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黄俊杰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8-11 / 精装
售价 ¥ 70.40
品相 九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5-08-02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
《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主要的问题意识是:《论语》东传日本之后,在日本儒者手上经历何种诠释之转折变化?德川论语学的变化呈现何种经典诠释学的涵义?上述问题意识固然是我过去三十年来研究《孟子》诠释史时问题意识的延续,但最主要的仍是来自最近十年问诵读日本儒者《论语》著作时所获的启发。
作者在书中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论语》东传日本之后,在日本儒者手上经历何种诠释的变化?德川《论语》学的变化呈现何种经典诠释学的涵义?全书环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日本儒者通过对《论语》等中国经典的重新解释,一方面摧毁从12世纪以降程朱学派所建立的“理”的形上学世界,另一方面也建构了以强烈的社会政治取向而落实于人伦日用之上的实学为特色的日本儒学。
总序自序导论第一章从中日儒家思想史脉络论“经典性”的涵义一、引言二、儒家思想脉络中“经典性”的三个面向三、儒家的“经典性”三个面向间之关系四、结论第二章从中日儒家思想史视野论经典诠释的“脉络性转换”问题一、引言二、经典中概念的形成及其脉络性三、跨文化思想传播过程中之“脉络性转换”类型与涵义四、“脉络性转换”中的方法论问题五、结论 第三章日本儒学中的《论语》:与《孟子》对比一、引言二、日本儒者“文化认同”的双重性三、孔子思想中的价值理念与德川儒者的解释四、孟子易姓革命思想与日本政治体制的紧张性五、结论分论第四章作为护教学的经典诠释学:伊藤仁斋一、引言二、伊藤仁斋诠释《论语》的方法三、伊藤仁斋《论语》学的思想立场及其对孔学的重构四、伊藤仁斋《论语》学的论述目的五、结论第五章作为政治论述的经典诠释学:荻生徂徕一、引言二、“道者,先王之道也”:孔子之“道”的政治解读三、“圣人者,道之所出也”:作为圣人的先王四、“欲求圣人之道者,必求诸‘六经’”:徂徕学中“六经”的地位五、结论个论第六章日本儒者对《论语》“学而时习之”的解释一、引言二、日本儒者解释“学而时习之”章的三种进路三、中国儒者的解释及其哲学问题四、朝鲜儒者的解释及其思想基础五、结论第七章日本儒者对《论语》“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一、引言二、日本儒者对“吾道一以贯之”的解释三、日本儒者对宋儒的批判及其思想史的定位四、日本儒者与朝鲜儒者的解释之比较五、结论第八章日本儒者对《论语》“五十而知天命”的诠释一、引言二、“五十而知天命”的诠释及其发展三、日本儒者的解经方法之一:“脉络化”解经方法及其问题四、日本儒者的解经方法之二:“即存在以论本质”之解经方法及其问题五、结论结论第九章日本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的特质:“实学”的日本脉络一、引言二、作为“理”学的反命题的德川实学:《论语》诠释学的反朱学面向三、作为政治论述的德川实学:《论语》诠释学的经世性格四、结论附论第十章涩泽荣一解释《论语》的两个切人点一、引言二、“修养不是理论”:作为实学的《论语》三、“道德、事实与利益合一”:义利关系的新解释四、结论志谢参考书目人名索引名词索引《论语》篇章索引《孟子》篇章索引之上的实学为特色的日本儒学。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