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大清已成历史/历史的记忆 文教学生读物 李默
  • 大清已成历史/历史的记忆 文教学生读物 李默
  • 大清已成历史/历史的记忆 文教学生读物 李默
  • 大清已成历史/历史的记忆 文教学生读物 李默

大清已成历史/历史的记忆 文教学生读物 李默

举报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152页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152页

售价 6.30 2.1折

定价 ¥29.80 

品相 九五品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9

    数量
    库存16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411_9787807664635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目录:

      康有为公车上书
      建立
      军占领台湾?义军纷起抗敌
      颐和园建成
      强学会建立
      华俄道胜银行成立
      梁启超作《西学书目表》
      袁世凯小站练兵
      南洋公学创办
      《中俄密约》签订
      改良派报纸风行
      常州词派出现后劲
      留热潮出现
      电影艺术传入中国
      务农会成立
      近代农学兴起
      德国占领胶州湾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
      时务学堂创办
      康梁主张变法
      改良主义办教育
      戊戌变法开展
      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慈禧太后发动结束变法
      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裕容龄姐妹学西方现代舞
      《马氏文通》出版
      清大举借外债
      朱红灯
      中医出现中西汇通派
      义和团运动广泛兴起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甲骨文发现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进入
      袁世凯义和团
      学堂乐歌活动兴起
      义和团与联军大战于廊坊
      慈禧利用义和团?义和团进京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
      古观象台遭浩劫
      英国骗占开滦煤矿
      俄国制造六十四屯和海兰泡惨案?侵占东北
      新式银行兴起
      在华传教事业达到
      敬安修行
      新政推行
      《辛丑条约》签订
      《顺天时报》发行
      梁启超提出新史学
      中俄东三省谈判
      科学家徐建寅去世
      梁启超著《新民说》
      章炳麟重订《馗书》
      梁启超发动诗界
      花旗银行在华设立分行
      “壬寅学制”形成
      新军建成
      黄遵宪创作新派诗
      《军》刊行
      英美烟公司成立
      爱国运动展开
      “《苏报》案”发生震惊一时
      华兴会成立
      沈家本修订法律
      《猛回头》、《警世钟》刊行
      利权收回运动兴起
      张謇提倡棉铁主义
      《铁云藏龟》出版
      英军侵入拉萨
      古越藏书楼开始向公共图书馆过渡
      新式学堂广泛采用现代体
      俄在华战争爆发
      光复会成立
      “癸卯学制”产生了中国现代教育
      同盟会成立
      柳亚子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
      同盟会设立《民报》
      陈天华蹈海
      派与保皇派论战
      清宫办银行
      丰泰照相馆拍摄中国部
      电影
      吴沃尧创作谴责小说
      同盟会举行
      地毯工艺勃兴
      清廷实行宪政
      清廷在蒙古西藏实行新政
      春柳社演出现代话剧
      安庆失败徐锡麟、秋瑾牺牲
      中华药学会成为中国早的学术团体
      俞樾只知著书
      江南举行联合运动会
      光绪慈禧相继去世
      张之洞、盛宣怀建成中国早的
      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制新民律商律
      庚子赔款退还促进留美
      长沙出现米风潮
      孙诒让研究小学
      南社成立
      《申报》改由所有
      中国地学会成立
      冯如制成飞机
      汪精卫谋刺摄政王
      清廷另立
      广州
      罗振玉开拓甲骨金文研究
      届全运会举行
      章黄学派结传统小学
      文华公书林向社会开放
      黄花岗
      《东方杂志》大改良
      杨文会振兴
      保路运动兴起
      亲贵成立
      沈心工配制学堂歌曲《军》
      武昌?各省光复

      内容简介:

      李默主编的大清已成历史(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结历史、展望未来,这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大清已成历史(话说中华文明)作者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严密,和普及读物的全面、简易,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精彩内容:

