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新承书店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教歌与指挥【书法家章寿松签名本】【钢笔签名】

举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20.00

品相 八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09-28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社会文化
      货号:
      k3
      商品描述:
      章寿松,男,(1933~2002)浙江永康人。曾用名章涛,1933年生,2002年4月2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自幼失学,14岁外出谋生,17岁参加土改,18岁任乡长,后调《永康报》当记者编辑。1960年调金化专员公署文办任文化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金华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兼群众艺术馆馆长。撤区建市时任衢州市文化局长、衢州市文联党书记、衢州市市志办公室主任。他自学成才,1986年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著有12万户的报告文学《天架飞架》(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6万字的《婺剧简史》(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7万字《浙江风俗志·金华篇》(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章寿松,男,(1933~2002)浙江永康人。曾用名章涛,1933年生,2002年
      4月2日逝世。中共党员。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自幼失学,14岁外出谋生,17岁参加土改,18岁任乡长,后调《永康报》当记者编辑。1960年调金化专员公署文办任文化干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金华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兼群众艺术馆馆长。撤区建市时任衢州市文化局长、衢州市文联党书记、衢州市市志办公室主任。他自学成才,1986年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著有12万户的报告文学《天架飞架》(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6万字的《婺剧简史》(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7万字《浙江风俗志·金华篇》(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9万字的《金华地区群众文化纪事》(内部出版)。他主编的4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衢州市故事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4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衢州市歌谣谚语卷》(浙江文艺出版)、15万字的《衢州史话》(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20万字的《金华地区风俗志》、480万字的《艺术馆》、24万字的《红学新论》、20万字的《婺州文化十条关系》、《农村剧团向何处去》等论文,收进《浙江省群众文化论文集》,前者被中共文化部《群众文化》杂志转载。章寿松的书法作品由孟子纪念馆、浙江图书馆、齐白石纪念馆等收藏,其传略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世界人物辞海》、《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1]
      寿松出生于永康农家,少贫,跟着补锅匠游走学艺,以凉亭破庙为家;无吃食时,经常摸野鱼充饥(他曾向我夸耀他有一手儿时练就的摸鱼绝活)。寿松少年时虽饱受缺衣乏食之苦,但生性好学,常折苇为笔,沙地习字。他先学唐碑,由魏入汉,游衍于颜柳、二王、苏米诸家,后又师事书法大家沙孟海,具有“百炼成钢绕指柔”的功力,特别是擘窠大字,犹显精神。其榜书“山河志”宽六尺、长丈二,至今还高悬在北京亚运村的客厅里。1995年4月30日晚上,我与毕民望、陈永源、章寿松等在画家叶帆先生家小聚。这天晚上,酒酣情浓,章寿松率先开笔。他将三支毛笔并作一支,攥紧在手里,运气挥毫,如舞棍棒。刹那间,蛟龙出水满纸墨痕。他连书三幅“龙”字,分赠程冠群、叶帆与我。毕民望即用篆字在我的那幅“龙”之右下方,补上“墨海游龙”四字。陈永源稍一沉思,提笔在“龙”之左下方作跋:“乙亥年之春,欢聚叶府切磋书艺,寿松兄以神来之笔草书龙字;毕老民望先生篆墨海游龙,笔精墨妙;宝之,月江仁兄雅赏。永源。”章寿松儿时家贫,以捕野鱼为生,因此对鱼极有感情;他请毕民望书一篆“鱼”,毕老乘着酒兴,舒纸落墨,笔走龙蛇,写成了四个形体不同的篆“鱼”;求一鱼而得四鱼,寿松大喜,即书一六尺“寿”字回赠。
      章寿松于1951年5月参加工作,担任过永康油川乡副乡长、《永康报》编辑、金华地区群艺馆馆长、金华地区文化局副局长、衢州市文化局局长等职。1992年,他在衢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任上退休。退休后的十年间,他参与了金华市书画艺术院和金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组建,孜孜以书法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活动为己任。从1996年春节前夕他给我的信里,可见他退休生活之一斑:“年关活动很多,现在我不仅负责书画艺术院,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实际是我在挑担子,所以比较忙。春节不能到衢州了……”章寿松以一个农村苦孩子而成就为金衢两地乃至浙江颇有名望的文化人,印证了“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名言。姜东舒先生在读了《这就是衢州》中有关章寿松的文字后,写给我的信中专门加了一笔:“书中所提到的章寿松,是我的已故好友。”
      章寿松的交游很广,可以说全国各地都有他的朋友,这是他“以书结缘”的硕果。他曾送我好多画幅,都是他用自己的书法作品调换来的。1991年春我去北京采访我国著名的摄影界前辈毛松友先生,就是寿松给我写的“私人介绍信”。
      章寿松淡泊名利,人缘很好。他主编《艺术馆》近十年,培养了金华、衢州两地的百余位业余作者。我与寿松相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金华主编《艺术馆》的时候。我是作为一个投稿者与他交往的。寄稿给他,用与不用,他都热情复信。1985年夏,寿松调到衢州工作后,由于都在宣传文化系统,我与他的接触多起来,觉得他为人平易厚道,便引为知己。
      章寿松的书法作品虽屡屡被地方政府和艺术机构作为礼物送往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或被上海、北京、浙江的博物馆和名人纪念馆收藏,他并不以此为“资本”,自以为了不起;更不将书法视作“摇钱树”。1994年9月11日,他专程从金华赶到衢州,参加市文联组织的书画义卖活动。1997年重阳日,章寿松随几位书画家去开化钟厂参观。厂长好客,临别时送每人一只玩具钟。章寿松耿耿于情,归家不久,即寄去一幅大张书法作品,以作桃李之报。1995年,我曾在《联谊报》介绍章寿松书法的稿子登出后,有不少与他相识或根本不认识的人去信请他写字,他全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我戏言:“寿松,是我害了你,还得让你倒贴宣纸和邮票!”他哈哈一笑:“你是在帮我广交朋友呀,人家向我要字,是看得起我。再说,欣赏书法作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我这几个字,若能起到这点作用,就是有了存在的价值。”他曾多次对我说:“只要你庄兄开口,我百依百应!”我确曾多次出面代别人向他要作品,且看1996年1月15日寿松给我的信:“庄兄:给黄浩的‘龙’字,我自己很满意,舍不得拿出去,只是兄所托,所以割爱了。请兄帮助拍下照片,以备存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本店分类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