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造境记 美术理论 鱼山(曾仁臻)
  • 造境记 美术理论 鱼山(曾仁臻)
  • 造境记 美术理论 鱼山(曾仁臻)
  • 造境记 美术理论 鱼山(曾仁臻)

造境记 美术理论 鱼山(曾仁臻)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    9787559815828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28页
  • 字数:    37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
  • 页数:  328页
  • 字数:  37千字

售价 73.79 6.3折

定价 ¥11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8

    数量
    库存19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艺术
      货号:
      xhwx_1201852777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幻园
      幻(一)
      幻(二)

      绿
      山间
      草间
      字间

      内容简介:

      周作人形容幽梦影:“既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这话放在鱼山的画也恰切的。少有人像他一样把古老的园林、山水、居游生活画得如此清新可亲,也少有人的画作像他的一样既有水墨的古韵,又有当下生活的妙趣。他笔下的先生童子,逍遥自在,“怀拥山石花木,听虫鸟幽鸣,与天地万物为师友”,每一幅画都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造境记是鱼山迄今为止本自选代表作合集。“幻园”、“山间”、“草间”、“字间”,四个系列首度结集亮相。他也将首度在这本书中谈创作时的思,谈多年来游历山水园林的见闻,谈画画的苦乐,谈造园的理想。画中那些无边的想象,或可从他的文字里寻找到一点着落。

      作者简介:

      曾仁臻,号“鱼山”,建筑师,生活并工作于北京,长期专注于研中国园林和绘画。曾工作于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2014年创立“幻园”工作室,创作了大量有关中国园林、山水的研究画作,探讨空间与人的关系。已出版幻园。

      精彩内容:

      初,我将搜罗来的山水画片段尝试做简单的演绎,区分出山体的内外开合或路径的上下来往,也点以人物和树木,水则都以留白表示。但当我将新出炉的批画,开心地拿去与深研园林的董豫赣老师讨教时,万没料到,收获的是一顿严厉的批评:“树为什么要搁在远离行人的山头,不能遮蔽身体并关照到人,难道是插的旗杆吗?路为什么要这样曲折?人行走其中会愉悦吗?你是个建筑师,要虑到人的感受!而不是把画画得看上去漂亮心满意足了!”我面红耳赤,吃难辩。面对董公的严厉追讨,一面心里委屈,觉得小画也算独特,为什么全是不对呢?问题真的很严重吗?一面又觉得董公如此苦婆心地指点,必定有其强大的道理。    后来我才明白,这个道理在于用造园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如山水画创作中不遵循山水“必取可居可游之品”画理的流弊。“可居可游”是说山石树木等要素安排都要关照到人,关照到身体的行游居停。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也容易记住,却往往在追寻画意时容易忽视和失准。    现在回想,与董公相识已经十多年,他对我的一些顽疾应是十分了解的,要痛下杀手才能治住。而那一次围绕山水园林中各类物象与身体关系的争论,也让我在追逐“形式要素构成”的歧路上悬崖勒马,并逐渐确立了后续创作的核心:“身体入画”。此后几年,董公为警诫其他人莫入歧途,也偶尔拿出我初画画不得法门的例子棒喝一顿,并加倍讽刺。我每次听闻,仿佛又见当初劈面而来的刀光剑影,但已不觉得懊恼羞愧,只是开心。    当理解到身体与山水树石关系的重要后,除了在山水画中搜罗那些别致的局部环境,也开始遍觅人迹,特别分析人物呼应自然物象的各种姿态,以及诱发身体活动的原因。后来创作便尽量使树石可以关照、遮蔽人的身体,使有“居意”,比如人物常栖身于树亭之下、岩穴之内。    再后来,偶然读到明朝初年医生兼画家的王履晚年登游华山后所作的华山图册,深为盈尺方幅中巧妙的结构和精彩的人物活动所拜倒。我也越发肯定地知道,好的山水奇景,必须有也必然有人的身体姿态来匹配,才能彰显山水的独特个。山有高低险之态,人有俯仰攀爬之姿。    现在,我看一幅山水画时,渴望看到的是“不失其本意的山水画”,是宋人郭熙讲的“可居可游”、有进人游玩的山水画,而不是将人的身体拒绝在画外――那只是视觉的面,而不是经验的空间。所以,看清初画僧石涛笔墨淋漓的大多数画作,我也看不出什么收获来,直到有,发现他画的几幅写生纪游质的黄山图中,点了几个半身隐现于云山中的小人,觉得很特别,这在别的画里很少见到。    我为此专门去爬了黄山,亲身体验到的比在画中理解的更为美妙。也越来越喜欢贾岛的那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的的确确有人迹,却又不明明白白地给你看见,是要实实在在地勾引你的想象,让你亲身进入云山中去寻找。画得很少,却道出了不尽的空间和时间感受,我把这称为“云中事”。它以“身体”藏露来暗示空间的“断续”,有别于我们以为常的布景方式。“幻”系列的创作中我借用了多次,它也影响到我后来不同系列的画中对空间“断续法”的思。    另有一位清代画僧弘仁,也有几幅好画,那些人迹难至的山体,他只是简单勾勒,却用细致的笔墨描画山水中“可居可游’’之景。弘仁这种留意于“人迹”的经营方法,我特别称作“空满”,与更关乎形式的“疏密”、“虚实”、“繁简”区别开。在大的山水里,如何经营小的人物活动和他们所遭遇的小环境,弘仁的这种方法是值得借鉴的。我也悉心领受,并在作品中有体现。p68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