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花雨草堂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图文详情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洛阳伽蓝记 魏 杨衒之 撰写 五卷 清光绪二年 洛阳西华禅院按钱塘吴氏(浙江吴子莱)本刻印 26.9厘米x17.3厘米 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宫殿共阿房等壮。

举报
  • 作者: 
  • 出版人:    洛阳西华禅院
  • 年代:    光绪二年 (丙子1876)
  • 纸张:    白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四部分类:    史部 > 地理类 > 古迹
  • 尺寸:    26.9 × 17.3 × .8 cm
  • 册数:    1册
  • 作者: 
  • 出版人:  洛阳西华禅院
  • 年代:  光绪二年 (丙子1876)
  • 纸张:  白纸
  • 刻印方式:  木刻
  • 装帧:  线装
  • 四部分类:  史部 > 地理类 > 古迹
  • 尺寸:  26.9 × 17.3 × .8 cm
  • 册数:  1册

售价 3900.00

品相 八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1-03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一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100% (12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10.47小时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电话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线装古籍 > 历史
      品相描述:八品
      内容完整,版本佳。
      商品描述:
      《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衒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伽蓝(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洛阳伽蓝记》的文体,接近骈俪,但不流于浮靡雕琢。它能够以精雅洁净的语言,繁简得宜的记叙笔法,表现了纯熟的艺术技巧。 
      《洛阳伽蓝记》在历代正史的“艺文志”中皆有著录,但其祖本早已佚失。现所见的《洛阳伽蓝记》都为以宋刻本为祖本,源流颇杂。《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在传播影响上,《洛阳伽蓝记》早有日、韩、英等若干语种译本,在国际汉学界有一定的地位。该书与郦道元《水经注》一同,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