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阅心理学书城
汉武帝:统治的艺术
举报★看点01:通过本书,全面透彻了解汉武帝及其时代。那是一个任人唯贤、名臣辈出的伟大时代!那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激情时代!那是一个人心不古、污浊不堪的危险时代!那是一个勾心斗角、血雨腥风的暗黑时代!那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那是一个勾勒中国疆域版图的时代!两千余年后回首,汉武荣光依然熠熠闪耀。这位历史上*的帝王率着汉民族,在惨烈的民族生存空间争夺战中赢得了胜利。汉武帝,无可争议地,可称为
雾满拦江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20-10 / 其他
运费
上书时间2020-10-17
- 数量
-
库存9999件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商品详情
- 店铺评价
-
图书条目信息
展开全部
- 货号:
- w2141717
- 商品描述:
-
【书 名】 汉武帝:统治的艺术
【书 号】 9787559450616
【出 版 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 者】 雾满拦江
【出版日期】 2020-10-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52.00元
【编辑推荐】
★看点01:通过本书,全面透彻了解汉武帝及其时代。
那是一个任人唯贤、名臣辈出的伟大时代!那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激情时代!
那是一个人心不古、污浊不堪的危险时代!那是一个勾心斗角、血雨腥风的暗黑时代!
那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那是一个勾勒中国疆域版图的时代!
两千余年后回首,汉武荣光依然熠熠闪耀。这位历史上*的帝王率着汉民族,在惨烈的民族生存空间争夺战中赢得了胜利。
汉武帝,无可争议地,可称为千古一帝。没有人能够在他之上,纵然是秦始皇,也只能与其并驾齐驱。
本书将带你领略汉武雄风,以及那个时代的权谋较量、智慧交锋、武力角逐!
★看点02:权力的根本在于掌握运行的逻辑和人性的本质。
汉武帝之所以能独掌乾坤并将皇权运用自如,是因为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施行推恩令,削弱封国,集权中央,从制度上解除了地方的威胁;同时,利用人人都追求名利的本性,让有志之士去西域,让囚犯上战场,为国立功,加官进爵。
★看点03:任何时代,人才都是*生产力!只有善于发掘人才,利用人才,才能成就大事!
汉武帝正是凭借敏锐的眼力和不拘一格的用人魄力,不重出身,只重能力,大胆重用主父偃、董仲舒、桑弘羊、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文武人才,让他们各司其职,为国立功,才成就了空前强大的大汉帝国。
本书全面解读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充满启示,堪称政商必读!
★看点04:全书内容丰富,故事性强,可读性强。
全书416页,厚重扎实,页页精彩!
既尊重史实,也善于利用边角料补充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风格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让原本枯燥无趣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读来酣畅淋漓。
★看点05:新版在内容上进行了大幅修订升级,大大提升了阅读品质。
此书旧版原名《汉武帝:皇权的逻辑》,出版于2016年,热销10万册。
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精心编校,订正史实错误48处,修改语句87处,删除冗余段落35处,使得全书更严谨,更准确,更流畅,更精华,带给你全新的阅读品质!
【内容简介】
汉武帝刘彻17岁登基,在位54年,完成了汉朝几代皇帝都未能完成的伟业: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东平朝鲜,西拓丝绸之路,开疆辟土,集权中央,独尊儒术,盐铁专营。他凭借敏锐的眼力和不拘一格的用人魄力,大胆任用主父偃、董仲舒、桑弘羊、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文武人才,让他们各司其职,为国立功。因此,汉武帝在盛年时期便使得汉朝达到空前强盛,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本书深度解读汉武帝运行权力的逻辑和用人之道,既有历史大局观,也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细节。同时,本书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读来畅快淋漓。
