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姜长云 著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2011-06 / 平装
售价 ¥ 8.00 1.8折
定价 ¥45.00
品相 九品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1-06-2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
·中国经济到了由传统发展样式向新的发展样式转型的时刻 ·中国经济转型双坐标:横坐标,全球视野;纵坐标,时代眼光 ·本丛书的特点:宏观性和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本丛书旨在探讨转型规律,达到明智境界
姜长云 男,1964年3月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后。2006年入选7部委联合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最高奖)、省部级优秀课题二等奖三项、省级“五个一”工程奖一项和多项省部级课题三等奖,参加的课题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特等奖。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独著《三农问题的多维透视》、《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等,主笔《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理论与经验》,学术成果300余万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世界银行、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企业委托课题等数十项。2006年担任由中组部等组织的“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讲课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服务经济、中小企业发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转型发展:中国“三农”发展的新阶段新主题 一、当前“三农”发展的政策背景 二、中国“三农”发展的新阶段 三、转型发展:新阶段促进“三农”发展的战略思路 四、促进“三农”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考 第二篇 粮食问题的重新审视 第二章 中国历次粮食供求失衡的回顾与启示 一、1980年以来中国几次比较重大的粮食供求失衡 二、中国粮食供求失衡的演变: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简略回顾 二、不同阶段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三、中国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 四、未来制约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一、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 二、中长期影响粮食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中长期中国粮食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四、中国中长期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前景 第五章 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新问题新趋势 一、关于中国粮食供求形势的几种判断 二、流通安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瓶颈制约 三、垄断深化正在形成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全面挑战 四、发展粮食加工业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影响 第三篇 从发展农业到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形势的重大阶段-陛变化 一、农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迅速凸显 二、中长期内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和价格大涨大落的风险明显增加 四、因势利导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 五、附录:农产品价格为什么容易大涨大落 第七章 用开放的视角来认识现代农业 一、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到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二、从市场化农业到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农业 三、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到以企业化、组织化经营为基础 四、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到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转变 第八章 “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严重制约与挑战 一、农产品成本呈现长期上升的趋势 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面临严重障碍 三、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发育和城乡统筹严重滞后 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长期存在并可能局部恶化 …… 第四篇 农村企业、农民与转型发展 第五篇 “三农”发展与城乡统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图2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