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毓琇、王婉靖、王大珩、张维、鲜恒、茅玉麟、田春茂、裴景峰 亲笔签名,签在1991年欧美同学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的请柬上。信封背面有顾毓琇亲笔手写墨迹“张维 副会长、鲜恒 副会长、王大珩1936年清华毕业”,请柬出自顾毓琇家中旧藏。
举报
上书时间2024-05-29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 [70]),字一樵,江苏无锡人。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 民国四年(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赴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电机工程,民国十七年(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先后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和“顾氏变数”。回国历任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电机系主任、工学院院长。 抗日战争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中央大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1950年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以后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终身教授。20世纪70年代起,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十多所学校的名誉教授。 [顾毓琇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文理大师。在科学上是国际电机权威和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在教育上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的主要奠基者;在文学艺术上,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世界诗人大会加冕的“国际桂冠诗人”;还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国剧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他是中国黄钟标准音的制定者,中国古乐的研究权威;在佛学上,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的重视。 顾毓琇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创始人兼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国际理论及应用力学组织个人理事、美国国家科学院理论及应用力学委员会委员、“中研院院士”。曾获兰姆金奖、千禧金奖等国际大奖。
顾毓琇夫人王婉靖1901年出生在无锡,为书圣王羲之六十七代女孙,擅长油画、国画。王婉靖于2006年2月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市逝世,享年105岁。
张维(1913年5月22日—2001年10月4日),北京市人,固体力学家、 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获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博士学位,同年在国际首次求得环壳在旋转对称载荷下的应力状态的渐近解。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程庆国(1927年10月11日—1999年8月18日),浙江桐乡人,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藉院士,生前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
程庆国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6年获得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1957年9月—1978年历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建所助理研究员、桥梁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成昆铁路桥梁技术委员会委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组组长;1981年2月—1983年9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3年9月—1990年10月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田春茂,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馆 。
茅玉麟,女,汉族,1949年7月出生,江苏镇江人,1991年5月加入九三学社,1965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程度(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副研究馆员。现任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技馆副研究馆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朝阳区第二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不驻会)。
鲜恒,著名民主爱国人士鲜英之子。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
裴景峰,钱学森学生,导弹专家。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