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阅书如面书店
  • 【全新正版】 图解面诊消百病一学就会 9787571303334 于雅婷,高海波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7-01
图文详情

【全新正版】 图解面诊消百病一学就会 9787571303334 于雅婷,高海波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7-01

举报

书友你好【本店销售 全新正版图书 保证图书质量 放心选购 假日正常发货】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2开
  • ISBN:  978757130333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2开

售价 25.35 5.1折

定价 ¥49.8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5-07-18

    数量
    库存1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店铺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66.67% (7笔)
    发货时间
    16.62小时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综合性图书
      货号:
      27906968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花三分钟把握自己的健康
      中医面诊是我国历代医家几千年来诊断疾病的宝贵经验的积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中医利用人的面部变化特征来确定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轻重;更有“察言观色”的说法。
      面诊就是透过面部反射区观察脏腑疾病与健康状况的诊法,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对面部整体及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通过对面部形态、颜色、肌肤、瑕
      点分布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得知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看五官,观气色,辨脏腑之病”。通过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治疗和预防的根据。
      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
      窍。”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都有一定的反射区,而面部就是脏腑的“外衣”。面诊就是通过观察这些部位的神、色、形态等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各个部位的健康状况。这一方法在被用于疾病诊断时非常有效,被称为“神明之术”。
      面部反映人体整体各部位的生理信息,它是人体整体完整的缩影。面部的各部分属于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黄帝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现代面部的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亦即内脏整体在面部的缩影。面部色
      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发生变化的反映。中国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会发生变化,被称为“病色”。
      面部的脉络丰富。从面部的望诊,不仅能诊察出面部本身的病变,而且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从而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因此,面诊在诊断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面部与对应脏腑部位的变化,通过诊察面部,探知与其相关脏腑的疾病,并采取恰当诊疗措施及时进行诊疗、医治,便能祛病强身,从而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
