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稀见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木印章:吕村共学社章~~~【广东新会县大泽吕村】,共学社是1920年4月由梁启超等人在北京成立的思想文化团体。
举报
-
年代:
五四运动与20年代 (1919-1929)
-
年代:
五四运动与20年代 (1919-1929)
售价
¥
188800.00
品相
八五品品相描述
上书时间2022-09-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图2为镜像图片,略有损,品相如图。
-
商品描述:
-
以下为网摘内容:研究系梁启超等人欧游回国之后,为了输入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知识系统,并将新文化运动引向深入发展,创设了共学社作为译介组织机构;与此同时,在梁启超、张元济等人的运作下,处于营业危机、高层斗争漩涡中的商务印书馆积极与研究系共学社和北京大学胡适等人达成共识,通过编译丛书的方式系统地、全面地积极引介西方思潮和知识体系,力图纠正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在“报纸杂志时代”形成的肤浅、碎屑的译介弊端,最终形成以商务印书馆为中心,以北京大学和研究系主导的丛书译介事业为核心的一种崭新的知识生产体系。它在开创新旧知识分子与现代出版业新型合作关系的同时,也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前期的“报纸杂志时代”推进到了后期的“丛书时代”。而“丛书时代”的到来,则真正标志着现代中国与世界思潮和知识系统接轨了。
1920年3月4日,梁启超归抵上海,当天即向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张元济提出“拟集同志数人,译辑新书,铸造全国青年之思想”,即获支持。梁启超雄心勃勃,要办报办刊办大学,推动留学,组织学术社团,这是他在欧洲的设想,中心就是文化运动。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必须联络更多的人士和社团,梁启超决定发起成立共学社。共学社在1920年4月成立于北京,共学社比新学会基础要广泛,提出的目标“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核心人物虽然还是梁启超、蒋百里、张君劢和张东荪,但蔡元培、张謇、张元济、熊希龄、范源濂、张伯苓、严修、林长民、张公权、丁文江、王敬芳、蒋梦麟、蓝公武、胡汝麟、张嘉璈、梁善济等名流都列名发起,进入董事会;徐新六、舒新城、梁维新、吴统续、叶景莘等为评议会的评议员,都是各界精英,他们捐助的经费比较充足,包括穆藕初、聂云台等大实业家也在捐款名单上。
当年5月,梁启超将《解放与改造》改名为《改造》,由新成立的共学社主办、蒋百里主编。其精神与《解放与改造》一脉相承,宣传温和的社会主义,主张脚踏实地的社会改良。此外,共学社提倡图书馆事业和鼓励读书,在北京建立松坡图书馆,内附“读书俱乐部”,梁启超自任馆长;同时,还资助了一批青年出国留学。
共学社是个纯粹民间学术机构,其发起人与评议员均从侧面证实了梁启超的文化权势。该会通过梁启超的社会关系,利用他们的社会名望和经济支援开展工作。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