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寻蜀记:从古看四川 文物考古 萧易
  • 寻蜀记:从古看四川 文物考古 萧易
  • 寻蜀记:从古看四川 文物考古 萧易
  • 寻蜀记:从古看四川 文物考古 萧易

寻蜀记:从古看四川 文物考古 萧易

举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88页
  • 字数:    317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88页
  • 字数:  317千字

售价 36.54 4.2折

定价 ¥8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8

    数量
    库存31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xhwx_1202633061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寻蜀记有两个有趣的点,一是“知行并用”,作者足迹几乎遍布巴蜀,一方面让人领略到巴蜀历史遗产的丰厚博大,一方面是脚下功夫的真诚,“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一是“透物见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这些文物估计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命运浮沉:壁画墓中,描绘着荆氏家族的迁蜀史;金银器窖藏,淹没了董姓人家避难的流亡之路;钓鱼城遗址,蒙哥折,还原金庸神雕侠侣大战襄阳城的故事原型;江沉银遗址,张献忠江底埋藏财富的背后,是一出出悲剧现场空间和历史时空的交织,身临其境,见证着裹挟历史洪流下细节深处的巴蜀历史。

      目录:

      先秦

      宝墩遗址

      改写中国 文明版图的史前古城

      纵目之神 三星堆的青铜时代

      金沙遗址 沉睡千年的古蜀王都

      载魂之舟 追寻开明王朝的背影



      秦汉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合江金棺 汉代生命与的画卷

      东汉丹青 中国南方早的壁画墓

      盐源笮人 影子武士

      安宁河畔 叩响大石墓中的邛人



      南北朝

      梵音缭绕 从成都步入“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五代

      蓝本之谜 巴蜀大佛多

      和陵风云 孟知祥和他的后蜀



      宋代

      泸州宋墓 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

      西蜀梦华 中国宋代金银器窖藏

      方山为城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



      明清

      报恩古寺 皇宫、寺院与家庙

      龙隐西南 中国优选的明清龙桥群

      江沉银 八大王的藏宝图

      盐亭字库 书写在塔上的文字信仰



      附 出土文物在哪里

      跋 知易行难


      内容简介: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地理进行古之旅,选择了四川来具有代表的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作者简介:

      萧易,1983年生于江苏扬州,2005年于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现担任天府广记杂志主编,中国地理南方等专栏撰稿人。曾出版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纵目神时代金沙知 ? 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等专著。

      精彩内容:

          土埂子下,隐藏古蜀密码
          新津县宝墩村距离成都市区约40千米,与散落在成都原上成百上千的村落一样,春华秋实,西河与铁溪河分别从村子东北、西南面穿过,汩汩清泉灌溉着这片沃土。要说宝墩村有什么特别之处,一马川的旷野中,却突兀地耸起一道道高二三米、宽一二十米的土埂子。关于这些土埂子,村里流传着这么个传说古时一条金龙与一匹天马在天空中嬉戏,霞光万道,祥云飞舞,突然,金龙与天马一头栽到村子里,一时间地动山摇,大地上横亘着一道道类似“龙脊”的埂子了。
          早在20世纪50年代,这些土埂子引起了文物部门的关注。1953年,西南博物院学者徐鹏章来到宝墩村,在土埂子上找到若干汉砖、陶片,推断其为战国一汉代的古城墙。1984年,成都市博物馆古队又在土埂子上找到了若干汉代砖室墓。两年后,在成都原另一端的广汉鸭子河畔,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被发现,出土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纵目、金杖等诸多珍贵文物,令世人得以窥见古蜀文明的荣光。有细心的学者发现,从古地层来看,三星堆一期与二、三、四期差别很大,似乎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不过,这个质疑很快湮没在“一醒惊天下”的喜悦之中了。
          两次古调查并没有给土埂子带来什么改变,在宝墩村,它们往往被开垦成农田、菜地,也有人觉得地势高、好,在上面建起了房屋。在此过程中,一些残破的陶片、磨得滑溜溜的石块也被刨出来。1995年秋收后,成都市古队再次来到宝墩村,在一段叫真武观的土埂子上开挖探沟,结果出土了大量陶片、石斧、石锛、石凿,证实真武观确是人工夯筑成的城墙,不过其年代却比想象中的战国一汉代提前了大约2000年之久——城墙夯筑于4500年前,大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末期,也是通常所说的龙山时代。
          1996年底,一支由成都市古队、四川联合大学古教研室、本早稻田大学、新津文管所组成的中联合古调查队进驻宝墩,经过数月的调查,认定诸如蚂蟥墩、李埂子、余埂子等土埂子也是城墙遗址,它们围成了一座长1000米、宽600米,面积约60万方米的古城,这也是成都原乃至中国西南优选的史前古城。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段课题的前期调查工作,从2009年开始,成都市古队再次来到宝墩村,寻找到有关成都原文明起源的更多线索,游埂子也成了本次调查的突破。
          我来到村里时,游埂子已被一条20余米的古探沟拦腰斩断,站在2米多深的探沟中,在城墙的横截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如同藏在泥土中的水波纹。曲线是古人夯筑城墙的遗迹,古人担一些土,尔后斜向拍打夯实,一条曲线代表这样一个过程。(图1—2、3)
          游埂子长约500米,残高o.5—3米,宽处22米,与真武观同样采用堆筑技术。这也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古城常用的筑城方法:由地起建,在中间堆筑数层后,再由两边向中间斜向夯打,城内侧斜坡堆筑层次多,故坡缓;城外侧堆筑层次少,故坡略陡。这样堆筑起来的城墙往往墙体庞大,坡度却比较缓和。出于御的虑,城墙外围往往开挖壕沟,也是通常说的“护城河”,而中国南方充沛的降水量与频繁的洪灾,也需要壕沟排水、泄洪。
          游埂子距离1996年发现的西城墙约600米,同为东西走向,这是否意味着它可能是宝墩古城的外城墙?此后,石埂子、儿墩、王林盘等土埂子又相继被确认为宝墩时期的城墙遗址。新发现的城墙皆位于1996年的古.城外围,围成了一个更加恢宏的古城。原来,宝墩古城由内外两重城墙包围,内外城墙四个方向都挖有壕沟。年代而言,外城墙晚于内城墙,推测宝墩古人早生活在内城,尔后由于人急剧膨胀,这才拓展到了外城。宝墩古城内城与外城的城市格局,是迄今世界早的城市规划,在世界城市发展目前具有重要地位。p3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