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图书条目标准图
刘炎生 著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2010-03 / 平装
售价 ¥ 15.00 5.3折
定价 ¥28.50
品相 九五品
优惠 满包邮
延迟发货说明
上书时间2022-07-13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林语堂评传
《林语堂评传》以林语堂一生的主要经历为经,以他的国学研究活动为中心内容,将他的社会批评活动和文学活动穿插其中,全面评述了他在语言学、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著述,阐述了他向西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贡献。
《林语堂评传》材料广博翔实,用新的观点评价复杂现象,敢于推翻一些传统的看法,实为近年来林语堂研究的新成果。
总序重写近代诸子春秋序言英文提要前言第1章早年的文化薰陶1.1“山地的孩子”1.2在寻源书院1.3在圣约翰大学第2章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2.1在清华学校2.2在哈佛大学2.3在乐魅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第3章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它3.1执教北京大学3.2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3.3研究语言学3.4首倡幽默3.5批语泰戈尔的说教第4章《语丝》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致力于社会批评4.1参加《语丝》4.2主张彻底改造“国民性”4.3斥责绅士名流的“高调”4.4抨击“勿谈政治”4.5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4.6“首都革命”中的勇士4.7“费扼泼赖”——由赞同到摈弃4.8“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悲愤4.9“打狗运动”的急先锋4.10对执政府和“叭儿狗”的总攻击4.11被迫逃亡第5章在厦门大学和武汉革命政府期间的文化活动5.1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5.2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5.3反对扼杀国学研究5.4“没有尽到地主之谊”5.5终于离开厦门大学5.6“投身加入武汉的国民政府服务”5.7抨击“东方文明”5.8“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第6章到上海后的国学研究和对东西文明的态度6.1重逢鲁迅与在中央研究院任职6.2不满黑暗现实6.3《子见南子》事件6.4语言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6.5在东吴大学任教和编写英语教材6.6论东西文明6.7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第7章《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7.1创办《论语》7.2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宣传主任”7.3欢迎萧伯纳7.4讥评时政7.5进一步提倡幽默7.6提倡性灵7.7提倡语录体7.8提倡俗字(简体字)第8章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和写作《吾国与吾民》8.1创办《人间世》8.2畅谈小品文的特性8.3西方小品文艺术和中国小品文传统8.4“到底是前进的”8.5创办《宇宙风》8.6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8.7重视古代文化遗产8.8“尽了它们的使命”8.9《语言学论丛》和《大荒集》《我的话》出版8.10《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由来8.11《吾国与吾民》的不同反响8.12《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怎样的书?8.13举家旅美第9章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宣传抗日救国9.1旅美之初9.2《生活的艺术》轰动美国9.3《生活的艺术》的内涵9.4宣传抗日救国9.5编写《孔子的智慧》9.6充满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气歌——《京华烟云》9.7传统文化成为抨击法西斯的武器9.8回到重庆9.9《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9.10再回重庆第10章继续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10.1以传记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苏东坡传》10.2编写《老子的智慧》10.3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10.4三次荣获荣誉博士学位10.5严肃的历史传记——《武则天传》10.6初次访台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10.7到华盛顿讲演和遨游中南美六国10.8乡愁益浓10.9结束旅美生涯第11章在台湾从事文化活动的新绩11.1定居台湾11.2《无所不谈合集》11.3《红楼梦》研究11.4主张“回复孔孟面目”11.5提倡整理汉字11.6主编《当代汉英词典》11.7饮誉国际文坛11.8告别世界林语堂学术行年简表参考资料后记
展开全部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