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县南张村李姓家族:清代民国契约二十二张(份)、1950年白契一张;清代民国解放初其他内容大小故纸片二三十张【合售、记录有宝丰合成统(号)、山义成发号。参阅详细描述、】
举报
上书时间2015-11-26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品相描述:五品
-
品相,个别一两张为三品,其他的5---10品,参阅图和详细描述,或请自定品级。
-
商品描述:
-
从契约文字看,乾隆和同治的只有两份,主要是李卓午(卓字辈)、李楷、李猪管(朱管、珠管)三代人的。分以下三组介绍
一、官契,清代的四份,民国的按两份计。共六份。参阅下述。
【1】、乾隆二十九年,李朋海和胞弟李世胡(湖)换地的官契,无契尾,纸面不大,长35.5厘米。85品。根据契约文字“情愿将村东榆树墓上万泉平三亩……”可能这块地在万泉县境内(类似的叙述在下述民国三十五年契约纸上也有),因一起买到的都是河津李姓的,所以纸面盖的是万泉县的章,或者这个所在村后来演变成了河津县。
【2】同治五年李爱魁和李泰祥土地买卖官契,一份两张,纸面较大,长67厘米,宽三四十厘米。纸面有多处白豆大小的蚀痕孔。盖章盖的是河津县的章。契尾是同治四年,正文是同治五年。8品或85品
【3】光绪四年李卓午买房院的官契,单张,粘贴民国时期河津县验契处的收款税银的小执照。纸面较大,长46厘米。8品或85品。
【4】光绪四年李卓午买地的官契,单张,纸面较大,有蚀痕孔,8品
【5】民国七年河津县南张村李忠的补契官契,一份两张。品佳,折叠痕,85品或8品,纸面较大,56厘米长
【6】民国三十四年古七月,盖村章的契约。“立写出投卖地”大约投,在方言中有竞标的意思。南张村村长、闾长“仝民众开会”将一块地“高堰底万泉西辛里”陆亩,卖给了李猪管。
二、白契,共十八张,按十七张计。分两组
1、同治十二年、光绪四年(或廿)年分家的契约,一张三品或,一张八五品。这两张内容拼合在一起,基本确定,此李家,有“外省生意”,商号名字(同治年纸张虽残大约可辨读)分别为宝丰合成统(号)、山义成发号。宝丰、山义应均为地名,或均在河南省。光绪年分单上,变成了三家生意,根据所分,如果是李家单独生意的话,“统号”的本金共2900千文(两),发号的本金1380千文(两),发号浮记的本金195千文(两)。
2清光绪至民国、1950年白契共十五张,绝大数品佳,基本保持折叠原状。【一张图示包括十三张,两张无图示,养老地文白契按一个图示计】
清光绪时期的白契共十份,包括“光绪二十五年李衍庆李卓镜养老地文契,白契8品或85品”
民国时期白契四份,包括一张“卖银会”的会契【无图示】,
1950年白契一张
基本没有图示的残契一张纸色淡黄【没有图示、不计数】
三、其他内容的纸片文书大小二三十张,有的是解放后的。主要有中药方放生咒抄写纸一张,暗红色;和诉讼还债有关的三张。账簿纸张抄写的文章。收款单据什么的。
放七契约证书处。
为你推荐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5.00
-
梁启超 著
¥25.80
-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108.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2.00
-
龚柏华 何力 陈力
¥138.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0.00
-
中共中央文献究室编
¥5.00
-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
¥28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8.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3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4.00
-
中共中央文献究室编
¥2.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50
-
吴光、钱明、董平 编;[明]王守仁 撰
¥128.70
-
Karl Popper
¥45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86.00
-
中共中央文献究室编
¥5.2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