      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快节奏和紧张的工作使很多人的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不规律的作息和较大的压力,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的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心的问题。只有及时发现自身身体存在
      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本书对面部诊断法做了系统、详尽的介绍,整体内容分为基础和实践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会将您带进面诊的氛围中,教给您了解面诊、学习面诊的入门知识。实践部分以面诊的实际操作手法、具体的诊疗方法呈现出来,方便您在短时间内掌握自我诊病的常识,并易于学习与掌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开篇前的“五脏自我检测”篇章,为您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快捷通道。本书将采用详尽的图解与文字有机结合,在方便阅读的同时,您可以更直观地参照图解来对照自身面部的变化特征,诊断自身的疾病;并通过观察图解呈现出来的对应病症来有效祛除病灶,预防疾病的发生,因而本书是一本“一专多能”的综合性读物。本书中通俗的语言与易学好懂的例证,适合各年龄段和关注自身健康的人。希望
      本书可以成为您和家人以及朋友在健康路上的“好伙伴”。停下来,花三分钟的时间来把握您的健康吧!衷心地祝愿您一生健康、平安!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面诊类生活保健书。基础部分教您了解面诊、学习面诊的入门知识。实践部分以实际操作手法、具体诊疗方法让您短时间掌握自诊常识。开篇前的“五脏自我检测”,为健康自检提供了快捷通道。全书包含了62种常见病对症按摩图解,18幅头面部穴位速查彩图,以及清晰的食疗制作过程,真可谓一本一专多能的综合性读物。外加通俗的语言与易学好懂的例证,适合各年龄段的人使用。

      作者简介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历任国家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她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多次荣获国内大奖。个人曾多次荣获“亚健康事业开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
      人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高海波
      工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现任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录
      目录
      心脏的自我检测 / 18
      肝脏的自我检测 / 20
      脾脏的自我检测 / 22
      肺脏的自我检测 / 24
      肾脏的自我检测 / 26
      基础篇:认识面诊
      章 面诊的基础知识
      1 何为面诊 / 30
      2 面诊的理论依据 / 32
      3 脏腑在面部的分布 / 34
      4 面诊时的距离 / 36
      5 面诊要部位、气色合参 / 38
      6 怎样望色 / 40
      7 掌握面诊要点 / 42
      第二章 面部的形、神、色
      8 形、神、色要综合考察 / 46
      9 木形人 肝经气血旺盛 / 48
      10 火形人 心经气血旺盛 / 50
      11 土形人 脾经气血旺盛 / 52
      12 金形人 肺经气血旺盛 / 54
      13 水形人 肾经气血旺盛 / 56
      14 得神 精充气足,预后良好 / 58
      15 少神 神气不足,体质虚弱 / 60
      16 失神 精损气亏,预后不良 / 62
      17 什么是正常的面色 / 64
      18 脏腑异常时的面色 / 66
      第三章 头面部的脏腑反射区
      19 面与脏腑的分属 / 70
      20 眼与脏腑的分属 / 76
      21 鼻与脏腑的分属 / 78
      22 人中与脏腑的分属 / 80
      23 唇与脏腑的分属 / 82
      24 耳与脏腑的分属 / 84
      25 舌与脏腑的分属 / 86
      26 牙齿与脏腑的分属 / 88
      第四章 病容:疾病发出的信号
