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加衬】清初期精刻本【 人物志 】三卷十八篇二册全·系统品鉴人物的纵横家著作·又是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所用纸张有很多的纤维丝麻所制,外漏很多长长的纤维,开本阔大,阅读收藏之佳品。
举报
-
作者:
不详
-
出版人:
不详
-
年代:
清早期 (1645-1735)
-
纸张:
竹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尺寸:
25.5 × 15.5 × 1.5 cm
-
册数:
2册
-
作者:
不详
-
出版人:
不详
-
年代:
清早期 (1645-1735)
-
尺寸:
25.5 × 15.5 × 1.5 cm
-
册数:
2册
上书时间2025-07-01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品相描述:八品
-
此书自然旧,品相整体完好,纸张保存十分良好,精刻精印。不缺页内衬。所用纸张有很多的纤维丝麻所制,外漏很多长长的纤维,开本阔大,阅读收藏之佳品。
-
商品描述:
-
清精刻本【 人物志 】三卷十八篇二册全·系统品鉴人物的纵横家著作·又是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 所用纸张有很多的纤维丝麻所制,外漏很多长长的纤维,开本阔大,阅读收藏之佳品。
《人物志》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纵横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全书共三卷十八篇,三国魏刘邵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
◆依照不同的才性,刘劭将人物分为「兼德」、「兼才」、「偏才」等「三类」。透过德、法、术等三个层面,依其偏向,又可分为「十二才」,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依其才能不同,适合担任的官职也不同。 ◆在《人物志》中,刘劭将才、德并列标举,作为拔选人才的标准。刘劭的品评,以中和为最高,讲究平澹无味,是为圣人。所谓中和,在于兼具「平澹」与「聪明」两种层次,聪明为才,而平澹则是生命所展现的境界,已不单纯是道德修养的层次,更是对「全幅人性」的审美态度。除中和外,其馀为偏至之材。「九徵」兼至的人,「阴阳清和,中叡外明」,就是中庸,称为圣人,是君王之才;具体而微,称为「德行」,是大雅之才;偏于一才的人,称为偏材,是为小雅。此外尚有依似、无恒等级别。
◆对于甄别人才,刘劭进而提出「八观」、「五视」等途径。「八观」由人的行为举止、情感反应、心理变化由表象而深至内里,反覆察识。「五视」则在居、达、富、穷、贫特定情境中,考察人的品行。
----------------------------------------------------
此书自然旧,品相整体完好,纸张保存十分良好,精刻精印。不缺页内衬。所用纸张有很多的纤维丝麻所制,外漏很多长长的纤维,开本阔大,阅读收藏之佳品。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