优势积累的研究环境二、获得者学术优势积累的条件背景(以美国为例)第四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长的一般规律一、具有科学创新原动力二、科学研究生涯起点早而高三、具有充足时间与扎实学术研究基础四、具有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五、具有良好研究条件与学术氛围和机会六、具有充足科研经费与高水平科技产出七、具有高科学素质八、具有原始性创新成果且有重大影响九、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良性格十、所在国家经济和教育、科技等社会发展状况良好第七章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比较——以两院院士为例第一节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情况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院士科学论文情况二、中国工程院生物医学院士科学论文情况第二节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合作关系一、我国生物医学院士SCI论文合作关系二、我国生物医学院士CSCD论文合作关系第三节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二、中国工程院院士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三、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的思考第八章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比较——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第一节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情况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SCI论文情况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CSCD论文情况第二节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合作关系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SCI论文合作关系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CSCD论文合作关系第三节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SCI论文比较的思考第九章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以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第一节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明授权专利合作关系四、中国工程院院士发明授权专利合作关系第二节 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一、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分析二、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合作关系第三节 我国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发明授权专利的思考一、基本情况的思考二、技术领域情况的思考三、成果转化情况的思考四、合作情况的思考五、创新管理情况的思考第十章 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战略管理思考第一节 关于SCI作为评价指标的辩证认识——以SCI评价指标与地方医学院校建设发展为例一、SCI评价指标在地方医学院校建设发展中的应用二、SCI评价指标在地方医学院校应用中的问题三、SCI评价指标与地方医学院校建设发展的思考第二节 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战略管理思考一、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战略思考二、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成才思考三、我国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学术环境思考著者相关论著参考资料附录1 1901~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简况附录2 1901~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理由与对获奖者的评述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