【目录】
序 章 汉武帝的前世今生_001
燕王也曾很威武_001/落难小公主_002/太子是个大婶控_003/陛下最烦动脑子_005/原始两性战争_006
第一章 后宫是女人的战场_008
猪肥先挨刀_008/强强联姻_009/此恨绵绵无绝期?_009/怨毒之宫_011/正能量的女阴谋家_012/这个丫头有点轴_013/5岁汉武帝的首秀_013/残酷的测试_015/诡诈的权谋_016/新的征途,新的敌人_016/刘彻不能当太子_018
第二章 宫斗恶战_020
不按套路出牌_020/亲情就是政治_021/皇帝不能开玩笑_022/大臣都是牺牲品_023/美人赠我金错刀?_026/此时刺客在路上_031/夺嫡终局_033
第三章 汉武帝败走后宫_035
宫战再起_035/史上罕见的实用主义者_037/朝中新贵,小人得志_038/老狐狸入京_040/太后反击战_042/流言如刀,人心险恶_043/帝后成冤家_045
第四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_047
武帝在江湖_047/心怀正义的老板娘_049/公主实在太寂寞_051/深夜的秘密被揭开_053/公主嫁给家奴_054/后宫惊变?_056/黄老学派高手出场_058/皇后千金买代笔?_060/谐星也会为民请命_061/有情人终成眷属_063/母女一条心,联手除卫青_064/皇权终于到手了_066
第五章 帝国死亡笔记_068
奇人入京师_068/狠毒的报复_069/真正的敌人_071/土豪的心愿_073/对匈奴开战_074/首战告败_076/寻找替罪羊_078/残酷的资源整合_080/权力的诱惑?_082/豪门实在太龌龊_084/官场之斗太激烈_085/比李广更高明的武将_087/闹酒骂座大开火_089/帝国金殿大辩论_091/输家是评委_092/太后大闹保弟弟?_093/秘密毒杀案_094/后宫巫术初亮相_096/汉匈战幕拉开_097
第六章 战天下_098
赤裸裸的偏心_098/败局之将太丢脸_100/到嘴的鸭子飞了_101/失败之后,伪造胜利_102/侠之大者,杀男霸女_104/皇家都不是正常人_106/帝国奇案_108/北国胭脂之爱_110/父子相残_112/汉不爱我赴匈奴_114/战局大逆转_115/奇人公孙弘_117/凶险官场路_118/千里大斩首_120/美女间谍夜入京_122/伟大的豆腐神_124/汉匈漠南会战_126/武帝大卖官_129/做个安静的美男子_130/刘安得道,鸡犬升天?_132/智商是短板_134/又是一件大怪案_135
第七章 官民货币大战_137
霍去病狂扫河西_137/迷路大王_139/飞将军被困_140/自古英雄出少年_142/天生英雄也枉然_143/新的转机_144/不抬杠会死_145/河西大受降_147/真正的大帝_149/陛下就是爱抬杠_150/神秘匈奴小王子_151/从此爱心泛滥_153/汉武帝如何鉴识人才_155/汉武帝的货币战争_157/汉武帝的伟大经济思想_158/发动群众互相监督_161/帝国道德模范_162
第八章 惨胜于黄昏之季_164
被嫌弃的李广_164/不公的安排_165/大单于热爱和平_168/名将悲歌_170/英雄绝代禅姑衍_172/单于归来_174/卫青失宠_176/国难临头_178
第九章 迷案连连_179
汉皇重色思倾国_179/生魂回返_181/武帝如何识破骗局_182/向匈奴输入先进文化_183/恐怖的逻辑链?_185/新一代的酷吏_186/嗜杀者侯_188/丞相之死_189/凶手霍去病_190/名将陨落之谜_191
第十章 黑暗前夜_193
偷鸡不成蚀把米_193/神仙都是段子手_195/走上万家生佛之路_196/酷吏刑案实录_198/皇家出了个强盗王_201/天子突然起疑心_204/酷吏心冷却情重?_205/安静的美男子_207/假装不认识却坏了事_208/微妙的时刻_209/酷吏不是人养的_210/绝地反击_212/土豪的冰桶挑战_213/四面合围_215/铁骨铮铮_216/江山代有酷吏出_217/纵是酷吏也动情_219/民权无存,天下益困_220
第十一章 西域不只是传说_222
博望侯实在太落魄_222/钓鱼执法_224/大水淹了龙王庙_226/开口千言,离题万里_227/帝子推心_229/公主被嫁给大骗子_231/西域爱情传说_232/君臣合计联乌孙_236/老成谋国_237/坐井观天说大汉_238/天子钟爱汗血宝马?_241/与仙女缠绵_242/御前的对质_245
第十二章 南方惊变_248
