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机械制图与cad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戴主编 新华正版
  • 机械制图与cad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戴主编 新华正版
  • 机械制图与cad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戴主编 新华正版
  • 机械制图与cad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戴主编 新华正版

机械制图与cad 大中专公共计算机 戴主编 新华正版

举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364页
  • 字数:    554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2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364页
  • 字数:  554千字

售价 42.70 6.1折

定价 ¥70.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5-11

    数量
    库存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计算机与互联网
      货号:
      303_9787560656274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1

      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2

      1.1 标准的基本规定 2

      1.1.1 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标题栏 2

      1.1.2 比例 4

      1.1.3 字体 4

      1.1.4 图线 5

      1.2 尺规绘图工具、仪器及作图方法 6

      1.2.1 绘图工具、仪器及使用方法 6

      1.2.2 尺规绘图的步骤 8

      1.2.3 几何作图 8

      1.2.4 面图形的线段分析与作图步骤 11

      1.3 徒手绘图 13

      本章小结 14

      第2章 autocad绘图基础 16

      2.1 autocad的基本知识 16

      2.1.1 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 16

      2.1.2 中文版autocad 2019的工作界面 16

      2.1.3 图形文件管理 17

      2.1.4 命令的输入 19

      2.1.5 autocad的坐标系 20

      2.1.6 数据输入 20

      2.1.7 作图环境和图形显示 21

      2.2 autocad的基本作 22

      2.2.1 图层的设置与管理 22

      2.2.2 绘图命令 24

      2.2.3 准确绘图 34

      2.2.4 编辑命令 37

      2.2.5 尺寸标注 50

      2.2.6 对象特修改 58

      2.2.7 图块 61

      2.2.8 制作样板图 63

      本章小结 65

      第3章 solidworks绘图基础 67

      3.1 solidworks简介 67

      3.1.1 主要特点 67

      3.1.2 设计方法 67

      3.1.3 三维设计的三个基本概念 68

      3.2 solidworks的基本作 69

      3.2.1 文件作 69

      3.2.2 界面简介 70

      3.2.3 设计过程 71

      3.2.4 设计方法 72

      3.2.5 solidworks术语 73

      3.2.6 作环境设置 75

      3.3 solidworks作实例 76

      3.3.1 草图绘制 76

      3.3.2 实体建模 77

      3.3.3 实例 78

      3.3.4 装配体设计 81

      3.4 工程图 84

      3.4.1 “工程图”项目的设定 84

      3.4.2 “工程图”工具栏 86

      3.4.3 新建工程图文件 86

      3.4.4 从零件或装配体文件生成工程图 87

      3.4.5 保存工程图文件 88

      本章小结 89

      第4章 点、直线、面的投影 91

      4.1 投影法 91

      4.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91

      4.1.2 正投影的基本特 92

      4.2 点的投影 92

      4.2.1 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92

      4.2.2 点的空间位置和直角坐标 94

      4.2.3 点的相对位置 95

      4.3 直线的投影 96

      4.3.1 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 96

      4.3.2 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97

      4.3.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99

      4.3.4 直角三角形法 100

      4.4 面的投影 102

      4.4.1 面的表示法 102

      4.4.2 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 104

      4.4.3 面上的点和直线 106

      本章小结 108

      第5章 基本体和截交线 110

      5.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10

      5.1.1 三视图的形成 110

      5.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11

      5.2 面立体的三视图 111

      5.2.1 棱柱 111

      5.2.2 棱锥 113

      5.2.3 面立体的截交线 115

      5.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117

      5.3.1 圆柱 118

      5.3.2 圆锥 120

      5.3.3 圆球 122

      5.3.4 圆环 123

      5.3.5 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123

      本章小结 130

      第6章 组合体和相贯线 132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132

      6.1.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132

      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132

      6.1.3 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和相邻接表面关系 133

      6.2 相贯线 135

      6.2.1 相贯线的概念及质 135

      6.2.2 利用积聚求相贯线 135

      6.2.3 利用辅助面求相贯线 137

      6.2.4 两回转体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39

      6.2.5 相贯线的近似画法及过渡线画法 140

      6.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40

      6.3.1 形体分析 141

      6.3.2 视图选择 141

      6.3.3 选比例,定图幅,布图 141

      6.3.4 画三视图 142

      6.3.5 检查、描深 143

      6.4 组合体三视图的识读 143

      6.4.1 读图的基本要领 143

      6.4.2 读图的基本方法 145

      6.4.3 线面分析法 148

      本章小结 150

      第7章 尺寸标注 152

      7.1 尺寸标注的方法 152

      7.1.1 基本规则 152

      7.1.2 尺寸的组成 152

      7.1.3 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153

      7.1.4 尺寸标注的简化表示法 157

      7.1.5 尺寸标注示例 158

      7.2 基本体和截切体的尺寸标注 158

      7.2.1 基本体的尺寸注法 158

      7.2.2 截切体的尺寸注法 159

      7.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59

      7.3.1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59

      7.3.2 组合体的尺寸分析 159

      7.3.3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1

      7.3.4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步骤 162

      本章小结 164

      第8章 轴测图 165

      8.1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165

      8.1.1 轴测图的形成和投影特 165

