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黎明书店
  • 全新正版图书 柏林:一座城的千年史诗亨利·维尔纳现代出版社9787514390773 黎明书店

全新正版图书 柏林:一座城的千年史诗亨利·维尔纳现代出版社9787514390773 黎明书店

举报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 作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ISBN:    9787514390773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作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ISBN:  9787514390773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57.82 5.9折

定价 ¥9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04

    数量
    库存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R_11286621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内页插图 
          
          
           
            
              
              
              
              
              
              
              
              
            
           
          
         
        
           
      章 1000-1415年 柏林城的诞生:从市井小镇到中世纪商业城市
       
           
      章 1415-1700年 勃兰登堡区的中心:霍亨索伦朝的
       
           
      第三章 1700-1871年 从""施普雷河畔的雅典""到军事城市:普鲁士政权中心
       
           
      第四章 1871-1918年 夹缝中的帝国(德意志帝国)
       
           
      第五章 1918-1932年 ""大城市交响曲"":魏玛共和国,黄金二十年代与济危机
       
           
      第六章 1933-1945年 柏林与卐字符:从纳粹政权中心到废墟之城
       
           
      第七章 1945-1961年 毁灭与新生:被划分成四个区域的城市
       
           
      第八章 1961-1989年 双面之城:东柏林与西柏林
       
           
      第九章 1989年今 与文化中心:柏林重新合而为一
       
           
      第十章 柏林 30年 今日与明日世界:展望30年的柏林
       
           
      时间轴
       
           
           
          
          
         
        
           
        在历史文献中,柏林似乎是“凭空”出现的——这是一座起源于沼泽地的城市。尽管在文献记载里,“柏林”被提及是在1237 年,多年来为了纪念城市的诞生,这一点也被反复引用。然而年来的考发掘已表明,并且历史学家早已知道,或者少推测过:这里有人开始定居的历史少要再往前推五十年。也是说,当日耳曼部落离开之后,该地区人口大幅减少,从7 世纪开始又有斯拉夫部落居住,后来,由绰号“大熊”的阿尔布雷希特一世(Albrecht derB.r)率众大规模迁居于此。这里有很多斯拉夫人的定居点,但后来这个大都会的发源地周边地区依旧荒无人烟。原因很简单:施普雷河流域(Spreelauf)贫瘠、潮湿而又泥泞。沙质土壤、河道密布、湖泊众多,这里的地质条件是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0 000 年左右的末次冰期的结果,那时,欧洲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川所覆盖。随着冰川的消融,冰川水汇集到了冰蚀谷之中,柏林地区有三个这样的冰蚀谷。与南部的巴鲁特冰蚀谷(Baruther Urstromtal)和北部的埃伯斯瓦尔德冰蚀谷(Eberswalder Urstromtal)相比,柏林冰蚀谷(编者注:urstromtal,又称“U”形谷、“槽谷”。由冰川侵蚀,谷地比直,谷坡陡,谷底,横向呈“U”字形,纵向成槽行。)对于柏林的空间和植被条件的形成具有决定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施普雷河因流入冰蚀谷而改道。随着气候变暖,从公元前5000 年开始,巴尔尼姆(Barnim)和泰尔托(Teltow)高原逐渐变成森林,而冰蚀谷的低地却仍是沼泽与湿地。这一时期,施普雷河周围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桤木沼泽森林地带(Erlenbruch),在城市建立之前,一直由于人难以涉足而渺无人迹。
       
           
        斯拉夫前史
       
           
        该地区的考发现证明,后一个人类在这里定居的历史已漫长了,可以从后一个冰期结束追溯今。当然,这段历史中也有一些断裂。青铜时代(Bronzezeit,公元前1800—前700 年),哈弗尔河和施普雷河流域诞生了丰富的文明。在此期间,人口增长到一千多。但随着民族大迁徙(V.lkerwanderung),这些定居者与其他日耳曼部落一起南迁,这里又成了无人之地。随后,斯拉夫部落移居了过来,居住在哈弗尔河、施普雷河和达默河,住在曾的日耳曼定居点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开辟树林,开垦土地。在西部,赫弗尔人(Heveller)居住在从勃兰登堡(Brandenburg),波茨坦(potsdam),沿着哈弗尔河直到哈弗尔兰(Havelland)和林沼泽(Rhinluch)的一片带状地区。在东边,施普雷万人(Sprewanen)定居在从泰尔托到巴尔尼姆的区域里。在8世纪和9 世纪的时候,这两个部落在该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赫弗尔(Heveller)人在今天的勃兰登堡的勃伦纳堡(Brennaburg)建立据点,但同时也在施普雷河汇入哈弗尔河的河口处,即在他们势力范围的东部边缘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今天的施潘道。施普雷万人在今天的城堡岛(Schlossinsel)中的克珀尼克(K.penick)建造了他们的主城堡。从发展缓慢的贸易中受益的主要是赫弗尔人,而施普雷万人所居住的地区,人口仍然十分。那里只有一些零星的村庄,如考尔斯多夫(Kaulsdorf)和马尔斯多夫(Mahlsdorf),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那个后来成了柏林的地方,在当时还是一片覆盖着茂密森林的沼泽地,涉及两个部落的利益。贸易路线并不过施普雷河,而是过施普雷河以南的泰尔托高原。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