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萬書緣
  •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古典文学理论 陈书录
  •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古典文学理论 陈书录
  •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古典文学理论 陈书录
  •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古典文学理论 陈书录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古典文学理论 陈书录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010129846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74页
  • 字数:    290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74页
  • 字数:  290千字

售价 9.40 1.8折

定价 ¥52.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02

    数量
    库存5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703_9787010129846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章 明代诗文中雅俗两大思潮的互动与消长
      节 雅俗两大思潮互动与消长的轨迹
      第二节 雅俗两大思潮消长的动因
      第二章 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说与古文创作
      节 宗《左传》与“文必秦汉”说
      第二节 前七子时期“文必秦汉”说的察
      第三节 后七子时期“文必秦汉”说的演变
      第四节 古文创作与古文理论的同步演进
      第三章 王廷相的诗歌意象论与嘉靖前期诗学演变
      节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的创作时间
      第二节 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来自诗歌创作上的动因
      第三节 嘉靖前期诗风的转向与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 王廷相诗歌意象理论与气学思想的交融及艺术哲学的意义
      节 诗歌意象的本体论与“气者造化之本”
      ……
      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特征论与“生有有无”及“虚实皆气”
      第三节 建构诗歌意象的方论与“会于人事”及“会通冥契”
      第五章 唐顺之与明代“毗陵诗派”论
      节 “毗陵诗派早知归”――问题的提出与察
      第二节 明代毗陵诗派成员
      第三节 明代毗陵诗派的理论与创作特
      第四节 对“毗陵诗派”的认定及其在嘉靖前后诗学演变中的意义
      第六章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所记主人论
      节 《任光禄竹溪记》所记主人与创作时间
      第二节 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的创作心态和记主的人格精神
      第七章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的时代风骨
      节 相聚在“风骨”旗帜下的秦汉文派和唐宋文派
      第二节 嘉靖年间两大社会悲剧与“风骨”散文的两大主题
      第三节 散文风骨的新内涵
      ――儒家节义与启蒙精神的融合
      第八章 王世贞在士商契合中转向俚俗与灵
      节 将视角由庙堂士林转向商贾市井
      第二节 在转向俚俗、畅舒心志上的士商契合
      第三节 “务谐俚俗”、抒发灵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明代小品文与现代小品文接轨的前驱之一
      第九章 商贾与汤显祖及其文学启蒙思想
      节 亦儒亦侠的商贾艺术形象
      第二节 在睁眼看贾胡中转换视角
      第三节 融合商贾之气的士人心态
      第四节 《牡丹亭记?谒遇》中柳梦梅观看
      贾胡珍宝而“开怀抱”
      第十章 “随其所宜而适”哲学思想与徐渭的雅俗文学理论
      节 “随其所宜而适”
      ――对朱熹《大学》《中庸》章句的突破
      第二节 在“天理”与“人欲”上“随其所宜而适”
      ――文学上的“本”论
      第三节 在“古”与“今”上“随其所宜而适”
      ――文学上的发展观
      第四节 在“雅”与“俗”上“随其所宜而适”
      ――文学上的“越俗越雅”论
      第十一章 明代文学思想转型期王世贞与徐渭之比较
      节 从两首咏物七绝说起
      第二节 吴越背景下王世贞与徐渭的异同
      第三节 王世贞的“剂”与徐渭的“畸”
      第四节 艺苑地位的变迁与徐、王的历史价值
      第十二章 “德、才、”主体意识与明末吴江叶氏家族女文学
      节 “德、才、”女主体意识的复苏
      第二节 情兼雅怨的家族女文学群体
      第三节 情绵意深、雅丽多彩的群体诗风
      第十三章 吴伟业的负恩愧悔心态及其雅俗文学创作
      节 从《临终诗》其一说起
      第二节 报恩及愧悔心态与诗歌艺术精神
      第三节 报恩及愧悔心态与戏剧美学风貌
      第四节 吴伟业负恩愧悔的情感线索在明清灵思潮演变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 “一与多”的思路和吴伟业《圆圆曲》的主旨
      节 “一与多”的哲学与美学传统
      第二节 探究《圆圆曲》主旨的新思路
      第三节 “讲求益密,而寄托益深”
      第十五章 吴歌越吟――诗化的江南民间
      节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盛开”的江南民间文学时尚风景
      第二节 诗情画意的江南水
      第三节 江南情歌――男女“私情谱”
      第十六章 民歌与徐渭及明中后期俗文学思想
      节 徐渭五首拟民歌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 徐渭有关女文学创作的盾
      第三节 徐渭拟民歌与俗文学思想
      第十七章 明清民歌时调视野下的商贾形象
      节 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商贾形象的多样
      第二节 塑造商贩形象时在多种文体互动中彰显民歌的活力
      第十八章 明清区域商贾与文学互动研究
      节 明清区域文学研究的成和缺憾
      第二节 加强明清区域商贾与文学互动中的特研究
      第十九章 士商契合与古代文学思想的演变
      节 士商契合与文人心态的演变
      第二节 士商契合与中唐以后文学理论批评
      第三节 儒商精神及个自由与雅俗文学创作
      后记

      内容简介: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从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交的个案入手,广证文献,更新视角,着力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察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探究其审美心态形成或审美意识衰减的动因,为解决明清雅俗文学的传统与“五四”以来新文学如何接轨等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理论。
      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由陈书录所著。

      作者简介:

      陈书录,又名书禄,文学博士,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范大学文科重点研究机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域研究会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著有明代诗文的演变、明代前后七子研究、儒商及与文学等。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