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黎明书店
  • 正版现货新书 艺融南北家:李万春传 9787532564248 周桓 著
图文详情

正版现货新书 艺融南北家:李万春传 9787532564248 周桓 著

举报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515909251朱老师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32564248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24.47 6.4折

定价 ¥38.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5-09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五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89.4% (6270笔)
    好评率
    99.96%
    发货时间
    8.42小时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小说
      货号:
      1200291609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桓,戏剧作家、剧评家、戏剧活动家。1929年生于北京。20世纪40年代,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工程学校,毕业后在军委技术部工作。1956年转业到北京市文化局,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戏剧生涯。几十年来,辛勤耕耘,写下了诸多文稿,其中包括剧本、戏剧理论、剧评和专访等,代表著作有《梨园快语》、《小生隽杰叶盛兰》、《魏喜奎传》、《魏喜奎缅怀集》(编著)等,并组织了多次专场演出和纪念活动,在戏剧界有着较大的影响。 

      目录
      总序(谢柏梁)
      一、今时名净 苦练成材出雄县
      来日宗师 异地降生在冰城
      二、望子成龙 延师授艺大世界
      得父斡旋 借台助演白牡丹
      三、西子湖畔 万春名代客串"
      黄浦江边 温如艺传小侄儿
      四、饱学离沪 父子献艺天津卫
      载誉进京 兄弟搭入斌庆班
      五、进华北园 两度无端遭冷遇
      演战马超 一举成名誉奇才
      六、问艺余门 深得器重赠寓所
      投师杨氏 备受青睐认螟蛉
      七、关羽出世 大罗天宫斩熊虎
      三国连台 生死桃园一赶三
      八、酷爱林冲 棒打后加大火并
      钻研夜奔 罗帽试改倒缨盔
      九、演鄱阳湖 小猴打动清宗室
      学安天会 童伶获益涛贝勒
      十、凤师来京 佟家坞心裁别具
      斌弟让位 “白玉堂”技法另寻
      十一、提掖后学 梅氏邀约同南下
      赞赏晚辈 李公为女择东床
      十二、二次抵沪 虚心求艺图博大
      一再续演 破格反串为情深
      十三、筹谋组班 邀集艺友齐相聚
      正式建社 领衔主演挑头牌
      十四、郎舅聚首 少春刻意攻余派
      人才培育 鸣举决心办科班
      十五、两春争风 冰城大唱对台戏
      二李合作 申江盛赞铁公鸡
      十六、敌伪猖狂 艺友人人遭厄运
      司令横行 无辜累累损巨金
      十七、抗战胜利 不想欢欣成画饼
      大员索贿 有意诬陷入牢笼
      十八、战事连年 弟兄分手上海市
      新国始建 故旧聚会南昌城
      十九、市长委派 专人相接回故里
      政府支持 特意安排建新团
      二十、澄清舞台 取消检场废跷技
      活跃菊坛 连排新戏演平倭
      二十一、挖掘传统 展览演出安天会
      错划左派 被诬反党蒙奇冤
      二十二、下放崇文 别窑打店再问世
      支援西藏 首府拉萨又建团
      二十三、转道赴蒙 草原重镇安家业
      旅演回京 庆乐戏院话改革
      二十四、空前大灾 扫地出门难逃数
      劫后余生 重游故地遇知音
      二十五、政策落实 新居喜迁前门侧
      返京首演 归戏重排闹天宫
      二十六、艺无止境 武松杀嫂换旧貌
      改有良方 平贵别窑换新颜
      二十七、探亲香港 弟兄重逢闲言少
      献艺新光 战友云集知音多
      二十八、冀豫转战 欣闻关羽唱越调
      京津课徒 频将悟空启后学
      二十九、奔走东西 收徒授课无倦怠
      来往南北 讲学示范不辞劳
      三十、精心录影 希图音像留后世
      抱病传艺 唯望京昆得振兴
      尾声、风悲雨泣 堪叹宗师谢世早
      继往开来 但愿李派后学多
      附录一:李万春大事年表
      附录二:李万春源流谱系
      附录三:李万春研究资料索引
      后记(周桓)

