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大连市新华书店的书摊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举报
  • 作者: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ISBN:    978702011096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ISBN:  9787020110964
  • 出版时间: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售价 1173.00 8.5折

定价 ¥1380.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16-03-31

    数量
    库存3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十一年老店
    店铺等级
    拍卖等级
    资质认证
    90天平均
    成功完成
    50% (2笔)
    好评率
    100%
    发货时间
    6.64小时
    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国学古籍 > 文学
      货号:
      9787020110964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代散文选本,原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书名中的“古文”意指明代归有光、茅坤等人提倡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观止”则是说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研读本书就可以了。该书选文222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脉络和主要面貌。该书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刊行以来,一直风行不衰。

      线装 大字 传统 经典
      一卷在手,领略中国古典文学最美的风致 

      线装 大字 传统 经典
      一卷在手,领略中国古典文学最美的风致 
      内容推荐

      古文观止(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

      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亦称《左氏春秋》,是一部以鲁君世次为线索的春秋时代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最后附记了鲁悼公十四年(前454)智伯卒事。汉时,一些人认为它是传《春秋》的,把它与《公羊传》、《?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实际上它并非是阐释《春秋》的,而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关于它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但唐以后,人多有异议,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初年,作者已无确考。

      《左传》是继《春秋》后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历史著作,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历史情况,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它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它善于对庞杂纷繁的历史材料进行精心剪裁和安排,使之故事化;它善于记述历史人物,有时还能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郑伯克段于鄢〔1〕   隐公元年

       

      初〔2〕,郑武公娶于申〔3〕,曰武姜〔4〕。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5〕,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6〕,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7〕。公曰:“制,岩邑也〔8〕,虢叔死焉〔9〕,他邑唯命。”请京〔10〕,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11〕:“都城过百雉〔12〕,国之害也〔1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14〕。今京不度〔15〕,非制也〔16〕,君将不堪〔17〕。”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8〕?”对曰:“姜氏何厌之有〔19〕!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20〕!蔓,难图也〔2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2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3〕。公子吕曰〔24〕:“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5〕?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26〕,则请除之,无生民心〔27〕。”公曰:“无庸,将自及〔28〕。”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9〕。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30〕。”公曰:“不义不睲〔31〕,厚将崩。”

      大叔完聚〔32〕,缮甲兵〔33〕,具卒乘〔34〕,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5〕。公闻其期〔36〕,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7〕。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38〕。五月辛丑〔39〕,大叔出奔共〔40〕。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41〕。”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42〕,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43〕,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44〕!”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45〕,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46〕。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47〕。”公曰:“尔有母遗,鋢我独无〔48〕!”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49〕?”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50〕,隧而相见〔51〕,其谁曰不然〔52〕?”公从之。公入而赋〔5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5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癢癢〔55〕。”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56〕:“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5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58〕。’其是之谓乎〔59〕?”

       

      〔?1?〕《左传》原无小标题,题目是后加的,以下各篇同。本篇记述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场骨肉相残的争夺权力的斗争,对郑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和虚伪狡诈做了深刻的生动描写。郑,春秋时国名,姬姓,故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郑伯,郑庄公。周朝诸侯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郑是伯爵,故称郑伯。段,庄公弟。鄢(yān烟),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

      〔?2?〕初:当初,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鄢以前的事。

      〔?3?〕郑武公:郑庄公的父亲,名掘突,公元前770年至前744年在位。申:国名,姜姓,故地在今河南南阳。

      〔?4?〕武姜:“武”表示丈夫为武公,“姜”表示母家姓姜。

      〔?5?〕寤生:逆生,难产。寤,同牾,倒着。

      〔?6?〕亟(qì气):屡次。

      〔?7?〕制:郑地名,一名虎牢,在今河南?水西,原为东虢(ɡuó国)国地,鲁惠公二年(前767)东虢为郑所灭,遂为郑地。

      〔?8?〕岩邑:险要的地方。

      〔?9?〕虢叔:指东虢国君。死焉:死在那里。

      〔10〕京:郑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南。

      〔11〕祭(zhài债)仲:郑国执政大臣,又称祭足、祭仲足。

      〔12〕都:泛指一般的城邑。城:指城墙。雉:城墙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

      〔13〕国:指国家。

      〔14〕“先王”四句:古制,侯伯一级的国都城墙三百雉,国内的其他城邑,大的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参,同三。

