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加入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X
宏轩图书
  • 史地学报(民国珍稀期刊 16开精装 全10册 )

史地学报(民国珍稀期刊 16开精装 全10册 )

举报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出版时间: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售价 3260.00 6.8折

定价 ¥4800.00 

品相 全新

优惠 满包邮

优惠 满减券
    运费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延迟发货说明

    时间:
    说明:

    上书时间2021-05-05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手机购买
    微信扫码访问
    • 商品分类:
      文学
      商品描述:
      自“五四”开创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先河以来,其势殊不可挡。然而许多旧派传统文人出于对旧文体式惯性之依赖与偏爱,对新文化这种新鲜事物难以旋即接受,故而大举复古主义之旗,倾力维护其心目中的“正统”国学。文化保守主义代表人物吴宓就曾在《新文化运动之反应》一文中称,“近年有所谓新文化运动者,本其偏激之主张,佐以宣传之良法……加之喜新盲从者之多”,然“物极必反,理有固然”,“近顷于新文化运动怀疑而批评之书报渐多”,并列举《民心周报》、《经世报》、《亚洲学术杂志》、《史地学报》、《文哲学报》、《学衡》、《湘君》等统共七种刊物为证。《史地学报》赫然位列其中。然《史地学报》确乎为反新文化运动之物哉?追本溯源,对其办报主旨的了解还需从该报的创办渊源说起。《史地学报》,顾名思义,纵论历史地理者是也。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史学在中国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学人自先秦以来就已对历史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时至近代,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探讨历史的意义。上世纪二十年代,借新文化运动之东风,一股新史学思潮在民国初期的中国蔚然呈现。一批新型学者借助西方史学理论,对旧史学进行较之以往更为全面深刻的反思,并根据世界史学发展新趋势对史学展开重新认识。这表明中国学者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成为中国学者全面重新认识中国史学的一个理论起点,为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直接促成了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探究民国初期的史学,就不能不谈及柳诒征。柳诒征字翼谋,亦字希非,号龙蟠迂叟,晚号劬堂,一八八○年生,江苏省镇江人,是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图书馆学家。曾主编《史地学报》、《史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并与吴宓、梅光迪等共办《学衡》,专着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柳诒征与在北方任教的史学家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复言地学。民国初期,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民间流行的地理书籍多是着墨于人文现象的繁琐记述,科学性不强,学术界甚至存有地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当时的地学大师竺可桢科学地指出,“地理学的性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以自然科学为立足点,或出发点,按汤姆生的科学分类,地理学应列入综合科学。”自此中国近代地学始有雨后春笋之势。竺可桢,字藕舫,一八九○年生,浙江绍兴上虞人,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被公认为是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在大学任教期间,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提高自学与研究能力,培养了一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就相当出名的地理、气象、地质人才。史地新学风气日渐浓厚,两位大师也终于走到了一起。时任南高史地学会指导员的柳诒征,本着其“治史应知地志,以追二顾(顾炎武、顾仲禹)”之一贯主张,同当时的地理系主任竺可桢一道,指导学生成立了“史地研究会”,被誉为民国初期中国现代大学学生学术研究活动中最具学术组织性和规范化的团体。并于一九二一年协助学生张其昀、缪凤林、陈训慈、郑鹤声等在校内创办《史地学报》,刊登师生的译着作品。《史地学报》为季刊,设有评论、通论、研究、调查、教学、译述、新闻等栏,内容多为提倡中西史地学理论之研究,阐明经世史地学之旨,提倡史地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这既是南高的教育宗旨,也是柳氏提倡历史教育及融合中西文化构想的实践。由是可知,如果因人论物,则以柳诒征为代表的《史地学报》在些人眼中或许难逃反新文化运动之嫌,抑或些许文章确有此意味。但倘若论及《史地学报》创刊之本意与内容主流,却决非是为崇尚传统和反对新文化。整理国故,旧学新知,兼中西之长,为经世致用之道,乃是兴国之志使然,顺理成章之事。吴宓等人视其为反新文化运动的保守主义产物,未免有失偏颇。而《史地学报》办刊数年所刊载的文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资料上都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搜求材料之细密、剖析之微妙,令人击节。其宏观立论,微观考史,纵论经纬,成一家言,以史地为本,却又在史地之上。更借古喻今,以外说内,一扫前人“述而不作”之习,多与时局相连。在人才培养方面,柳诒征积极鼓励学生作专题研究,撰写论文,择优选登在《史地学报》上。竺可桢也积极鼓励学生从中外报刊中摘录地理学最新动态,汇编为《地理新资料》在《史地学报》连载,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师生视野。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下,南高及后来的东南大学文史地部开创了学风笃实的“东南学派”,流誉学林。并在短短数年间扶植了一大批有志于史地学研究之士,也促使很多年轻学子走上学术论坛,其中不少人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华史地学坛的佼佼者。以此而论,《史地学报》功不可没。通古今之考而知兴替,穷天地之变以晓易迁。北京天龙长城文化艺术公司此次将《史地学报》全套影印出版,对于今人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史地学研究宗旨、管窥汪洋浩瀚之史地知识理论、领略先贤博大精深之思想风貌,实属幸事。

      配送说明

      ...

      相似商品

      为你推荐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