      内容摘要
      李万春(1911-198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满族正黄旗人。13岁获“童伶奇才”的美名;同年,被列为全国“八大老爷”(即关羽)之中,名为“小老爷”;20岁被誉为是“‘武生泰斗’,‘国剧宗师’杨小楼先生之后,在武生界唯一持牛耳者”。他艺融南北,塑造出风格独特的关羽、马超、猴王、林冲、武松、黄天霸等六大艺术形象,不足花甲之年,已经享有“武生宗师”的名号。 周桓编著的《艺融南北第一家:李万春传》记录了李万春为京剧艺术奋斗、探索的一生,共分30个章节,行文朴实,资料翔实。《艺融南北第一家:李万春传》附有传主大事年表、源流谱系、研究资料索引等。

      精彩内容
          一八 战事连年 弟兄分手上海市 新国始建 故旧聚会南昌城 李万春刚打完汉奸官司,亲友们都建议他离开北京,到外面转转,换换环境,也满足外地观众的心愿。恰好此时上海来人相邀,于是在1947年,李万春和李少春一同来到上海。 那时“鸣春社”前后两科(班)的学生都毕业了,“鸣春社”也不再办了。学生们有的参加了“永春社”,有的另去搭班。李万春的三个弟弟桐春、庆春、圜春,都进了“永春社”,李桐春已经成为能与哥哥并驾齐驱的主演,李庆春也有些名气,可以担当重头戏。在李氏兄弟当中,李桐春名气较大,因为走他哥哥的路子,学的是文武老生,以武生为主,只要有挑班演出的条件,李万春都积极地想把他提拔起来,不仅让他和自己同台演出,分担主演,还让他接替自己的戏,挑着演。在宣传方面,特意把李桐春的名字提到显眼的位置。戏园子门口挂的水牌(广告)和海报上,都把李桐春的名字和李万春的名字并列,有时李万春把自己和弟弟桐春的名字写成并排的两个“三丁”,也就是“品”字形,在戏班里俗称“坐着的”,也叫“蹲着的”,有时更是上面统一用一个“李”字,下面统一用一个“春”字,中间平行写出“万”、“桐”两个字。这样做只为告诉观众:这兄弟二人艺术上不相上下。 李万春和李少春一起来到上海后,上海天蟾大舞台又挂出“二李合作”的牌子。李万春与李少春合作一场义务戏,戏码是《战宛城》,李万春饰典韦,李少春饰张绣,赵如泉、白玉薇分饰曹操、邹氏。这出戏,李万春小时候在“斌庆社”就常演,而且张绣、典韦都演过。以前多是他扮张绣,陈富瑞扮曹操。李万春年纪不大,却爱琢磨。看了几次陈富瑞饰演的曹操,在进宛城时的表演,每次都是进城前用马鞭指城门上方点三下,就想,这三下是点城门额上的字,可是宛城只有两个字,点两下才合适。于是李万春向陈富瑞提起,陈富瑞不以为然地说:“按照锣鼓点儿,仓仓仓,只能点三下!” 李万春到说:“那可不然,点三下儿,不成了仨字吗?” “那么你说该怎么办?”陈富瑞用眼睛紧盯着李万春,既像跟他要主意,又像说:“这回也把你难住了吧?” “可以在扬马鞭时空过一锣去,从第二锣点,这不就点两下啦!”李万春坦然地说。 “真有你的,我怎么就想不到啊!”陈富瑞哈哈大笑,表示佩服! 后来李万春与高盛麟合作《战宛城》和《连环套》,都是两个人轮换着演,相互换着演张绣、典韦和黄天霸、窦尔墩。 这一次在上海,还举办过李万春、李少春同李仲林的“三李合作”,又曾与盖叫天、高盛麟、李仲林、曹慧麟、白玉艳举办过“七大头牌”的大合作。如果演《玉麒麟?大名府》,后接《一箭仇》,其中盖叫天饰演史文恭,高盛麟饰演卢俊义,李仲林饰演林冲,李桐春饰燕青,李万春饰武松。如果是演《四霸天》,从莲花院拜寿到黄天霸行刺施公,归顺当差,接《恶虎村》。按杨小楼的演法,前面有“辞差”一折,名《江都县》,这些“头牌”则分饰黄天霸,由盖叫天演最后的黄天霸。 从1947年到1949年,正是解放战争的高潮,到了1948年末、1949年初,天津、北京先后解放。