      〔15〕不度:不合法度。

      〔16〕非制:不是先王的制度。

      〔17〕不堪:经受不起,即不能控制的意思。

      〔18〕焉:怎能,哪能。辟:同避。

      〔19〕厌:满足。

      〔20〕“不如”二句:意谓不如早点为共叔段安排一下,不要让他发展。之,指示代词,指共叔段。所,处置之意。滋蔓,滋长蔓延。

      〔21〕难图:难办,难以对付。图,图谋。

      〔22〕子:古时对人的尊称,此指祭仲。姑:姑且,暂且。

      〔23〕“既而”句:意谓共叔段使郑国的西、北边邑既臣属于庄公,同时也臣属于自己。既而,不久。鄙,边邑。贰于己,即一方面臣属于庄公,一方面臣属于自己。

      〔24〕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

      〔25〕若之何:怎么办。

      〔26〕若:假如。

      〔27〕无生民心:不要让郑国百姓产生别的想法。

      〔28〕“无庸”二句:意谓用不着除掉,他将会自取灭亡。庸,用。

      〔29〕廪延:郑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北。

      〔30〕厚:指势力扩大。众:指民心。

      〔31〕不睲:指不亲近兄长。睲,亲近。

      〔32〕完:缮治城郭。聚:收集粮草。

      〔33〕缮甲兵:修治装备和武器。

      〔34〕具卒乘:编建步兵和战车。卒,步兵。乘,兵车。

      〔35〕夫人:指姜氏。启:开城门,意谓作内应。

      〔36〕期:日期,指共叔段袭郑的日期。

      〔37〕帅:率领。乘:军队组织单位,包括兵车一辆,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38〕诸:“之于”的合音。

      〔39〕辛丑:古人以干支纪日,如一日为甲子,二日即为乙丑……如此类推,循环计日。据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春秋朔闰表》推算,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即是年五月二十三日。

      〔40〕共(ɡōnɡ恭):国名,在今河南辉县。

      〔41〕书曰:指《春秋》经文的记述;引号内的话,是《春秋》的原文。以下几句是解释经文何以这样记述,即所谓的“书法”,或“微言大义”。

      〔42〕郑志:指郑庄公的本意在杀段。段逃亡性质实属出奔,而郑伯志在杀段,故《春秋》不言“奔”,而曰“克”。

      〔43〕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城颍:郑地名,在今河南临颍西北。

      〔44〕“不及”二句:意谓不到死后,决不与姜氏见面。黄泉,地下深处,指阴间。

      〔45〕颍考叔:郑大夫。颍谷:郑地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封人:管理疆界的官。

      〔46〕舍:放着。肉:这里指羹汤里的肉。

      〔47〕遗(wèi卫):馈赠。

      〔48〕鋢(yī伊):句首语词,无义。

      〔49〕“敢问”句:意为冒昧问一句这话是什么意思。敢,表示谦敬之词。

      〔50〕阙:通掘,挖掘。

      〔51〕隧:地道。

      〔52〕不然:不对。

      〔53〕赋:赋诗。

      〔54〕融融:和乐的样子。

      〔55〕癢(yì义)癢:心神快乐的样子。

      〔56〕君子:《左传》作者发表议论而假托的评论者。

      〔57〕施(yì义):延伸,扩展。

      〔58〕“孝子”二句:见《诗经?·大雅·既醉》篇。匮(kuì愧),穷尽。锡,赐予。尔类,你的同类。

      〔59〕“其是”句:大概就是对颍考叔的纯孝说的吧。
      作者简介
      吴楚材(1655~?),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仕途不显,长期为塾师。康熙三十三年,与侄子吴调侯合选《古文观止》,其后又参与编选《纲鉴易知录》。 吴调侯,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吴楚材之侄,二人于康熙三十三年合选《古文观止》,并参与编选《纲鉴易知录》。
      目录
      目录
      卷一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籈谏宠州吁
      ……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