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美]布雷恩·J·麦克维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0-09 / 其他
售价 ¥ 50.00 8.5折
定价 ¥59.00
品相 全新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1-01-24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日本高等教育的奇迹与反思
现代世界里,对日本高等教育制度,长期举世褒扬。但是,作者基于其在日本高校的教与学的长期经历,认为日本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如此之低,但日本人却又不思悔改。作者认为,在日本,除去极少数精英大学之外,在大部分高校的校园里,尤其是在高校的本科课堂上,对于专业知识技能,大部分本科生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学习的动机与欲望,更不要说展现出相应的学习行为了。自然,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低令人咋舌。与此相应,大部分本科任课教师也没有教学上的动机与欲望。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本科课堂教学行为都是象征性地走过场。更为奇怪的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方也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无任何动机的本科生一味迁就,除去强化形式严格的学习和教学的管理程序之外,在实质性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上长期无动于衷。至于日本中央政府,除去颁布涂满时髦话语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的一个又一个政策文件之外,似乎也未曾有过采纳任何有效的、针对性的实际改革措施的成功经历。于是,一副社会怪象就在日本社会出现了,并长期徘徊于高校校园里,尤其是本科教学实践之中: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声讨本科教学质量的低下,但社会各方同时又似乎都默许这种质量低下的长期存在。作者名之为仿真教育。 在这幅社会怪象能够长期延续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某种充分的客观理由。原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强势绑架了本科课程教学、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的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遵守纪律和工作勤勉的劳动者,但客观上并不要求这些劳动者掌握多少高深的学术型的专业知识技能。本科教育无意间成为了合格劳动力的大批量生产的*有效机器。 本书对日本本科教育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背后的社会机制进行了深刻解析。
布雷恩·J.麦克维,普林斯顿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心理和政治人类学家,日本文化研究者。他长期在东亚尤其是在日本生活、学习和工作,本书即是其担任东京女学馆大学文化和女性学系的系主任时所作。他最初有意成为汉学研究者,故曾在北京大学留学一年(1982—1983),但后来转向于日本研究。他深受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杰尼兹(Julian Jaynes)的影响,所以本书在对日本社会的文化、教育和意识的独特分析中,处处隐约可见朱利安·杰尼兹理论的影子。 布雷恩·J·麦克维的著述颇丰。大量的学术论文之外,还出版了10多本学术专著。仅就与日本相关的专著而言,本书之外,其已经出版的主要专著有:《日本女子短期大学的校园生活:学会做淑女》(1997),《穿着打扮中的意识形态:日本的国家、学校教育制度和自我表征》(2000),《日本的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的管理和神秘化》(2004)《解释日本:教室空间的研究方法及应用》(2014)。
前言……1 致谢……2 第一章 导论: 日本教育中的波特金因子……1 第二章 神话、 谎言和方法论……15 第三章 国家、 民族、 资本和考试: 知识的碎片化……37 第四章 凝视和指导: 日本的教育—考试体制……62 第五章 静默之教: 学生冷淡的社会心理学……79 第六章 仿真型日本高等教育……103 第七章 根据西方文化自我定位东方文化:“英语” 和 “外国人” 如何让日本大学生找到民族归属感……125 第八章 “装傻” : 假装不懂的学生……155 第九章 大学经历的收获……186 第十章 仿真教育的代价和“改革” ……206 附录 A 日本教育统计……227 附录B 日本其他类型的高中后教育机构……235 附录C 制度运营模式和仿真……236 参考文献……240 索引……258
展开全部
图2
图3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