解放军即将横渡长江,南方各地群众人心惶惶,看戏的人大减。每逢这样的时候,一方面是必须以阵容硬整、演出别开生面叫座儿,另一个方面是要找合适的地方演出。1949年,李万春一行人在上海天蟾大舞台举办了一场大合作,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不仅角儿多、阵容齐,而且戏码过硬,先后演出《翠屏山》、《铁笼山》、《三岔口》三出戏。《翠屏山》中,李万春和高盛麟、李仲林、盖叫天分别饰演石秀。其中高盛麟演“吵家”,李万春演“耍刀”,李仲林演“杀海”,盖叫天演“杀山”。《铁笼山》由高盛麟主演。大轴由李万春、高盛麟再次合作《三岔口》,李万春仍然反串刘利华。 因为台湾来人邀请“永春社”去演出,这场大合作成为临别纪念。李万青和李桐春商量:究竟是“永春社”全社到台湾去,还是先去一部分人为好?台湾看戏的人一定多,但是毕竟闽南与大陆,尤其是北方的语言有很大的隔阂,能否听得懂京剧?演出时间短还可以,但演出时间长了,还能不能保证上座儿……这些都很难预料。去台湾路那么远,去的人多了,万一“崴”在那儿可怎么办?再则大伙儿都拉家带口,很多人的家眷都在北京,如果到台湾,大陆解放了,至少短期是回不来的。家里妻儿老小,依靠何人?这都是实际问题。最终,李万春兄弟二人商量的结果是分兵两路――李万春、李庆春带一部分人暂时留下;李桐春、李圜春带一部分人去台湾“探路子”,如果情况好,再去汇合。不想李桐春、李圜春刚一去台湾,大陆就全面解放了,国民党偏安台湾,至今没有统一。李氏兄弟分手容易聚首难,两位老人去世,桐春、圜春也没能回来奔丧。 李桐春一行人走后,李万春、李庆春带“永春社”这部分人经苏州等地来到江西,在南昌这座革命名城尝到解放的甜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解放,各方面逐渐走人正轨。市面上逐渐繁荣起来,演出的上座率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南昌演出的时候,剧场离李万春及永春社住的旅馆不远,天气不冷不热,每晚散戏后大家都是安步当车,边走边聊,直至回到宿舍。有一晚,大家走在半道儿,李万春从一兜里掏出烟斗包,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正要点,忽然发现前边不远,马路旁边的电线杆底下有个黑糊糊的东西,像个小包袱。李万春心想:是谁丢的东西?李万春没顾得点烟,赶紧跑过去,俯身细看。当时一惊,原来是用小被子裹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儿。他把小孩抱起来,小孩受惊,不住地哭叫。此时李庆春也奔过来。 李庆春问:“大哥,发现什么新大陆啦?” “是个小孩儿,多可怜哪!刚生下来就扔在这儿啦!”李万春随说,不禁摇头叹息。 “是弃婴!”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这时李万春发现小孩儿脖子底下,露出个纸条儿边儿,抽出纸条细看,上头写着“请仁人君子代为抚养”几个字,立刻肯定:“是弃婴!” 有人说:“赶紧放下吧,别管了。好在天还不冷,冻不着。一会儿别人还能瞧见。” 李万春一挥手:“那可不行!现在时候不早了,要是待会儿没人发现,可就糟啦!”他试着跟大家商量,“咱们抱回去吧?” 李庆春首先表示不同意:“您把他抱回去,咱们怎么养活呀?” “咱们不能眼瞧着扔在这儿,一宿没人管,非送了命不可!”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