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雾都孤儿》表现了狄更斯对于刑事犯罪问题的关注和他对于犯罪的态度。
狄更斯一方面把大都市的犯罪归因于人性的邪恶,另一方面,又把这种尖锐的社会问题看作贫穷的必然产物。与小说的主题犯罪并存的一大主题是贫穷。这突出表现在小说前半部。物质的匮乏与人性的冷酷和贪婪密切结合在一起。正如英国评论家阿诺德·凯特尔所说:“小说前十一章引出了一幅悲惨的可怕的景象。从全书的第一句话起,我们立即被引进一个世界,那里有着最骇人听闻的贫困和丑恶,那是一个残忍和狂暴的世界,那里生命不值钱,人们普遍受苦难,但求早日死去。”小说开端,通过奥利弗来伦敦之前在贫民技艺所生活的详细描写,说明贫穷、冷酷无情的世道人心将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逼上了犯罪道路。小说中的另一个少年诺亚,曾经也遭受过慈善机构无情虐待,但是,当他遇见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时,便把怨气发泄在他的身上。诺亚后来也跑到伦敦,心甘情愿地拜费金为师,干着残忍的“收娃娃税”的罪恶勾当,抢劫那些被父母打发出来买东西的儿童,然后把他们推进阴沟里淹死。小说中所塑造的与这些真正的罪犯不同的“犯罪者”,如南希和机灵鬼“逮不着”,是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无家可归,忍饥挨冻,从小在大街上闲逛,看到的和遭遇的都是粗鄙的行为,胡天胡地喝酒闹事的场面,打交道的尽是阴险狡诈、充满暴力意欲的罪犯。狄更斯正是通过处于犯罪边缘的孩子们的经历,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的冷漠无情如何造就了罪犯,酝酿了威胁社会和生命的反社会力量。
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在一个寒风料峭的深夜,一个男婴刚在贫民区里呱呱坠地,苦命的母亲便撒手人寰。谁也不知道产妇的身份,男婴由此成了无名孤儿,在救济院中度过了凄苦的童年。当他来到雾都伦敦时,却无意中落入了一个险恶的陷阱……小说直面人生,以真实的笔触揭露出隐藏在伦敦狭小、肮脏的偏僻街道里的恐怖与暴力。情节曲折、紧张,人物内心丰富。在细节描写中充满生活气息和激情,让读者不忍释卷。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1812一1870),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雾都孤儿》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