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方朝晖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22-03 / 其他
售价 ¥ 65.00 6.6折
定价 ¥98.0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2-09-18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修订增补版)
本书认为,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现代学术,从根本上代表了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迥然不同的学术传统。无论是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还是西学今天的学科体系,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无论用西方今天的学科范畴来肢解中国古代学术,还是用中学原有的分类体系来衡量西学,都是值得怀疑的。进一步看,通常所谓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不是同一学科内部的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学术类型的不同,人为地追求所谓中西结合,有时也没必要。用现代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来分割和整理中国古代学术,不仅可能包含对西方学术本质的深刻误解,也可能构成对中国学术传统的人为摧残。
方朝晖,安徽省枞阳县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思想史,代表作有《“中学”与“西学”》(2002)、《儒家修身九讲》(2008/2011/2020)、《为“三纲”正名》(2014)、《文明的毁灭与新生》(2011)、《春秋左传人物谱》(2001)等。
导论: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1 上 编 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27 爱智慧与世界观的学说29 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生吗?30 且看这一理解来自何种传统32 Philosophy:作为一门学科与作为一个日常用语34 Philosophy: 求知而未必求用36 Philosophy: 求知与思想的自由41 以何为准:思维方式?研究对象?45 接受了是否等于理解了?48 本体的三种含义及其现代混淆59 比较视野下的本体问题60 体用意义上的本体65 体用论何以盛行?72 宗教意义上的本体78 宗教义本体在中国81 哲学意义上的本体84 三种本体不能混淆89 小结:本体问题再思考93 Ontology与中西学术不可比性100 Ontology作为“是”之学103 求是:古希腊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特征109 求是:整个西方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118 中国古代学说也以求是为旨归吗?123 从是与应该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129 西学范畴可以用来整理国学吗?132 科学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吗?136 哲学与宗教是一回事吗?140 中学与西学中的哪一支更有可比性?145 辩证法与西方学术传统159 希腊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160 城邦、辩证法与希腊哲学162 辩证法概念的形成165 古代世界的辩证法大师:柏拉图169 如何理解辩证法?174 对辩证法的误解177 柏拉图与孔子182 《美诺篇》与《论语》188 哲学、科学与辩证法198 辩证法与西方学统206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术传统221 “玄学吃饭的家伙”是“离心理而独立的本体”223 “凡属官觉以上者,概以归之玄学”226 来自《周易·系辞》的话语228 形而上学≠形而上之学232 西方人心目中的Metaphysics235 如何理解Metaphysics238 形而上学是一门科学吗?241 英国经验论与形而上学245 当代形而上学中的特例249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统(一)253 形而上学与西方学统(二)258 下编 儒学是哲学学说吗?273 问题的缘起274 知与做:人类学术的两条路径278 从知的两种含义到学术的两种类型285 且看“四书”是怎样论“学”的288 义理之学:对“学”的进一步发挥293 再看“四书”是怎样论知的296 义理之学:对知的进一步发展301 儒学真的可称为哲学吗?304 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历史后果309 儒学是宗教学说吗?320 关于儒教的各种争论322 宗教乎?哲学乎?326 争论的若干焦点329 飘荡在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儒学334 什么是宗教思维?339 宗教与哲学思维方式之别344 儒学代表典型的宗教思维348 重新定位中学与西学352 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 ——兼论儒学与知识的关系问题364 道德与知识的基本分野366 道德关怀的两种方式:认知的与实践的370 Sophia与Phronesis374 伦理学≠道德学说378 中国型态的伦理学?382 传统儒学家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吗?388 余论:儒学需要与知识传统相结合吗?394 新儒家与现代中国学术402 唐君毅的心灵九境说405 中学的境界比西学高吗?407 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说410 是国家需要还是人性的理想?413 科学的人性论基础416 民主的社会文化基础418 儒家没有民主观念说明了什么?420 儒学:亟待重新定位自身422 不是“坎陷”“暂忘”,而是相辅相成425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思路429 论中国学术未来的三个方向434 跋441 当代中国学人的意义危机441 对中国哲学史的反思447 中国哲学的范式危机450 现代儒学的出路问题455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461 现代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困境464 现代化:目的、手段与意义危机466 附录:卡恩、王太庆、王路论“是”/Ontology/形而上学470 卡恩论Being与希腊哲学470 王太庆对“是”与ontologia的研究483 王路对是、真与形而上学的研究490 参考文献497 人名索引528 术语索引535 修订版后记566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