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曾国藩家书全集 历史古籍 曾国藩
  • 曾国藩家书全集 历史古籍 曾国藩
  • 曾国藩家书全集 历史古籍 曾国藩
  • 曾国藩家书全集 历史古籍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全集 历史古籍 曾国藩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ISBN:    9787545523874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
  • 页数:    480页
  • 字数:    506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
  • 页数:  480页
  • 字数:  506千字

售价 10.00 2.5折

定价 ¥39.8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4-04

    数量
    库存18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历史
      货号:
      700_9787545523874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 晚清重臣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修身勤政的忠告  曾国藩家书全书集结了曾国藩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是一位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是一位很好谋略家对修身勤政者的忠告。         2.被公认为是历珍贵的家庭教育范本  曾国藩虽长期在外为官,但对于家庭的关怀、子弟的教育,却面面俱到,无微不至。他的家庭教育思想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但他的家庭教育理念仍深深地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上。            3.得到梁启超、等名人的一致推崇,将其视为终生阅读之经典曾国藩家书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得到梁启超、胡适、陈寅恪、、蒋介石、钱穆、南怀瑾、范文澜等历史名人的一致推崇,被他们视为终生阅读的经典。

      目录:

      章  养心之道

      ⊙ 勉在孝悌上用功
      ⊙ 除骄傲气,勿夜郎自大
      ⊙ 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 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 勤俭自持,劳苦
      ⊙ 以息心忍耐为要
      ⊙ 宜心静气,稳稳办去
      ⊙ 做人要有气量
      ⊙ 心无愧悔,襟怀坦然
      ⊙ 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 大者得正,小者包荒
      ⊙ 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 满招损,谦受益
      ⊙ 切忌骄傲之气
      ⊙ 骄则满,满则倾
      ⊙ 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 人生唯有常是美德
      ⊙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 豁达光明,才有恬淡冲融
      ⊙ 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 慎独、主敬、求仁、劳
      ⊙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第二章 自勉之道

      第二章  自勉之道

      ⊙ 大器晚成,不必忧虑
      ⊙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 须和睦、奉勤为先
      ⊙ 对盈虚自然之理,不必抑郁
      ⊙ 牢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
      ⊙ 每有常,自有进境
      ⊙ 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 须勤谦,切戒骄奢佚
      ⊙ 时时自惕劳、谦、廉
      ⊙ 不宜过露痕迹
      ⊙ 盛时常作衰时想
      ⊙ 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 得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 不宜过于菲薄,近于自弃
      ⊙ 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 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第

      第三章  成事之道
      三章 成事之道
      ⊙ 力行格物、诚意
      ⊙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 自立志,不必借助于人
      ⊙ 专心致志,并心一往
      ⊙ “勤敬”二字须臾不可离
      ⊙ 成大事者须兼顾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 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 致败者约有二端:常傲、多言
      ⊙ 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 人生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
      ⊙ 专求怡悦,不存郁损之怀
      ⊙ 凡作一事,皆宜有始有终
      ⊙ 无论行坐,均须重厚
      ⊙ 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 办大事者,须多选替手
      ⊙ 衣食起居,勿沾富贵气
      ⊙ 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
      ⊙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 艰危之时,坚持硬字、悔字二诀

      第四章  为学之道
      三章 成事之道

      ⊙ 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 为学要虚心,切勿恃才自傲
      ⊙ 学问之道,以有恒为主
      ⊙ 事事应勤思善问
      ⊙ 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 读古文之要义
      ⊙ 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 每用功,自有进步
      ⊙ 学书法不可迷于所往
      ⊙ 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 读经要胸怀博大活泼,不可无恒
      ⊙ 读书宜求个明白
      ⊙ 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 为学全靠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 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 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 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 多加涉猎而探讨之
      ⊙ 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 文笔宜从“简当”二字上着力
      ⊙ 每参学,自有进益
      ⊙ 好文字必气、识、情

      内容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
        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深远、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作者简介: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书于丹重温好看古诗词发行150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策划。

      精彩内容: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

      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危行言孙,蠖屈存身。

      【原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五月二十四发第八号家信,由任梅谱手寄去。高丽参二两、回生丸一颗、眼药数种,膏药四百余张,并白菜、大茄种,用大木匣(即去年寄镜来京之匣)盛好寄回,不知已收到否?六月十六接到家信,系澄侯五月初七在县城所发,具悉。
      月内京寓大小安。余癣疾上身已好,惟腿上未愈。六弟在家已一月,诸事如常。内人及儿女辈皆好。郭雨三之大女许配黄卿之次子,系余作伐柯人,亦因其次女欲许余次女故,并将大女嫁湖南。此婚事似不可辞,不知堂上大人之意如何?
      澄侯在县和八都官司,忠信见孚于众人,可喜之至。朱岚轩之事,弟虽二十分出力,尚未将银全数取回。渠若以钱来谢,吾弟宜斟酌行之,或受或不受,或辞多受少,以不好利为主。此后近而乡党,远而县城省城,皆靠澄弟一人与人相酬酢。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此刻初出茅庐,尤宜慎之又慎。若三者有一,则不为人所与矣。
      李东崖先生来信要达天听,余置之不论,其诰轴,则杜兰溪即可交李笔峰。刘东屏先生常屈身讼庭,究为不美。澄弟若见之,道余寄语,劝其“危行言孙,蠖屈存身”八字而已。
      墓石之地,其田野颇开爽(若过墓石而至胡起三所居尤宽敞),余喜其扩荡眼界,可即并田买之,要钱可写信来京。凡局面不开展、眼鼻攒集之地,我皆不喜,可以此意告尧阶也。
      何子贞于六月十二丧妻,今年渠家已丧三人,家运可谓乖舛。季弟试万一不得,亦不必牢。盖余既忝侥幸,九弟去年已进,若今年又得,是极盛,则有盈满之惧,亦可畏也。同乡诸家,如常。凌荻舟近已移居胡光伯家,不住我家矣。书不一一,余俟续具。
      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十七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左右:
      五月二十四发出第八封家信,是通过任梅谱之手寄去的。二两高丽参、一颗回生丸、几种眼药、四百多张膏药,还有白菜种、大茄种,用大木匣(是去年寄镜到京的匣子)装好寄回,不知是不是已经收到?六月十六接到家信,是澄侯五月七在县城发出的,已经知道。本月京城家里大小安。我的癣病上半身已经好了,只有腿上没有痊愈。六弟在家中已经一个月,诸事如常。内人和儿女们都好。郭雨三的大女儿许配给了黄卿的次子,是我当的媒人,也是因为他的二女儿要许配给我二儿的原因,一同把大女儿嫁给湖南人。这婚事好像不能推辞,不知道堂上大人的意见是怎样的?
      澄侯在县和八都官司,忠信能让众人信服,十分可喜。朱岚轩的事情,弟虽然出了二十分的力,还是没有把银子取回。他如果用银钱来感谢,我弟要斟酌着办,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要么推辞多的接受少的,是要以不好利为原则。此后近到乡党远到县城省城,都靠澄弟一个人的应酬。之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这三样,自然神鬼钦服,到处都受人敬重。你这时初出茅庐,更要慎之又慎。如果三样有一样,那不被人信任了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