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萬書緣
  • 现代书院与大公民品格 素质教育 董玉红,龚晓会,邓建兴
  • 现代书院与大公民品格 素质教育 董玉红,龚晓会,邓建兴
  • 现代书院与大公民品格 素质教育 董玉红,龚晓会,邓建兴
  • 现代书院与大公民品格 素质教育 董玉红,龚晓会,邓建兴

现代书院与大公民品格 素质教育 董玉红,龚晓会,邓建兴

举报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
  • ISBN:  9787522104461
  • 出版时间: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

售价 9.20 1.7折

定价 ¥54.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25

    数量
    库存20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教育
      货号:
      305_9787522104461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中国书院概述节中国古代书院的传承第二节中国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第三节大学书院制的经验及启示第二章书院制德育的模式研究节书院制德育概述第二节“课程-书院”模式探索第三节书院制面临的挑战第三章 公民意识的由来节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与表征第二节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构成第三节公民意识的特点第四章大应具备的公民意识节学会认知:公民知识与公民意识第二节学会共处:公民情感与公民态度第三节学会做事:公民素养与公民技能第四节学会做人:公民行为与公民人格第五章公民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节主体与适应第二节层次与差别第三节开放与渗透第四节科学与人文融合第五节灌输与接受结合第六章公民教育措施与方式节自我教育第二节实践与参与第三节志愿服务第四节积极心理教育参文献


      精彩内容:

      章中国书院概述节中国古代书院的传承要想建设好现代书院,首先必须研究古代书院。翻开古代书院的画卷,其两个方面的特质跃然纸上:一方面是外在样态,另一方面是内在精髓。所谓外在样态,即“书院”,是指书院之所以成为书院的特质。具体表现在:具有相对独立的物理格局;的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老师介入的学与生活。关于书院此处不再专门赘述,而是将其融入内在精髓中表述。所谓内在精髓,笔者认为是包含了办学理念、模式、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的传统精髓。现代大学教育缺失传统精髓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危机亟须我们重拾传统,汲取传统书院教育的,充分挖掘其在教育理念、模式、办学形式、管理模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经验。探索建立现代新型书院的格局,重塑坚持完人教育、追求灵魂的理念,践行以生为本、激发创新的模式,形成多元、兼容、开放的办学格局,营造师生参与的管理环境氛围,构建等互动、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变革时代高等教育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在中国,书院萌芽于唐代末期,形成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清末完成了从书院到学堂的现代化转换。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集藏书、与学术为一体的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发展历,建构了一种非官学却有官学成分,非私学却吸收私学长处的新型教育制度。自书院出现以后,中国古代教育便形成了官学、私学和书院三足鼎立、行发展、渗透融合的格局。可以说,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千余年的书院,是我国古代文教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中国史和教育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一、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始建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仅是官方藏书或私人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由盛入衰,民生凋敝,文教事业受到严重冲击,官学的衰弱、士人的失学以及禅宗常入山林修道讲学之风推动了好学之士在山间名胜建屋藏书,读书求学,聚徒讲学。五代时期,烽火连绵,学校停办,一些文人学者选择名山胜地修建房舍,招收生徒,从而基本形成了真正具有聚徒讲学质的书院。书院制度在宋朝得以确立,历经了宋初的勃兴、中期的消沉和南宋的大盛。宋初,统一,生产发展,生活稳定,士心向学。在此背景下,书院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南宋时期,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书院的兴盛。许多名儒大师为了宣传他们的学术观点,实现他们的教育目标,积极创办书院,讲经论道。南宋时期书院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地位之高、影响之广,有,的六大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河南的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江苏的茅山书院即为代表。宋代书院普遍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这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朱熹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学规的典范。元代,书院益呈现官学化趋势。书院办学的权、师资的延聘权、经费的使用权等均由主导控制。元代中后期的书院,其山长或洞主由朝廷或地方委任,或派员出任,他们是朝廷命官,纳入官制系统;元代书院的直学和教授等须经礼部、行省或宣慰司延聘、审批或在朝廷备案;元通过给书院调拨钱物,遣员到书院监督使用,对经费进行控制;此外,元还对书院的招生、试、后的出路等方面严格控制。至此,书院失去了其自由讲学的特质,后沦为科举的附庸。明代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沉寂一勃兴一禁毁的曲折道路。明初,因重视发展官学,提倡科举取士,在设有国学,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儒学,均由朝廷派管理,官学盛极一时,书院因之衰弱。明中叶以后,因官学空疏,科举腐化,书院教育由此复苏,嘉靖以后,发展到极盛。明代后期,由于书院研究学术特质的复归,书院讲学的政治彩越来越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统治者深感“摇撼朝廷”,先后四次禁毁书院,尤其是“洞学科举”的创设,使书院、官学、科举逐渐融为一体。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