帝国青春往事_248/汉宫离奇情案_249/妙手天子_252/血气方刚_253/满朝碌碌_254/少年请缨_256/史上最长寿帝王_258/更无一个是男儿?_260/朝宴杀机,太后操矛_261/满朝文武皆吃货_265
第十三章 爱国者捣蛋_267
山雨欲来风满楼_267/这次不上陛下的当_268/伤自尊了_269/云端浮城_271/犀利如炬_272/为列侯挖个墓穴_273/厮杀是那么快意_275/新权力中心_277/恶毒的玩笑_278/忽悠的最高境界?_279/水上李广_280/疯子的战争_283/谢你个大头鬼的恩_284/汉武帝的幸运年_285
第十四章 诡异的战事_287
陛下释放信号_287/奔跑吧,兄弟_288/朕的成功无法复制_289/朕和仙人有个约定_290/仙人托我给你带个话_291/霍去病之子暴病而亡_293/神仙没一个好东西_293/仙似秋鸿来有信_295/朝鲜惊变_296/匈奴王子的图谋_298/凌驾于亲情之上的冷血_300/斩首小分队_301/朝廷玩了个恶作剧_302/残酷清洗_304/阴差阳错吃大餐_305/勋臣之死_307/挥剑斩楼兰_309
第十五章 背水之战_311
与汉家天子拜把子_311/匈奴使者死亡事件簿_313/用人就用大舅哥_314/下一个猎杀目标_315/有人在陷害你_317/陛下想弄死谁_318/匈奴出击?_319/引蛇出洞的阳谋_321/再掳楼兰王_322/绝境之战_324/匈奴臣服_326
第十六章 阴谋笼罩的帝国_328
刺杀行动失败_328/苏武受审_329/节义千秋_330/垫脚世家_332/成了精的老狐狸_333/新型权力中心_334/五千对八万_335/千年战争精华_337/最后的机会_338/末路英雄_339/司马迁受腐刑_341/人际关系才是一切_342/释放一条假消息_344/大漠儿女,敢恨敢爱_344/等待公羊产奶的时刻_346/龙颜之怒_347/有东西钻进了陛下心里_348/仙人的精美礼物_350/权力的味道太诱人?_351/陛下存心搞阴谋_352
第十七章 噬血狂魔_354
禁宫妖影_354/清除卫氏军政集团_355/抓捕朱大侠_357/妖梦之宫_358/心如蛇蝎_359/当着皇帝的面演戏_361/下两个目标:皇后和太子_362/被凌辱的皇后_363/刘玄德先祖佚事_365/你真是不开窍_367/从黄老之术到纵横家_368/太子起兵杀奸臣_370/皇后之死_372/追杀太子_374/长安大狱硬骨头_375/意想不到的犯人_376
第十八章 最后的陷阱_377
子贡的告诫没人听_377/秘密的勾结_379/逐战大漠_380/恐怖的阴谋_382/大将军的脑子不好使_384/董事长与经理人_385/贰师将军彻底覆灭?_387/大单于太实在了_388/无法拒绝的烧烤?_389
第十九章 悲哀的傀儡_391
烧烤的艺术_391/巧合背后的真相_392/非主流守墓人_392/全面清理行动_393/长安大追杀_394/成语世家_395/禁宫疑案_396/钩弋夫人之死?_397/斩草除根_398/历史真相的一种猜想_400
第二十章 尾声:蓄奴蚁物语_403
权力子宫_403/异质的侵袭_404
【文摘】
宫战再起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刘彻17岁。
这一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登基为帝,是为汉武帝,尊生母王氏为太后。
登基后,汉武帝发现了一件恼人的事——他说话根本就没人听。
权力,并不在他的手中,而是在他奶奶窦太后的手上。
汉武帝对奏折的批阅,必须要经窦太后复核。窦太后批准了才作数,瞧不顺眼不批,汉武帝的批奏根本不顶用。
原本,汉武帝就对奶奶反对他继位心怀不满。如今登基,权力仍然落在老太太手中,汉武帝顿时就愤怒至极——但愤怒归愤怒,他也不敢对这种制度安排说一个“不”字。没有实权的皇帝,什么都不是,汉武帝只能忍气吞声,在绝望中煎?熬。
但是说老实话,窦太后也不是什么坏人,没做过什么悍然逼宫或夺权的坏事。她就是个普通的老太太,起于贫寒,被命运忽然一下子送到了后宫,在后宫盘踞几十年,手中自然握有实权。
窦太后如果有错,那只是因为她太慈爱,太疼爱家人。她就是个心理正常的普通老太太,不希望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女受到哪怕一点点委屈。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亲贵戚横行不法,欺男霸女,夺田占产,在窦太后这里是可以享受到豁免权的。
当时后宫里如刘嫖般的皇族公主扎堆。她们都有自己的封地,但都不愿意回去,而是聚拢在窦太后身边,每日在京城抢夺田产,为所欲为。一旦事情闹大,民怨沸腾,这些公主就会飞跑进宫,向窦太后告状。这时候窦太后就大手一挥,禁止朝官妄议私评,所以这些皇亲贵戚的气焰越发地嚣张。
皇亲贵戚们的横行不法,说透了也不过是权力使然,倒也不难理解——但问题是,贵戚们不法的权力资源,来自皇帝。而权力的总额是个不变的固定值,贵戚们的势力越大,气焰越是嚣张,皇帝手中的权力资源就越少。