      27 面色赤色 主热 / 92
      28 面色青色 主寒/ 主痛/ 主风/ 主肝病 / 94
      29 面色黄色 主热/ 主湿/ 主脾虚 / 96
      30 面色白色 主寒/ 主气血虚 / 98
      31 面色黑色 主虚/ 主寒/ 主痛/ 主淤血 / 100
      实践篇:应用面诊
      第五章 望头诊病
      32 少白头 肾气不足/ 肝郁气滞 / 104
      按摩关元穴,还您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33 头皮屑增多 新陈代谢过于旺盛 / 106
      按摩三阴交穴,和头皮屑说拜拜
      34 头总是不自觉地摇动 肝火太盛 / 108
      按摩期门穴,叫停“不听使唤的头”
      35 身体消瘦 脾胃气虚/ 体内有虫 / 110
      按摩公孙穴,让脾胃恢复健康
      36 身体肥胖 饮食失调 / 112
      按摩消泺穴,轻轻松松瘦身
      37 满头大汗 体内湿热/ 阳气不足 / 114
      按摩肩髃穴,调理多汗的症状
      38 盗汗 心血不足/ 阴虚内热 / 116
      按摩少商穴,解除盗汗的烦恼
      第六章 望面诊病
      39 面色发红 体内有热 / 120
      按摩大杼穴,对身体进行“冷处理”
      40 面色发青 体内有寒气/ 阳气虚弱 / 122
      按摩风门穴,“赶走”身体里的寒气
      41 面色发黑 肾气不足/ 体内有淤血 / 124
      按摩涌泉穴,迅速改善面色
      42 面色发黄 体内气血不足/ 水湿停滞 / 126
      按摩血海穴,让气血畅通无阻
      43 面部红肿 体内有热 / 128
      按摩中冲穴,不做“大红脸”
      44 面部水肿 脾阳不足 / 130
      按摩目窗穴,使面部回复自然
      45 面部抽搐 肝气郁结/ 脉络受阻 / 132
      按摩百会穴,让脸“听从指挥”
      第七章 望眼诊病
      46 眼睛发黄 湿热内蕴/ 脾虚血亏 / 136
      按摩青灵穴,可治疗眼睛发黄
      47 上眼睑下垂 中气下陷/ 风邪入络/ 气血淤滞 / 138
      按摩阳白穴,让眼睑回复原位
      48 眼睛发红 体内有热/ 感染了病毒 / 140
      按摩解溪穴,不再做“红眼太狼”
      49 瞳神散大 气阴两虚/ 暴怒伤肝 / 142
      按摩神门穴,“聚精会神”从现在开始
      50 眼睛不停眨动 肝经风热/ 肝虚血少 / 144
      按摩瞳子髎穴,让漂亮的眼睛“定格”
      51 眼内障 阴津不足/ 体内火盛 / 146
      按摩四白穴,拥有明亮双眸不是梦
      52 针眼 体内有热毒/ 脾气虚弱 / 148
      按摩角孙穴,让毒素“无处藏身”
      53 眼睑肿胀 体内有热积聚/ 湿气停滞 / 150
      按摩攒竹穴,不做“绿豆蛙”
      54 眼睛流泪 肝血不足/ 阴虚火旺 / 152
      按摩承泣穴,不做“爱哭鬼”
      第八章 望鼻诊病
      55 流鼻血 体内有“火”/ 肾阴亏损 / 156
      按摩迎香穴,关住鼻血的“闸门”
      56 流鼻涕 外感风寒/ 外感风热 / 158
      按摩飞扬穴,从此“神采飞扬”
      57 鼻子上生疮 体内有热 / 160
      按摩通天穴,畅通经络
      第九章 望耳诊病
      58 耳内长肉 体内有热毒 / 164
      按摩颅息穴,耳朵变聪灵
      59 耳内流脓 火热上炎/ 肝胆湿热 / 166
      按摩耳门穴,肃降体内的浊气
      60 耳朵流血 肝火上炎/ 阴虚火旺 / 168
      按摩太冲穴,平息肝火
      第十章 望口唇诊病
      61 嘴唇燥裂 脾胃热盛/ 阴虚火旺 / 172
      按摩下廉穴,畅通经络气血
      62 嘴唇青紫 脾阳不足/ 气血淤滞 / 174
      按摩天冲穴,补足体内不足的“阳气”
      63 咽喉肿痛 肺胃热盛/ 肺肾阴虚 / 176
      按摩经渠穴,还您一副“金嗓子”
      64 咽喉溃烂 感染病毒/ 体内有“火” / 178
      按摩鱼际穴,给身体“降降火”
      65 流口水 感受风邪/ 脾虚不摄 / 180
      按摩地仓穴,不做“馋嘴猫”
      66 嘴唇颤动 胃火上炎/ 脾虚血燥 / 182
      按摩水沟穴,情况紧急就找它
      67 痰多 肾虚水泛/ 脾胃虚寒 / 184
      按摩丰隆穴,治疗痰饮它很“灵”
      第十一章 望舌诊病
      68 舌头开裂 热气太盛 / 188
      按摩脑户穴,清热降浊又升清
      69 舌头萎缩 痰湿阻络/ 心脾虚弱 / 190
      按摩太白穴,各种脾虚全“赶走”
      70 舌头发红 体内有热 / 192