      8.1.2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65

      8.1.3 轴测图的分类 166

      8.2 正等测 166

      8.2.1 正等测的形成、轴间角和伸缩系数 166

      8.2.2 面立体正等测的画法 167

      8.2.3 回转体正等测的画法 168

      8.2.4 组合体正等测的画法 169

      8.3 斜二测 171

      8.3.1 斜二测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171

      8.3.2 斜二测的画法 171

      本章小结 173

      第9章 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 174

      9.1 视图 174

      9.1.1 基本视图 174

      9.1.2 向视图 175

      9.1.3 局部视图 175

      9.1.4 斜视图 176

      9.2 剖视图 177

      9.2.1 剖视图的概念和基本画法 177

      9.2.2 剖视图的分类 179

      9.2.3 剖切面的分类和剖切方法 181

      9.3 断面图 184

      9.3.1 断面图的概念 184

      9.3.2 断面图的分类 184

      9.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186

      9.4.1 局部放大图 186

      9.4.2 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186

      9.5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190

      9.6 第三角画法简介 191

      本章小结 193

      0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95

      10.1 螺纹 195

      10.1.1 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 195

      10.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197

      10.1.3 常用螺纹的分类和标记 199

      10.2 常用螺纹紧固件 201

      10.2.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

      标记 201

      10.2.2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203

      10.2.3 螺栓连接 203

      10.2.4 双头螺柱连接 204

      10.2.5 螺钉连接 205

      10.3 齿轮 206

      10.3.1 常见齿轮传动形式 206

      10.3.2 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和尺寸计算 206

      10.3.3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208

      10.4 键和销 209

      10.4.1 键连接 209

      10.4.2 销连接 211

      10.5 弹簧 212

      10.5.1 常用的弹簧 212

      10.5.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及其尺寸计算 212

      10.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213

      10.6 滚动轴承 214

      10.6.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种类 214

      10.6.2 滚动轴承的代号 215

      10.6.3 滚动轴承的画法 216

      本章小结 217

      1章 零件图 220

      11.1 零件图概述 220

      1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221

      11.2.1 主视图的选择 221

      11.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221

      11.2.3 视图表达方案选择实例 221

      11.3 零件图中的尺寸注法 223

      11.3.1 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223

      11.3.2 尺寸基准的选择 223

      11.3.3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24

      11.4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227

      11.4.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7

      11.4.2 表面粗糙度代号 228

      11.4.3 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230

      11.5 极限与配合 232

      11.5.1 基本概念 232

      11.5.2 极限与配合的查表与标注 237

      11.6 几何公差 238

      11.6.1 几何特征和符号 238

      11.6.2 附加符号及其标注 239

      11.6.3 几何公差标注示例 240

      11.7 零件的工艺结构 240

      11.7.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241

      11.7.2 零件加工面的工艺结构 241

      11.8 读零件图 242

      11.8.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42

      11.8.2 读零件图举例 243

      11.8.3 检验读懂零件图的手段 244

      11.9 计算机绘制零件图 245

      11.9.1 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 245

      11.9.2 用solidworks建模和生成零件图 248

      本章小结 257

      2章 装配图 259

      12.1 装配图的内容与视图表达方法 259

      12.1.1 装配图的内容 259

      12.1.2 装配图视图的表达方法 260

      12.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262

      12.2.1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62

      12.2.2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262

      12.3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263

      12.3.1 零(部)件序号 263

      12.3.2 明细栏 264

      12.4 装配结构的合理简介 264

      12.4.1 接触面要求 264

      12.4.2 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结构 265

      12.4.3 螺纹连接松结构 265

      12.4.4 螺栓连接结构 266

      12.5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266

      12.5.1 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 266

      12.5.2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68

      12.5.3 画装配图 269

      12.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71

      12.6.1 拆画要求 271

      12.6.2 拆画步骤 271

      12.7 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 272

      本章小结 274

      附录 275

      参文献 302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2016年版的基础上,依据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2019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基本要求,适应本课程改革的趋势,采纳本书版读者的意见,虑到当前autocad更多应用于二维绘图,olidwork更多应用于三维造型而修订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autocad绘图基础,olidwork绘图基础,点、直线、面的投影,基本体和截交线,组合体和相贯线,尺寸标注,轴测图,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
      本书及配套题集可作为本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课内学时在64学时以下)的教材。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