登基时的汉武帝,面对的就是这么个窘状。他坐在龙椅上俯瞰下方,发现底下站着的大臣,自己一个也不认识——简单说就是,刚刚登基的汉武帝在朝中没有一个支持者。
幸好,汉景帝死前,已经将掌握权力的秘笈悄悄传授给了他。
这个秘笈,说透了其实也简单,不过两条:
第一,你要有这个运气,坐到龙椅上。没这个运气,就不要想入非非了。
第二,等你坐到龙椅上,再巧立个名堂,从基层提拔一批被压制的人才。这些人是你亲手提拔的,就是你的人。如果有人跟你争夺权力,就让这些人出头去死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不闻富贵险中求?他们既然不甘于平凡的命运,想要青史留名或谋求富贵,那么就必须付出代价。
把权力抓在手中,就是这么简单。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17岁的汉武帝,在他继位的第七个月,隆重推出了新政,下诏招募贤良方士,征募敢于直言国事的进谏之才。
各地踊跃响应,纷纷推举当地的读书人。那年月的大汉帝国,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了学。读书这种事,一要家里有钱,二要有天资,三还要有点志向追求,这三个条件少了一个,读书就无从谈起。所以,汉武帝的求贤诏虽然声势浩大,但只有一百多人报名,而且报名的人,多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
汉武帝亲自担任主考官,对一百多名士子进行隐秘的面试。他瞧瞧这个,看看那个,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看了半晌,也看不出名堂来,就出题让他们写治国对策。
等到士子们把试卷交上来,汉武帝看到其中一个人的答卷,顿时眼前一亮。
这份答卷的考生,名叫董仲舒。他提出一个十分激进的观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到这里,汉武帝欣喜若狂:太好了!独尊儒术,甚合朕意!
好在哪里呢?
好就好在,窦太后喜欢道家,喜欢黄老之术!窦太后既然喜欢黄老,那就罢黜了它!
史上罕见的实用主义者
董仲舒,因其为汉武帝提供了夺取权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被视为新一代的袁盎类型的人物。
实际上,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实用主义者。他究竟有多实用主义呢?
——董仲舒,成功地把伟大的儒学思想及智慧,改造成为外壳为儒,内核实为法家刑名的统驭之术。
简单来说,他把儒学变成了儒术。
但,能够把伟大的智慧思想改造成为统治天下的刑民之术,同样也是需要真本事的。
公平地评价,董仲舒的智慧比袁盎高出几千甚至几万倍。
但是,年方17岁的汉武帝仍然视董仲舒为新一代的袁盎,让他去替自己监视新一代的“吴王”。
新一代的“吴王”,即刘非。他的年龄比汉武帝刘彻大12岁,是汉景帝当太子时所生的第5个儿子。
也就是说,当汉景帝废掉了长子刘荣时,向皇位发起冲击的,不仅有梁王刘武,还有这位比汉武帝大一轮的哥哥刘非。
而实际上,五皇子刘非的夺标呼声远高于刘彻。
吴王刘濞发起七国之乱的那一年,刘彻才3岁,而刘非已经15岁了。
15岁的刘非,帅气英俊,勇力非凡,主动上疏,要求统兵作战。汉景帝欣赏他的能力,赐他将军印,让他领兵击吴。刘非表现得非常好,平灭吴王之后,被汉景帝封为江都王,管辖的地盘,恰恰是吴王原来的吴地。
对汉武帝刘彻来说,无论窦太后对他的权力造成多大威胁,终究是他的奶奶,没理由夺了他的龙椅。但新任江都王刘非就不同了,一旦他效仿吴王刘濞闹上一场,汉武帝的龙椅可就有点坐不稳了。
汉景帝时代,是靠了袁盎牵制吴王。这也是袁盎明明知道吴王造反却从来不吭声,而且汉景帝事后也不追究的原因——很显然,袁盎是汉景帝派在吴王身边的眼线。袁盎表面上不报告,实际上暗地里一直在与汉景帝互通消息。
而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就以董仲舒为新的眼线,由他负责牵制江都王刘?非。
必须承认,董仲舒对江都王的牵制,是
配送说明
...
为你推荐
-
岳南 著34.68
-
于吉楠 编著1800.00
-
教材编写课题组 编7.97
-
豆豆500.80
-
费正清888.00
-
[明]王夫之 著880.00
-
梁小帅 著3.00
-
叶农50.00
-
何炳棣129.00
-
陈贤开30.00
-
程栋等编著580.00
-
人民画报688.00
-
毛泽东2699.00
-
杨照 著36.70
-
陈氏十八世孙 家祥、家隆等撰4998.00
-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5.00
-
中华书局4639.00
-
雷颐 著42.14
-
萧子显撰150.00
-
曹雪芹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