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苏苏州的繁华商业街老照片,上海分此小花园鞋家,老字号采芝斋糖果瓜子,东禄茶食糖果,瑞源洋货,德和祥,怡和祥绸缎店等,泛银。根据记载采芝斋位于苏州观前街
举报
上书时间2019-08-29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
-
商品描述:
-
民国银盐照片一张,尺寸为10X7.7厘米。泛银
民国江苏苏州的繁华商业街老照片,上海分此小花园鞋家,老字号采芝斋糖果瓜子,东禄茶食糖果,瑞源洋货,德和祥,怡和祥绸缎店等,泛银
传说在清光绪年间,采芝斋正走向兴旺之时,慈德太后有病,经宫内太医久治无效,苏州织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太后诊脉。曹除开列处方外,
并将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贡奉慈禧助药,食后病情好转,贝母糖就从此被列为贡品,苏式糖果因此身价百倍。金荫芝自制一块四周雕有龙形黑底金字"贡糖"的牌子,挂在店门口,从此名声大噪。苏州城里到处流传着"采芝斋的秘制贡糖,治愈太后病”的神奇说法。
采芝斋贡糖能治太后病的说法名闻遐迩后,金荫芝趁势在宣传商标上大做文章。他专门请画家绘制"采芝图"作为商标。图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药,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挂葫芦,暗示内装灵丹妙药,意味着采芝斋的糖果、蜜饯有药疗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长寿。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又流传于吴地。 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苏式糖果,也在以采芝斋为代表的苏州糖果行业中开始形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苏州糖食(果)公所创建时,金荫芝被推选为职监。
采芝斋资力日益雄厚,家业宏大。金荫芝恐今后子孙辈为采芝斋的产权发生争执,故生前立有遗嘱,明确长孙金宜安为采芝斋经理和"采芝斋"招牌的所有权者。金荫芝第三代各立门户后,他们在观前街先后开设了悦采芳分店、广芝斋和采芝春,在上海开设了悦采芳和采芝斋糖果店,在常熟开设了采芝斋。兄弟之间为立业发家,在营业上的竞争和对"采芝斋"金字招牌的争夺日趋激烈。1936年金宜安曾任吴县茶食糖果同业公会主席。后因兄弟之间引起诉讼,耗资可观,加上住房遭受火灾和上海悦采芳分店被妻弟卷走巨款,精神上遭受很大创伤,终日闷闷不乐,后于1942年去世。
具体拍摄地点以买家自辨为准。
**温馨提示***
--------------------------------------------------------------
小店知识水平有限,对照片影像所呈现"画面内容"(如拍摄地点,人物姓名/事迹,建筑和街道名称,器物名称,交通工具名称等)理解和考证仅供您参考。如有需要,可站内联系要求补发更多图片。购买请以您自行判断为准。
P37
为你推荐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2.00
-
梁启超 著
¥25.80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37.10
-
印会河 著
¥17.00
-
保罗·莱弗(英)
¥53.70
-
龚柏华 何力 陈力
¥138.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5.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50
-
: 中央文献研究室
¥8.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9.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0.00
-
吴光、钱明、董平 编;[明]王守仁 撰
¥128.70
-
中共中央文献究室编
¥5.20
-
Karl Popper
¥450.00
-
R.C. Buck (Editor)
¥45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0.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86.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3.00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85.00
-
文献
¥88.00