      按摩中府穴,肺系畅通无阻碍
      71 舌上无苔 肾阴不足/ 气血虚弱 / 194
      按摩廉泉穴,水液开阖全靠它
      72 舌头干燥 阳气太盛/ 阳气太虚 / 196
      按摩曲池穴,让舌头润泽起来
      73 舌头青色 寒气凝结/ 内有淤血 / 198
      按摩商阳穴,体内气血畅通无阻
      74 舌头紫色 热毒内蕴/ 体内有淤血 / 200
      按摩阳溪穴,散内淤、顺气血
      75 舌头淡白色 气血不足/ 脾虚 / 202
      按摩太渊穴,让体内的气血充盈起来
      76 舌苔白色 风寒外袭/ 脾阳虚衰 / 204
      按摩天枢穴,调理脾胃的“好帮手”
      77 舌苔黄色 体内有湿热 / 206
      按摩足窍阴穴,利湿又清热
      78 舌苔灰黑色 脾阳虚衰/ 痰饮内阻/ 湿热内蕴 / 208
      按摩足临泣穴,恢复舌头的红润
      79 舌苔溃烂 痰浊上逆/ 宿食积滞 / 210
      按摩足三里穴,口腔清新健康
      80 舌苔黄腻 痰热蕴肺/ 肝胆湿热/ 大肠湿热 / 212
      按摩劳宫穴,送您一颗“清热解毒丸”
      81 舌苔白腻 外感寒湿/ 湿气内阻 / 214
      按摩阴陵泉穴,排除体内多余的水液
      第十二章 望齿、龈诊病
      82 牙齿松动 阳明热盛/ 肾气虚 / 218
      按摩尺泽穴,十分好的补肾方法
      83 牙龈溃烂 胃热太盛 / 220
      按摩三间穴,坚固牙齿的“根基”
      84 牙龈出血 体内有“火” / 222
      按摩曲池穴,保护好您的“牙齿外衣”
      85 牙龈萎缩 胃火上炎/ 气血亏损 / 224
      按摩合谷穴,让牙龈不再萎缩
      86 牙齿焦黑 下焦热盛/ 肾热胃燥/ 风寒侵袭经脉 / 226
      按摩承光穴,还您一口洁白的牙齿
      第十三章 望颈项诊病
      87 颈项肌肉强直 外感风寒/ 外感风湿 / 230
      按摩天柱穴,让颈项灵活转动
      88 颈项粗大 痰气郁结/ 气血淤滞 / 232
      按摩扶突穴,让气血畅通无阻
      附录 本书所用穴位精选简介 / 234
      目录
      心脏的自我检测 / 18
      肝脏的自我检测 / 20
      脾脏的自我检测 / 22
      肺脏的自我检测 / 24
      肾脏的自我检测 / 26
      基础篇:认识面诊
      章 面诊的基础知识
      1 何为面诊 / 30
      2 面诊的理论依据 / 32
      3 脏腑在面部的分布 / 34
      4 面诊时的距离 / 36
      5 面诊要部位、气色合参 / 38
      6 怎样望色 / 40
      7 掌握面诊要点 / 42
      第二章 面部的形、神、色
      8 形、神、色要综合考察 / 46
      9 木形人 肝经气血旺盛 / 48
      10 火形人 心经气血旺盛 / 50
      11 土形人 脾经气血旺盛 / 52
      12 金形人 肺经气血旺盛 / 54
      13 水形人 肾经气血旺盛 / 56
      14 得神 精充气足,预后良好 / 58
      15 少神 神气不足,体质虚弱 / 60
      16 失神 精损气亏,预后不良 / 62
      17 什么是正常的面色 / 64
      18 脏腑异常时的面色 / 66
      第三章 头面部的脏腑反射区
      19 面与脏腑的分属 / 70
      20 眼与脏腑的分属 / 76
      21 鼻与脏腑的分属 / 78
      22 人中与脏腑的分属 / 80
      23 唇与脏腑的分属 / 82
      24 耳与脏腑的分属 / 84
      25 舌与脏腑的分属 / 86
      26 牙齿与脏腑的分属 / 88
      第四章 病容:疾病发出的信号
      27 面色赤色 主热 / 92
      28 面色青色 主寒/ 主痛/ 主风/ 主肝病 / 94
      29 面色黄色 主热/ 主湿/ 主脾虚 / 96
      30 面色白色 主寒/ 主气血虚 / 98
      31 面色黑色 主虚/ 主寒/ 主痛/ 主淤血 / 100
      实践篇:应用面诊
      第五章 望头诊病
      32 少白头 肾气不足/ 肝郁气滞 / 104
      按摩关元穴,还您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33 头皮屑增多 新陈代谢过于旺盛 / 106
      按摩三阴交穴,和头皮屑说拜拜
      34 头总是不自觉地摇动 肝火太盛 / 108
      按摩期门穴,叫停“不听使唤的头”
      35 身体消瘦 脾胃气虚/ 体内有虫 / 110
      按摩公孙穴,让脾胃恢复健康
      36 身体肥胖 饮食失调 / 112
      按摩消泺穴,轻轻松松瘦身
