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再衡下的世界经济--从增长到分化 经济工具书 赵勇
  • 再衡下的世界经济--从增长到分化 经济工具书 赵勇
  • 再衡下的世界经济--从增长到分化 经济工具书 赵勇
  • 再衡下的世界经济--从增长到分化 经济工具书 赵勇

再衡下的世界经济--从增长到分化 经济工具书 赵勇

举报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168页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页数:  168页

售价 27.70 3.5折

定价 ¥79.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12

    数量
    库存32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经济
      货号:
      105_9787510337871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发现
      第二章  贸易失衡与世界经济增长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典型事实
        二、世界经济失衡下的经济增长逻辑
        三、世界经济失衡下的利益分配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衡下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
        一、美国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产出恢复
        二、再衡调整下失衡的美国经济增长
        三、美国对外经济结构的微调
        四、美国经济再衡下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停滞与中心全球化意愿
        一、当前有关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争论
        二、经济全球化的边界约束与全球化红利的创造空间
        三、资本跨国流动与世界实际利率的走低
        四、经济全球化红利不足与中心全球化意愿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解经济再衡:特征与趋势
        一、有关经济再衡的几个认知误区
        二、经济再衡的本质和方向选择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基于相互依存视角
        一、宏观层面贸易的相互依存
        二、微观层面贸易的相互依存
        三、贸易产品的可替代
        四、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几个判断
        二、应对未来世界经济变化的政策建议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绪论”“贸易失衡与世界经济增长”“再衡下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经济停滞与中心全球化意愿”“理解经济再衡:特征与趋势”“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基于相互依存视角”“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赵勇,1980年生,山东长清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ity ofqueenland)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在世界经济,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emerging market financeand trade),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中国与世界经济(china and world economy),中国经济报(china economic journal)等发表多篇。

      精彩内容:

      一、研究背景在开放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的衡是各国力求实现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但在现实世界中,经济的失衡却是伴随一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征。世界经济而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账户赤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外部经常账户项目却呈现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这一特征在进入21世纪以后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世界经济失衡格局逐渐形成。世界经济的失衡一直持续到2008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生产值的比重为6.2%,达到历史顶点。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的对外失衡开始逐渐向衡方向调整,对外贸易赤字无论规模还是占生产值的比重都有所减少,世界经济进入再衡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再衡调整的原因而言,再衡调整既有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后经济失衡的自发纠偏,也有美国再衡政策的主动推动。如果说市场的自发调整对应着之前经济失衡风险的被动释放,那么政策的主动调整则意味着美国对之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以及对于原有世界经济分工格局下美国经济收益的再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后美国对再衡的关注不但反映了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谋求新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政策选择。至于美国经济再衡调整的路径,从现实实践来看,更多的立足于经济政策,企图通过制造业部门的重振来实现产品对进产品的替代,以实现经济失衡的调整。则更多地诉诸对外贸易政策,企图通过激烈的贸易政策将失衡调整的责任推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和推进失衡调整的手段存在差异,但目标指向都在于再衡调整过程中,对本国利益的优先强调。在本质上来说,无论是金融危机之前的世界经济失衡,还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再衡,反映的都是世界经济分工中不同比较优势以及经济分工角的差异。在世界经济从失衡到再衡的转换中,对应的也都是世界经济不同之间在利益实现和利益分配上的博弈和角力。只不过在世界经济失衡时期,失衡的形成更多是不同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自然反应,对应着相对更高的世界经济增长收益。而在世界经济的再衡时期,原有的世界经济增长逻辑遭到质疑,新的增长机制又未能建立,在世界经济红利创造不足的情况下,世界不同更多地在进行利益分配的努力。与之相对应,相较于世界经济失衡时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再衡调整,世界经济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增长分化特征。世界经济增长的分化除了体现为不同经济增长状况的差异之外,还体现为不同由温和到激烈的对外贸易政策。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在探讨世界经济失衡时期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世界经济再衡过程中世界经济的运行特征进行察,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进行讨论。具体分析时,我们尝试如下的几个问题进行回答。1.世界经济失衡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与经济失衡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经济利益在不同之间的分配状况又是哪样?2.在经济再衡调整过程中,中心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化?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又有哪些显著特征?3.金融危机后中心的经济全球化意愿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