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鑫誠書苑
  •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散文 李大兴 著 新华正版
  •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散文 李大兴 著 新华正版
  •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散文 李大兴 著 新华正版
  •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散文 李大兴 著 新华正版

述往: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散文 李大兴 著 新华正版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集团
  • ISBN:    9787200144840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6页
  • 字数:    220千字
  • 出版时间: 
  • 版次:  1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6页
  • 字数:  220千字

售价 15.10 2.6折

定价 ¥58.00 

品相 全新品相描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4-02-21

    数量
    库存67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货号:
      700_9787200144840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田园将芜
      前言
      红楼往事
        梦醒时分梦苏州
        在公交车上看见往昔
        父亲的世纪
        东四六条里的大学
        父亲与大学的半生缘
        石狮上洒满斜阳
        诗与远方多无奈
        冬夜的晚宴
        高恢复四十年
        1979年的蓝星星
      七号大院
        天籁之音犹在耳
        白骨幽魂何处寻
        月亮门里的青梅竹马
        一个老三届失踪者的故事
        志士遗老皆尘土
        悲情往事去无踪
      留断片
        青叶山冬夜灯光
        一样的月光照青春
        在本学英国史
        从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天花板的雀斑占领了眼睛
        圣诞灯光里的往事今宵
      美国
        重返波士顿
        风城岁月偶回眸
        “”往事十年记
        消失在雨巷的背影
        蒙娜丽莎的流逝
        茫茫人海无处寻
        湖畔灯光幽暗
        坎布里奇老人院的钟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大兴先生的随笔散文集。是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书里收集的29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自成体系。本书分四个部分,即红楼往事、七号大院、留片段和美国。作者在写个人经历回忆的同时,展现的是一代人经历的回忆。文章描述细腻真实,大事小情追忆人事浮沉。文稿语言生动,笔触动心,在体现鲜活生活的时候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时代感和作者的不懈追求。

      作者简介:

      李大兴,60后,北京人,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专栏作家,现定居美国。1980年,以文科第二名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翌年被选送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本国留预备学校学,并留学本,成为改革开放后一批公派赴留,后又赴美留学并定居。

      精彩内容:

          梦醒时分是苏州
              人文荟萃的江南,久闻有不少家民间书店,果然这次来苏州,匆匆一邂逅了两家。夜住在慢书房开设的旅舍,一家由独立书店经营,市区老屋改造的民居式酒店。房间精致温馨。小小的酒店前厅书架上是毛姆、乔伊斯和格里耶等作家的小说,“后”书店老板健谈而富有人文情怀,庭中有老树伫立,温暖的风吹来,闲话过午夜才睡。
              通向旅舍的青石板小巷,让我回想起年,陪母亲去寻找儿时故居,是从观前街走进这样的小巷。经过当时还没有拆除的老苏州监狱,又拐了几道弯,我母亲凭着半个多世纪前的模糊印象,竟然找到了老院子。当年的大宅门早已经变成几十户同居的大杂院,然而在第四进院子见到的一位退休中学教师,说起来竟然是母亲的亲戚。去年写母亲的回忆,才证出母亲从上海搬到苏州居住,大约是在年。究竟住了多久不可确认,但是晚年,母亲已经搬到北京读小学。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进行原则教育,这种教育终有多少效果相当可疑,至少母亲在往年有时会批评我缺乏原则,我自然不会去说这是她教育的结果。有两项母亲教导的原则我时常会想起:条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第二条则是“人之心不可无”。这两条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然而我觉得有自相矛盾之处。“事无不可对人言”这句话如今已经很少听到了,肯定着对他人的坦诚与不设,和当今这个时代似乎不大合辙。“人之心不可无”则是人情世故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来是代代相传,广为人知。
              将近百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往往笃信自己的某些原则,至死不渝。比起更加功利主义的后来人,不知是可敬还是可悲。但凡人相信什么,多半不会去想,也不会察觉其中是否有不合逻辑处。我也一直相信坦诚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虽然我越来越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可能藏起自己的一些秘密。很多时候人们有意无意地沉默,历史的意义在于发现那些不曾说出的。
              年的苏州是一个安静的城市,除了每天上下班时涌动一道自行车的河流,街上商店不多,行人稀少,隔十几分钟才来一辆的公共汽车上都是空空荡荡。夏天无论男女,大多是白衬衫、蓝裤子,那还是一个无的年代。我十七岁出门远行,戴一副近视墨镜,脖子上挎一条毛巾,穿一双拖鞋行走江南,不知是自己在梦中,抑或江南是的梦。好像是在路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穿浅蓝印花连衣裙的女孩,美得不可方物,让我当时看呆了,坐过了好几站而浑然不觉。那是一个后来反复在记忆里出现的下午,可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她究竟长什么模样。记得很清楚的是那辆破旧的公共汽车、温度与风的感觉和即使在翠绿的夏天也有些萧瑟破旧的街道。关于美、关于的记忆本身是美好的,模糊一些也许会更加走向内心深处。
              十七岁的我在一个夜晚乘船从运河离开苏州。那时还没有几个人旅游,开放杭州的夜船上,横七竖八睡满了皮肤黝黑的民工。我在鼾声和汗味里看着灯光稀少的河岸,皎洁的月光穿过岸边深深的树影照在水面上。我写下了时代满意的一句:“一弯水月落谁家?”
              坐落在斜塘老街的坐忘书屋,集仿古与小资于一体,华灯初上时坐在河边喝一杯咖啡,看貌似岁月悠久的老屋,真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都忘了的观光客,不必再想庄子《大宗师》,这样直接走向属于个人的感觉与境界。
              晚上友人在书屋谈诗,听者寥寥,却是一次暖心的聚会:愿意听这样安谧的对话本身是一种选择。诗意本来在远方,坐忘原是古人的念想。梅雨季节的早晨,在老街上散步,天刚亮不久,寂无一人。在龚巷桥边一个小亭子歇脚,柱子上刻着“尽揽园中景,静观世外天”。我们一生经历多少风景,又见过多少天地呢?
              p3-5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