      37 满头大汗 体内湿热/ 阳气不足 / 114
      按摩肩髃穴,调理多汗的症状
      38 盗汗 心血不足/ 阴虚内热 / 116
      按摩少商穴,解除盗汗的烦恼
      第六章 望面诊病
      39 面色发红 体内有热 / 120
      按摩大杼穴,对身体进行“冷处理”
      40 面色发青 体内有寒气/ 阳气虚弱 / 122
      按摩风门穴,“赶走”身体里的寒气
      41 面色发黑 肾气不足/ 体内有淤血 / 124
      按摩涌泉穴,迅速改善面色
      42 面色发黄 体内气血不足/ 水湿停滞 / 126
      按摩血海穴,让气血畅通无阻
      43 面部红肿 体内有热 / 128
      按摩中冲穴,不做“大红脸”
      44 面部水肿 脾阳不足 / 130
      按摩目窗穴,使面部回复自然
      45 面部抽搐 肝气郁结/ 脉络受阻 / 132
      按摩百会穴,让脸“听从指挥”
      第七章 望眼诊病
      46 眼睛发黄 湿热内蕴/ 脾虚血亏 / 136
      按摩青灵穴,可治疗眼睛发黄
      47 上眼睑下垂 中气下陷/ 风邪入络/ 气血淤滞 / 138
      按摩阳白穴,让眼睑回复原位
      48 眼睛发红 体内有热/ 感染了病毒 / 140
      按摩解溪穴,不再做“红眼太狼”
      49 瞳神散大 气阴两虚/ 暴怒伤肝 / 142
      按摩神门穴,“聚精会神”从现在开始
      50 眼睛不停眨动 肝经风热/ 肝虚血少 / 144
      按摩瞳子髎穴,让漂亮的眼睛“定格”
      51 眼内障 阴津不足/ 体内火盛 / 146
      按摩四白穴,拥有明亮双眸不是梦
      52 针眼 体内有热毒/ 脾气虚弱 / 148
      按摩角孙穴,让毒素“无处藏身”
      53 眼睑肿胀 体内有热积聚/ 湿气停滞 / 150
      按摩攒竹穴,不做“绿豆蛙”
      54 眼睛流泪 肝血不足/ 阴虚火旺 / 152
      按摩承泣穴,不做“爱哭鬼”
      第八章 望鼻诊病
      55 流鼻血 体内有“火”/ 肾阴亏损 / 156
      按摩迎香穴,关住鼻血的“闸门”
      56 流鼻涕 外感风寒/ 外感风热 / 158
      按摩飞扬穴,从此“神采飞扬”
      57 鼻子上生疮 体内有热 / 160
      按摩通天穴,畅通经络
      第九章 望耳诊病
      58 耳内长肉 体内有热毒 / 164
      按摩颅息穴,耳朵变聪灵
      59 耳内流脓 火热上炎/ 肝胆湿热 / 166
      按摩耳门穴,肃降体内的浊气
      60 耳朵流血 肝火上炎/ 阴虚火旺 / 168
      按摩太冲穴,平息肝火
      第十章 望口唇诊病
      61 嘴唇燥裂 脾胃热盛/ 阴虚火旺 / 172
      按摩下廉穴,畅通经络气血
      62 嘴唇青紫 脾阳不足/ 气血淤滞 / 174
      按摩天冲穴,补足体内不足的“阳气”
      63 咽喉肿痛 肺胃热盛/ 肺肾阴虚 / 176
      按摩经渠穴,还您一副“金嗓子”
      64 咽喉溃烂 感染病毒/ 体内有“火” / 178
      按摩鱼际穴,给身体“降降火”
      65 流口水 感受风邪/ 脾虚不摄 / 180
      按摩地仓穴,不做“馋嘴猫”
      66 嘴唇颤动 胃火上炎/ 脾虚血燥 / 182
      按摩水沟穴,情况紧急就找它
      67 痰多 肾虚水泛/ 脾胃虚寒 / 184
      按摩丰隆穴,治疗痰饮它很“灵”
      第十一章 望舌诊病
      68 舌头开裂 热气太盛 / 188
      按摩脑户穴,清热降浊又升清
      69 舌头萎缩 痰湿阻络/ 心脾虚弱 / 190
      按摩太白穴,各种脾虚全“赶走”
      70 舌头发红 体内有热 / 192
      按摩中府穴,肺系畅通无阻碍
      71 舌上无苔 肾阴不足/ 气血虚弱 / 194
      按摩廉泉穴,水液开阖全靠它
      72 舌头干燥 阳气太盛/ 阳气太虚 / 196
      按摩曲池穴,让舌头润泽起来
      73 舌头青色 寒气凝结/ 内有淤血 / 198
      按摩商阳穴,体内气血畅通无阻
      74 舌头紫色 热毒内蕴/ 体内有淤血 / 200
      按摩阳溪穴,散内淤、顺气血
      75 舌头淡白色 气血不足/ 脾虚 / 202
      按摩太渊穴,让体内的气血充盈起来
      76 舌苔白色 风寒外袭/ 脾阳虚衰 / 204
      按摩天枢穴,调理脾胃的“好帮手”
      77 舌苔黄色 体内有湿热 / 206
      按摩足窍阴穴,利湿又清热
      78 舌苔灰黑色 脾阳虚衰/ 痰饮内阻/ 湿热内蕴 / 208
      按摩足临泣穴,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