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正版原版
卢祥之 著 / 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14-08 / 平装
售价 ¥ 86.00
品相 九五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0-12-17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
《医溪絮语——名中医治学心悟》,本书介绍了张山雷、郑寿全、张锡纯等多位对中国医学做出重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及其学术观点。本书从121个方面,对作者在中医学术上的知识积累,逐句逐字进行阐释、分析、论述。其中也引用较多前哲的著述。
1.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此皆中风也 2.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3.临证调方,必细心斟酌,详审病机,而后百用不至一失 4.中医从源寻流,不舍本逐末,就在于仲景“经方” 5.拘守成法,何能治病? 6.有是证用是药,其失在有偏有颇 7.治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 8.八纲辨证气血、表里、虚实,寒热,而阴阳实为总纲 9.临证宜注重表证,宜在变中求治 10.老于临床者,睿辨真假寒热,当为首要 11.阴盛格阳,临证不可不细审其因 12.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三方之有同有异 13.施治以保护元气为主 14.《伤寒论》是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 15.治热病,宜“表”“透”一统 16.学贵于疑,重证不惊,轻证不怠,用药务精,切当忌庞 17.慢性肾炎有内、外两因 18.红斑狼疮当责其风热邪毒,气阴已伤 19.肝病之治,重其濯断无所,宜保肝胃而顾四脏 20.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21.施治宜细析治法,方药宜细化活用 22.比证活用,酌脏腑而择药,为立方之道 23.高手治咽之道,在肺在胃 24.临诊治眼病,合参四诊,不尚分型 25.治幼儿诸病,务求一透 26.抓主证,用经方;重六病,尚简精 27.治之王道者何?盖轻可去实,温脾益气 28.临床诊治之正途,就在于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结合 29.三阳三阴,本钤百病 30.儿科证难在辨因,只要有“准”,治易也 31.论治杂病,诀在平调阴阳,培补脾肾 32.心梗之根,多在阴阳两虚,痰瘀互阻 33.风温之疾,利在速战,勿拘温邪不投温剂 34.湿温治在三阳三阴,变在从阳人阴 35.治温病,切要在“三护” 36.上控经,下承诸,悉推善策,是治疑难病之大旨 37.治病求本。凡施治之初,宜深思,又宜持重 38.八纲论杂病,五段论伤寒 39.疑难杂病,治兼标本 40.成方固可贵,临证宜活不宜拘 41.久泻不忌通下 42.泻而防弊,务护正气 43.中医精华之所在,在乎证也 44.“化”字为先,治法、方药化而用之 45.“表”“透”两法,是伤寒证治的中心 46.凡病多郁,治郁当以调气为要 47.临证辨宜谨守病机,治宜崇醇尚缓 ……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