      康有为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康有为联合上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这是历目前有名的“公车上书”。甲午战败,清被迫与本签订了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广大的强烈反对。少见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四月八,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在松筠庵集会,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指出割让台湾地区将失去民心,力主拒绝和议,明定对策。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3项还只是权宜应敌之策,第4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过去举人坐公车,所以这次举人的联名上书被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原名为上皇帝书,由康有为连夜起草,长达14000多字,也是康有为第二次向清帝上书。这次上书,都察院以马关条约已经签定,无法挽回为理由,拒绝接受,但是,上书却在广泛流传。“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优选者的地位。台湾地区国建立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台湾地区国”建立。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割让台湾地区的消息传到台湾地区,引起台湾地区的极大愤慨。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清命李经方为特派全权委员,到台湾地区交割事宜,命台湾地区巡抚唐景崧撤湾地区,迅速回京,并责令台湾地区官兵内渡,止大陆军民接济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军民决心独立自救。在丘逢甲等台湾地区士绅的动员倡议下,台湾地区于五月二宣布成立“台湾地区国”,推举唐景崧为统,丘逢甲为副统兼义勇统领,刘永福为将军,陈季同为外务大臣,俞明震为内务大臣,李秉瑞为军务大臣,林维源为议院议长。又以蓝地黄虎旗为国旗,立国号为“永清”,以表明“变出很好,改省为国,民为自主,仍隶清朝”。“台湾地区国”的成立,是台湾地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保卫祖国神圣领土而采取的一种爱国行动。军分两路进攻台湾地区,五月十一攻占基隆;次,“国”统府兵变,唐景崧化装逃回大陆。十五,军侵占台北,“台湾地区国”败亡。军占领台湾地区?义军纷起抗敌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李经方在舰上会见本台湾地区督桦山资纪,签订了交接文据,台湾地区全岛和所有附属各岛屿及澎湖列岛等沦人本侵略者手中。同时,不甘当奴的台湾地区纷纷组织义军,以徐骧、吴汤兴、姜绍祖等人为首领,痛击军。刘永福也派分统杨紫云率领新楚军会同台湾地区义军共同抗。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下旬,军主力近卫师团分两路进犯通往台中的门户新竹。在这次新竹保卫战中,共打了大小20余仗,牵制军达两个月之久,姜绍祖、杨紫云牺牲。光绪二十一年(1895)闰五月,军攻占新竹后继续向南推进,六月攻陷苗栗、大甲溪。黑旗军吴彭年部及义军吴汤兴、徐骧等部退守台中重镇彰化。军由汉奸引导,猛扑彰化东门外八卦山;又派精锐部队近卫师团以快快炮环攻。八卦山失守,吴汤兴、吴彭年等战死,徐骧率余部突出重围,退往台南。彰化陷落。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十三,侵台军入侵云林,次又犯大莆林。在陆路战败后,军急派兵舰10余艘攻击台南各海。十六,台湾地区军民收复云林。八月,军反攻,云林、大莆林再次失陷。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下旬,军以海路攻台南,牵制刘永福部,以陆路攻嘉义。二十四,大炮轰塌嘉义城墙,嘉义陷落。九月四,军又攻占台南。不久,本宣告台湾地区“定”。但是,台湾地区并没有屈服,继续坚持反抗。颐和园建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颐和园建成。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兴工修建颐和园。它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北京有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很后建成的一座。金、元时期,颐和园所在地已成为有名的风景区,称为瓮山和瓮山泊。明代在这里建造了好山园,改瓮山泊为西湖,在瓮山南麓和西湖岸边建造圆静寺十刹,称为“西湖十景”。清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孝圣宪皇太后祝寿,于瓮山南坡正中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扩展西湖并点缀亭、台、殿、阁等,成为有名的清漪园。同时改瓮山为万寿山,改西湖为昆明湖。咸丰十年(1860),园林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1895)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颐和园再次遭劫。翌年重修,成为的规模。颐和园的建造,是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吸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皇家园林。全园由宫殿区和园林区两部分组成。宫殿区不大,在全园主要入东宫门内,东去只通圆明园,北达前山,西南为前湖,位置适宜,是慈禧皇太后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在东宫门内建有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廷区规模为对称布局,内建有殿堂、朝房、值房等建筑群。园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分为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两部分。前山(万寿山的南坡)及山前的前湖(昆明湖)是全园的主体。这里,湖、山、岛、堤相结合形成一幅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内有建筑群,包括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阁”。阁建在山南正中高台上,体量雄伟、造型敦厚,气宇轩昂,成为颐和园的构图中心。与建筑群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它是中国园林中很长的游廊。整个前湖区,彩富丽,金碧辉煌,极富皇家气派。前湖开阔浩渺,是清代皇家诸园中优选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它把整个湖面划分成3个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岛上建有龙王庙、治镜阁、藻鉴堂,三岛象征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其中龙王庙岛优选,有石砌17孔桥和湖东岸相接。西堤以及堤上的6座桥模仿杭州西湖苏堤的“苏堤六桥”,使昆明湖更神似杭州西湖。后山(万寿山北坡)和后湖(一串人工小湖),其景观与前山前湖迥然不同。后山清净而富野趣,后湖曲折而深邃。后山的建筑物数量不多,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其他都各自成小园林。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随处而立,装饰清雅质朴,与整个环境气氛十分协调。后山、后湖山嵌水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后山有谐趣园、霁清轩,其中谐趣园是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园中之园,甚为精致,富于诗情画意。颐和园作为大型皇家园林,是中国目前保存得很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很好成。p28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